登陆注册
6088700000031

第31章 全球货币战争 (1)

日本对美国说不。

美国一向把苏联看成是自己在军事、政治和地缘战略上的对手。但日本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飞跃,却对美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1978年,日本拥有全球最大的22座现代化熔铁炉中的14座,而美国一座也没有。1979年,日本对外输出了450万辆汽车,其中在美国销售了近200万辆,而美国汽车在日本的销售量不过万辆。三菱贸易株式会社、三井物产、住友贸易、伊藤忠、丸红和日商岩井等日本财团的实力与竞争优势,是美国企业无法与之匹敌的。随着日本企业从美国公司手中夺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其利润也日趋增加,这样,日本企业就能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技术研发,更新生产设备,日本产品的竞争力随之水涨船高,又能夺走更多的美国公司的市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美国公司则形成相反的恶性循环。结果,日本的贸易顺差一年胜于一年,积累了大量资金。这让美国人大吃一惊,美国越来越像日本的殖民地,即输出原材料与能源,输入制造品。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将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奉为圭臬,大幅度降低企业与个人税率。为了取得对苏冷战的胜利,美国政府还大量增加军费开支,期望在军事上对苏保持绝对的优势。这些给美国带来了贸易和财政的双赤字。美国的财政赤字自1982年起开始急剧增加,到1983年达到2 000多亿美元。1981年,美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尚有63亿美元的盈余,其中对外投资汇回美国的净收益高达340亿美元。到了1985年,美国自1914年以来第一次变成净债务国,海外净资产变成负数。1982~1984年,美国的银行对外贷款急剧下滑,从1 110亿美元降低到100亿美元。1984年,美国对外借了1 000亿美元的债,贸易赤字高达1 083亿美元,其中340亿是与日本贸易的逆差。到1985年,美国对外又举借了1 000亿美元的债务,超过了巴西的外债总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此后,美国每年对外举借1 000亿~1 200亿美元的债。

为了弥补赤字,就要吸收日本贸易顺差积累的资金。里根政府采用了强势美元政策,大量增发国债。日本金融体制原本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政策和法规不允许日本人进行海外证券投资。美国政府强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实施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改革。1980年12月,日本政府被迫修改《外汇法》,允许日本居住者外币存款自由化、外币借款自由化,日本资金可以自由地投资海外。

美联储采用高利率政策拉大美日之间的利率差来吸引日本资金,市场利率最高曾达到20%。美国还对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证券采取减税的优惠政策。美国是日本产品最大的市场,借钱给美国人购买日本商品是日本经济繁荣的根本。结果,日本贸易顺差的一半,以投资美国长期国债的形式,稳定地回流到美国。日本购买的美国国债总额从1976年的2亿美元上升到1986年4月的138亿美元。强势美元的根基是大量涌进美国的日本资金。美国利用日本资金维持了市场繁荣和日本商品的进口,这些反过来又刺激了日本的贸易顺差。换而言之,日本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产品,形成贸易顺差。

1981年,日本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资本输出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它的贸易盈余从1983年大约350亿美元增加到1985年的530亿美元。1983年,日本净资本输出额仅为177亿美元,1984年上升到477亿美元,到1985年达到645亿美元。这比欧佩克组织输出的石油美元还要多。当时,英国在国外的净资产为900亿美元,西德为500亿美元。

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严重依赖于日本资本的支持。一旦日本流向美国的资金断流,美国必然要大规模地压缩贸易赤字,美国国民只能大幅度地减少消费。而高利率与强势美元政策极大地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和出口企业。1980~1984年,美国实际净出口下降了1 650亿美元。

1985年,苏联败局已定,美苏冷战的结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美国终于要腾出手来对付日本,重新夺回全球经济主导国的宝座。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政部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政部长杰哈特?斯托登伯、法国财政部长皮埃尔?贝格伯、英国财政部长尼格尔?劳森及五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开始抛售美元,带动整个货币市场形成了美元抛售的狂潮,美元开始对日元大幅度贬值。

日元与美元汇率原来一直在250∶1~280∶1之间波动。协议签订后,日元对美元迅速升值到200∶1。此后,日元不断升值。1986年年底,日元升值到152日元兑换1美元,1987年,120日元兑换1美元。随着美元的大幅贬值和日元的急剧升值,日本所持有的美元资产(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如中国的证券和房地产是人民币资产,美国的证券和房地产则是美元资产)急剧贬值。1986~1995年期间,美元暴跌导致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损失了一半的购买力。换句话说,美元贬值相当于美国人赖了1/2的日本债务。

但美国的贸易赤字仍继续扩大,而日本对美国的出口竟毫无扭转之势,1986年达1 550亿美元,1987年继续攀升到1 700亿美元。为了防止日本人抛售美国国债,继续吸收日本资金,美国政府强迫日本和西德的货币政策符合美国要求,即必须要维持美国、日本与西德之间的利率差,使美国的利率始终高于日本和西德的利率。如果美国下调利率,日本与西德也必须下调利率,保持三国之间的利率差不变。随后,美日之间的利率差始终保持在3%以上。

日本50%以上的就业机会与出口行业紧密相连,而主要产业都依赖于美国市场,但美产品却不依赖于日本市场。日本只有将贸易盈余贷给美国才能保住它最重要的市场。日本已拥有巨额的美国国债,如果国债被抛售,不仅日本持有的国债价值会严重贬值,而且美元也随之贬值,当市场投资者预期到美元将会贬值时,将会抛售美元,吸收日元,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因此,日本不得不苦心支撑美国国债与美元的价值。此外,日本在政治、军事与外交上都是美国的附庸国,只能服从美国的要求。

由于日元升值,相同的商品以美元标价比以日元标价更加便宜。或者说,在日本人看来,日本的商品与资产价格大涨,美国的商品与资产却变得很便宜了。简单地说,就是日元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结果,日本资金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惊涛骇浪一般地涌入美国。1989年9月,索尼公司以高达48亿美元的价格控股在美国娱乐界与华纳兄弟公司、迪斯尼公司三足鼎立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同年,日本三菱公司斥巨资收购了美国标志性建筑纽约洛克菲勒中心80%的股份。

日元的升值也让除日本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商品与资产显得极为低廉。日本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急剧增加,亚洲地区内的贸易额从1986年的1 470亿美元增长到1987年的1 870亿美元,增长了29%。日本企业还纷纷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生产基地。1986年,日本松下公司就宣布一项计划,将零售价格在100元以下的所有产品的生产,从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当时,由于日元币值坚挺,日元在亚洲几乎要取代美元的霸权地位了。亚洲国家在对日贸易中倾向于用日元来作为结算货币;在贷款中,亚洲国家也愿意使用日元;日本的银行也喜欢用日元来贷款,这样可以避免汇率波动的影响。1987年,日元已占马来西亚外债的约1/3、印度尼西亚外债的1/3和泰国外债的40%。所有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拥有10%以上的日元储备,有些国家的央行比例甚至高达30%。由于日元在亚洲的地位,日本政府已能通过贸易和金融手段影响甚至控制亚洲国家的政治和经济。

这样的盛世让日本人激动不已,自信心开始急剧膨胀。很多日本人以为日本即将取代美国,日元即将取代美元。那位因否认南京大屠杀而在中国臭名远扬的日本极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和日本索尼公司老板盛田昭夫,合作出版了名噪一时的《日本可以说不》一书。他们以为,日本已成为可以和美苏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因此在军事与外交上应摆脱美国的制约。

1987年3月,日本11家人寿保险公司持有美国国债上万亿日元,为避免汇率变动的财富损失,他们联手大量减持美国国债,国债价格大幅下跌,美国不得不提高国债利率,吸引大量资金抛售股票转入国债,最终在1987年10月爆发金融动荡,造成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天暴跌了约500点,跌幅高达23%。

美国再次逼迫日本下调利率,拉大日美利率差。1987年,美国拉着七国集团(G7,西方七大工业国,即美、英、法、德、意、加、日)在巴黎开会,达成罗浮宫协议。日本为稳定美元,于1987年2月将日本利率下调到了的超低水平,并一直维持到1989年5月。而美国在此期间连续3次上调利率。从1987年开始到1990年年初,美元开始对日元升值,从1美元兑换120日元上涨到1美元兑换160日元。

同类推荐
  • 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

    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

    解放军在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面旗帜、一个信念,但在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个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并影响了世界。解放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年代先进性的实践,对于今天所有类型组织在完成使命、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自主变革、资源配置等方面,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 做最好的推销员

    做最好的推销员

    本书内容包括:推销产品先要推销自己、推销新人的第一课、成功推销员的信念与心态、成功推销员要有成功的人际关系、把握优效的推销方式等。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在纷繁复杂的职场行为里,心理活动像一双幕后推手在操控着“台前表演”。每位员工每个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每个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都隐藏着不易发现的心理秘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单为追求工资为主导思想的80、90后成为公司主体的年代,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管理成了一场心理博弈战,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技巧便是懂得员工心理,读懂下属的内心并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有效了解员工,激励员工,进而达到正确用人的目的。只有充分了解了员工,才清楚员工的优势与不足;只有学会激励员工,才能让员工始终保持激情与斗志;只有正确用人,才能把员工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扬长避短,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 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

    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给企业管理形式带来巨大冲击。工业革命以来垂直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将逐渐被扁平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所代替。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平凡达到卓越,管理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优秀企业的辉煌业绩中,无不渗透着管理者的辛劳与汗水。
  • 原生广告十五问

    原生广告十五问

    “原生广告”是一种从网站和app用户体验出发的盈利模式,由广告内容所驱动,并整合了网站和app本身的可视化设计。本书将通过15个问题的引导为大家详细介绍这种新的广告模式。
热门推荐
  • 剧透具体

    剧透具体

    你们经历过难忘吗?你们感受过绝望吗?这些我都感受过。
  • 蜀剑传

    蜀剑传

    讲述不一样地蜀山,不一样地构思,不一样地想法,只为带给你不一样地经典感觉。且看现世地蜀山,又会有什么故事发现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谋奈何

    谋奈何

    万世谋,千世算,心早就黑了。星空下,有剑即命的剑客,有修无上天道的修士,也有以武入道的武夫,有眼瞎心明的算命老头,更有布局万古的执棋人,尽在这片星空武侠、仙侠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师尊驾到:甜宠爆萌小徒弟

    师尊驾到:甜宠爆萌小徒弟

    某徒弟感觉自己生活是越变越好,衣服不用自己穿,饭不用自己吃。简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人生格言:师父在手,天下我有!一觉睡起来莫名穿越,还好遇到了一个好师父,还是天下第一美男!某徒弟觉得自己什么也不用做,一天看着自己师父就好。某师父人生格言:过日子就是宠徒弟。一日为师,终生为夫!(欢迎跳坑,无大虐,甜甜小宠文。)
  • 异界之无尽归途

    异界之无尽归途

    远古的硝烟已渐渐散去,时间之轮依旧向前,延续了千年的人神之争仍在进行~~身为人族强者之后,却流落异界!回归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信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覆灭皇朝

    覆灭皇朝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永恒定律!乱世之中,胜者为王,败着寇。繁华尽去,只是不愿你我之间咫尺天涯。六年前他是善良单纯的杨家四公子,她是只拜堂未圆房的富家小姐。六年后他是算尽天下人心的玄机门门主,她是当朝执掌凤凰卫的一等大统领。两人想见及发生的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却唯独算漏了自己的心。在这故意伪造的繁华盛世中,他们二人彼此相爱,却又互相伤害。在他覆灭皇朝的道路上,努力抹去她的身影,却又如影随形。在这繁华的乱世中,两人的爱恨情仇奏出了一曲令人无法忘怀的乱世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