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郁总监,罗女士找到我们栏目,想就退房事宜和贵公司讨个说法。退房的理由是,贵公司的销售人员曾经承诺罗女士所购买的顶层住宅阁楼是免费赠送的,可是在她下了订金准备交全款的时候却被告知阁楼二米二以上要算面积,就此情况看,祥瑞公司对客户做了虚假承诺,应该无理由给客户退回全款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那位记者果然不愧是专业人士,口齿清晰地代业主说出了退房理由及其依据。
夏桐静静地听完记者的话,脸上的微笑慢慢地小幅度地扩大了一点点,“原来是这样,罗女士、吕记者,对此我要说两点,商品房顶层阁楼二米二以上要算全面积,这是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明文规定;第二,我们公司的销售员不可能做这样的承诺,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可以给你们看看我们项目前阶段的销售资料。”
夏桐打开自己从办公室带下楼的两个资料夹其中的一个,“从祥瑞城开盘起,三年内我们共售出顶层住宅一百零五套,已交纳全款或是已入住的客户资料都在这里,没有一户二米二以上的阁楼是不算面积的,我们销售员怎么可能对这一百多户客户都据实介绍而却只对罗女士一个人进行虚假销售?另外,这是我们公司三年来的楼盘宣传资料,其中涉及顶层住宅宣传的报纸广告就有三十几版,每一个版面的宣传说词都可以证明,我们的阁楼一直在按照政策规定进行销售,从来没有过全部赠送的情况发生。”
夏桐打开另一个资料夹,一页页将顶层宣传报广指给罗女士和吕记者看。
罗女士无言,半晌方在吕记者询问的目光中,嗫嚅地吐出几句话:“我,我孩子要出国,要用二十几万,这个房款我实在是拿不出来了,所以,我想退房。可是他们不肯给我退,要是交的钱少,我就不要了,可那是好几万块钱呢……”
吕记者看向郁夏桐,无论如何,为百姓说话也是“百姓热线”的栏目宗旨,为罗女士要回已交纳的百分之三十购房款也是他来此的目的,“郁总监,虽然罗女士的退房理由被你推翻了,但作为一个企业,同时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不应该只以营利为目的,唯利是图吧。客户遇到了困难无法交纳房款,你们就只能墨守成规、不能通融吗?这样的企业,又怎么能用良知回报社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呢?”
果然不愧是记者出身,而且看起来是与商家打了无数次交道了,眼看着政策法规上占不得道理,便是一顶“社会责任感”的大帽子压下来。你给退房吗?那是迫于媒体的舆论压力;不退吗?那就是完全没有良知的黑心开发商。
普通大众都是这么看的,在开发商企业面前罗女士是弱势群体,而中国人从“水浒传”里着力塑造“打家劫舍”的英雄人物的那个年代开始,就有着极普遍的仇富心理。穷人与富人起了争执,那多半是富人仗着财势欺压良善,谁让你是富人呢,谁让你脱离了劳苦大众呢,不是有个词叫做“为富不仁”吗?那意思就是说,为富者,多不仁也。
“你应该早点把你的真实退房理由说出来,那样我们就不用费如此多的周折,也不必请吕记者来了。”夏桐没有回答吕记者的话,而是转头看向罗女士,“开发商的工作人员也是人,也可以理解客户遇到的困难并且在能够帮助解决的情况下也会尽可能地帮忙。因为个人炒股赔了钱或者因为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而要求退房的,我们前期全额给付退款也不是一户两户了。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计划之外的难处与困境,这个我们都能理解。可是,因为客户个人原因退房与因为我们开发商做了虚假承诺而退房,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因为这里头有一个企业信誉与社会形象的问题,这是一个公司立足的基根,不容动摇。罗女士,我说的,你能理解吗?”
罗女士在郁夏桐的目光下,低下头,无言。
“我承诺可以给你无条件地全额退款,也欢迎你在再度有购房需求时再来祥瑞城选房。不过,吕记者,我有几句话想要对你们节目以及其他媒体说。”
吕光面带疑惑,看向郁夏桐。
“我想说的是,为百姓分忧解难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我们的社会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为大众说话的窗口为百姓服务的平台。可是,百姓与商家、大众和企业并不是两个对立面,而是共生共荣的一个共同体。商家确实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并不是所有企业与老板都是利欲熏心为富不仁的黑心商人,就像我们公司的苏董事长,每年的慈善排行榜他都是排在中国企业家前五位的,去年一次水灾他个人捐助了八百多万元,而我们祥瑞集团在他的倡导下,也捐助了五百多万。百姓和社会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与土壤,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是以回报社会为企业宗旨的。就拿房地产行业来说吧,正是由于很多开发商的努力,我们的城市才越变越漂亮,大众的居住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这些行业精英是为社会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就像我们祥瑞城就是张区长亲点的区长项目百姓项目。我的意思是,媒体为大众说话这没错,但是不是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查取证,毕竟司法机关要定性定罪也是要有必要的程序,取得相应证据的,如果所有的媒体都只听老百姓的一面之词,那么商家呢,商家就不是老百姓?为商家说话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好,谢谢你郁总监,谢谢你帮助我们的求助者罗大姐解决了问题,你的话我们会认真考虑的。”听完了夏桐的长篇阐述,吕记者匆匆告辞。
夏桐知道,吕记者他们不会“考虑”自己所讲的话,他们会把自己最后那一段话全部删除,只留给大众一个“开发商迫于媒体压力不得不退房”的印象。
回到办公室,刚刚坐回自己的座位,一个人就没经敲门推门而入。
是黄嫂,黄嫂为了隐藏好自己的“间谍”身份,在公司尽可能地避免与郁夏桐有任何接触,主动到夏桐办公室来,这还是第一次。
“黄嫂,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夏桐奇怪地问。
黄嫂把办公室的门打开一条小缝,向外看了看,然后慎重地关上门,走到夏桐面前,“郁总监,我刚听到郭春妮打了四个电话。”
不待夏桐反映,黄嫂又接着说:“她先是打给你们售楼处的,但我不知道是谁接的,不过,那个人是郭春妮的内线没错!”
夏桐有点晕,售楼处的内线?那是什么意思?自己有黄嫂这个“间谍”郭春妮又在售楼处安插了“内线”,这是真要上演地产版无间道是怎么着?
“郭春妮跟电话里的人说,一会儿客户和媒体就来,说一定要你下去后再处理,在你下去之前千万别让别人说话,这个事必须要让你负责,这个黑锅必须让你背。”
夏桐有点明白了,今天的“媒体门”事件,和郭春妮有关。
“然后她又打了一个电话,交代那边一定要咬准是公司违约,就算是你拿出证据来,也要死咬着销售员做了口头承诺这一条不放,那毕竟没有书面证据,可以说是死无对证,还有,郭春妮还说让电话那头的人别怕,有百姓热线给她撑腰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郭春妮安排的,她是这出大戏的背后操纵者。剧本不错,思路也挺正确,只是,她没找到个好演员,估计那个罗女士也是因为急着想退房而刚刚被郭春妮找上的,她们之间也没有进行长时间的沟通彩排,而一时之间,郭春妮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购房业主了。
可是,郭春妮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呢?她不会只是想给自己找点麻烦那么简单吧。
“第三个电话是打给董事长的,”苏董事长,夏桐已经确切地知道郭春妮到底要干什么了,黄嫂接下来的话果然证实了夏桐的想法,“她说让董事长看晚上八点钟的宏阳电视台节目,说我们公司上电视了。”
“最后一个是打给袁经理的,她说郁夏桐得意不了多久了,让董事长看看,他的小孩儿老师带着她的团队给祥瑞集团造成了多么大的负面影响,给祥瑞公司抹了多少黑!”黄嫂一手叉在腰上,学着郭春妮那尖刻的语调,倒真是入戏三分,形神兼备。
夏桐深吸了一口气,她猛然想起了头天晚上苏董事长在宴会上当着所有部门负责人面前对自己大加赞赏时郭春妮眼中闪过的那一抹寒意,不,应该说是恨意更为贴切。郭春妮与自己是结下了梁子,她暗中为难自己也并不奇怪,可是,让夏桐没有想到的是,郭总监袁经理这样的对祥瑞企业忠心耿耿的老员工,竟然可以为了个人恩怨而置企业利益于不顾。
“谢谢你,黄嫂,不然我中了招还不知是谁背后搞的鬼,你放心,我以后会小心的。”夏桐向黄嫂道谢。
“不用谢我,夏桐,黄嫂就这点本事,探个消息还行,真正去应付的还得是你自己,你一定要小心郭春妮,就算这一次没算计到你,她还会想别的办法的。”
看着黄嫂走出办公室,夏桐望着面前的空气,心头说不出的郁结。
拿起电话拨通了赵波的手机,没有过多的寒暄夏桐就直接道出了自己打这个电话的主要意思:“赵姐,记得你说过,电台有负面新闻或者其他事情可以找你帮忙,这回真有事要求到你头上了。”
“你说,夏桐,只要力所能及,我一定尽力就是。”
“是这样的……”夏桐将刚发生的情况简单地向赵波讲述了一遍。
“噢,没问题,我回台里就把这个新闻抽掉,不安排播放。”赵波爽快地说。
“不,赵姐,要播,但要全部播出,不能做任何删减。”夏桐说。
“这样啊,这个可能有点难度,对百姓热线的影响不好啊!”
“赵姐,你们电视台的那些主持人可都是名嘴,死的都能说成活的,播完加几句话,不就把场子转回来了?我就是想借机宣传一下我们企业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对了,下半年的广告预算有八百多万,其中百分之三十是你们电视台的,我明天报推广计划。”动之以情的同时,还要晓之以利。
赵波听后果然做出夏桐预料当中的反映:“好的,没问题,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