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榜了!”“走,一起看榜去!”
看榜对于举子们来说是最激动人心的一件事了,因为数年勤苦的结果即将尘埃落定。
林震、俞秋溟和谢天宸三人一起走在看榜的路上。
谢天宸的神色显得有些紧张,他在努力回忆答卷上有一处语句是不是得当,有没有什么错误?会不会影响考试结果?
林震则显得比较轻松,心里一直有一种明净之感。在他的自我感觉里,觉得中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是不知排名多少。
俞秋溟对林震也很有信心。因为自打他做伴读以来,发现林震的功课非常扎实,对于经典几乎可以倒背如流。释义丰富,既可以满足科考模式,又能提出自己的创见。所以他也认为充满希望,随之而来也比较轻松。
长长的榜单就张贴在贡院广场的墙上。
从四面八方涌来看榜的举子简直是人山人海。
坐轿、骑马、骑驴、步行怎么来的都有。再看那每个人的脸上,有焦虑者、迫不及待者、故作镇定者、谈笑风生者、因害怕结果而缓步前行者……不一而足。
待到仰视榜单搜索自己名字之时,无一不是严肃紧张。
林震身量高大,未至近前就已看到名单首排第一行字写的就是他的名字:第一名解元:林震……
刹那间仿佛有一道光降临心头,林震内心一阵惊喜!继而感到心潮澎湃,此时他仿佛立身于高阁,眺望千里江山,海晏河清……心头涌起一种澄明之感,数年的人生理想终于化为了现实。
俞秋溟激动的笑着与他频频磕拳,而在心里却蓦然柔软,眼眸湿润,他的林哥哥终于如愿以偿了……内心无比欣慰。
接着他们便看到了第二名亚元:谢天宸……他和林震共为五经魁!
再看此时的谢天宸正在朝着夫子庙大成殿方向一而再、再而三的深躬遥拜,他在感谢孔先师冥冥中的护佑。
三个人互相拍肩表达着内心的激动和感慨,林震为谢天宸高兴不已,这个刻苦用功的寒门学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而谢天宸也对林震真心服气,为他骄傲,果然是德佳行必远。
再看其他人,有拍手大笑的,有因疑问窃窃私语的,有按耐不住兴奋想要即刻回家报信的,也有一脸沮丧被人搀扶着踉跄离开的,甚至还有径直坐在地上淌眼抹泪的……
林震发现坐在道边抹眼泪的那个人正是年近花甲的科考老油条陆渐鸿,今年也真是时来运转,屡试不中的陆渐鸿这次居然就中了,虽然中的是37名,但这怎能不让他喜泪横流,从此之后他再也不用看老婆的脸色,听邻里乡亲的讥讽嘲笑、地主乡绅的辱骂了,他就要改天换地、改换门庭了,此刻他觉得就是马上死了,都值了!
林震和谢天宸免不得上去贺喜劝慰一番。
按照惯例,放榜第二天新科举人和主考官们要同赴鹿鸣宴,之所以叫鹿鸣宴是因为宴会上会演奏《诗经》里的“鹿鸣”篇助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一派熙乐祥和的景象。当主考大人向大家介绍第一名解元林震之时,在同科仰慕尊敬殷勤奉承的眼神里,林震第一次感受到权利声名对一个人的极大诱惑……难怪人们对此汲汲追求贪恋不舍,因为那其中有着平步青云的无上荣耀。虽然他志不在此,但还是感到了欣慰和自豪。
鹿鸣宴之后,新科举人们便开始纷纷返乡,欢天喜地的去迎接那一路频传的捷报。
谢天宸也向林震告辞,他惭愧的说,“仁兄恩德暂时无以为报,画一扇面聊做纪念,请仁兄笑纳。”说罢从行囊里取出一个扇子,上面是这两天画好的一幅扇面,画的是一幅锦绣花鸟图,那花鸟画得姿态灵动十分鲜活,用色淡雅,笔力不凡,是值得收藏的上乘佳作。
林震看了满眼喜欢谢过了,欣赏了一番让秋溟帮他收好,然后取出十两银子,对谢天宸说:“这银子资助给你做会试盘缠,万勿推辞,备考要紧,来年春天我们京师再见!”
谢天宸本想推辞,但感受到林震发自肺腑的诚恳之意,再加上备考期间他还真没办法筹集到这么多银两,犹豫再三……便感激万分的收了,心中默想一旦做了官定要加倍奉还!
送走了谢天宸,林震对秋溟说,“我们也把东西收拾好,去登一下栖霞山然后就回千莲湖。姑母姑父他们都在盼着我的好消息呢。”
秋溟说“好,”然后便默默收拾两人行李。
林震想去栖霞山,是因为来时在江上看到栖霞山很美,但一直都在金陵城里,还没有机会登临这座山。于是就想游览一番,因为如果不是乡试,可能一时半时就难得有机会再来了。
来到栖霞山,林震说“我们先去栖霞寺拜佛吧,听他们金陵举子说,此为南朝古刹,是三论宗的祖庭,摄山大师僧朗曾在此住持弘法。”
于是先去栖霞寺拜了佛,在毗卢佛殿里上完香,拜完佛,林震说“难得到此,我们都来许个愿吧。”俞秋溟欣然同意,于是两人便双手合十默默在心里许愿。
林震在心里许了三个愿,一是求佛保佑父母和姑父姑母平安吉祥,二是保佑自己春闱会试中榜,一路连科,三是保佑他能够再次见到那位天仙美貌的女子……当他许这第三个愿时不禁面红耳热,因为他也不明白为何自己会对一个陌生女子这样痴心,许多考生考完之后,都去客店对面与那些青楼女子把酒寻欢,而他却甘愿守身如玉,默默想着虚无缥缈的那一个人……
而俞秋溟在心里许的第一个愿望,是林震能连中三元,宏图大展。第二个愿望,是希望菩萨保佑林震将来的人生美满幸福,第三个愿望则是保佑父亲身体健康,找到合适的掌门人。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排序,竟然满脑子想的都是林震,连父亲都放在了后面。
然而他想……他纠结了许久的话,已决定今天要向林震说出了!
两人一起爬上凤翔峰,这是栖霞山的主峰,又叫三茅宫。
俞秋溟对林震笑着说,“你家后山叫栖凤山,这里叫凤翔峰,显见你这只凤从蓄势以待的蛰伏,变为了振翅翱翔的一飞冲天。”
“这山名字……还真是巧合!”林震也觉得似乎很登对。
来到山顶,夕阳下,色彩斑斓层层叠叠的山林,逶迤的长江尽收眼底。江面上,片帆画楫络绎往来,暮色中金陵城已是烟蔼迷朦。
林震脱口赞道,“真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只是回去又要准备会试了,我还和谢天宸约好了京城会试相见……只可惜他走了,不然可以跟我们一起赏阅这栖霞美景。”
俞秋溟沉默不语,傍晚凉风四起,秋意渐浓。
过了一会,他忽然回头说道:“哥哥,我也要走了!……”
林震一愣:“你这是?”
“父亲只许我在外半年,现在时间已过半年,必须得回山上去了,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父亲了!”俞秋溟的脸上显得很平静。
从前林震说随缘,但却从来都没有仔细想过俞秋溟会陪他多久,也从来不去想他何时会离开,仿佛俞秋溟一直陪他读书是天经地义似的。
此刻听俞秋溟说出此言,一时间让他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身边有秋溟在,如果没有他,真想不出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他也沉默了,想了一会才想明白,秋溟他半年都没回家了,回家见父亲是理所当然。于是轻声问,“打算什么时候走?”
俞秋溟答道,“回到你姑母家里,我收拾一下东西就走了。”
林震仰天叹了口气,说,“我也知道世间没有不散的缘,你回去见伯父理所应当……秋溟,那今天晚上,我请你喝酒,算是为你践行,方才我才想起来,八月十五三场那天是你的生日,今天晚上我给你一并补上。”
俞秋溟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