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22岁之前的你,心里有什么事都会说出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用担心说出来会有什么的后果。但是22岁以后,“心里藏不住事”就糟糕了,它很可能会让你伤痕累累。此时的你,应该学会成熟,不要逢人就诉说自己的心事,也不要动不动就把别人的秘密泄露出去,这样只会伤已亦伤人,有害无益。你要足够稳重,才能活得比较快乐、轻松。
对于自己的秘密守口如瓶,对于别人的秘密更该如此
我们知道,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适当地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隐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如果将自己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人,反而会为人际交往带来危机。
在他人面前过度地公开自己的秘密,不仅会让他人觉得你很不稳重,还很容易给自己招来大麻烦。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生活中,今日的朋友明日反目成为敌人的事情屡见不鲜。倘若你对自己不该说的秘密守口如瓶,那么一旦出现友谊破裂的情况,对方就极有可能将你的秘密公告天下,甚至拿你的秘密作为把柄,对你进行攻击、要挟,将你弄得焦头烂额,最后让你声名狼藉、伤痕累累。
卢新和周宇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两人同在一家公司任职。一次,两人在一起喝酒,借着酒兴,卢新向周宇说出了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
原来卢新年少时与人打群架,将别人打伤而被判入狱两年。被释放后,卢新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并且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工作。
不久,由于经济不景气,公司效益不佳,最后公司决定裁员,而卢新和周宇从事同一工种,两人只有一人能留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卢新曾是“劳改犯”的消息在公司迅速传开了。最后,卢新因此而被公司裁掉,尽管他的工作能力明显要比周宇好得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即使双方感情再好,也不应该把自己过去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告诉对方。要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而你和对方之间的交往是现在和以后的事情。只有把自己不能说的秘密藏在心底,你才能避免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受制于人的情况发生。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着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也说过:“人就像明月一样,有光彩的一面,同样也有黑暗的一面。应该呈现光明的一面,而不要给别人看到你黑暗的一面。”
能遇到情投意合的朋友,自然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的感情日益深厚。你把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对方,固然能够显示自己的真诚,但是也同样能够置自己于险地。有的秘密只能独享,把它藏在自己心里是最可靠的,绝不能作为礼物送给别人,以此来换取亲密无间的友谊。藏住这些秘密,你才能维护好自己的社交形象,也才能让自己安全地进行社交,避免受到伤害。
自己的秘密要守住,别人的秘密就更应该如此。不论你通过何种方式得知了对方的秘密,都要做到让自己守口如瓶。用心把别人的秘密藏起来,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要做到对别人的秘密守口如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类本身总是善于保守自己的秘密,而喜欢泄露别人的秘密。有的人就是喜欢把透露别人的秘密作为交谈的乐趣。殊不知,这样很可能给自己招来麻烦。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此在说出别人的秘密之前,一定要先想想这样做的后果,想想这样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相信这样慎重思考之后,你一定会谨言慎行。
在这个方面,红梅就有很深刻的教训。
红梅和黄莺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次,黄莺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红梅。原来黄莺上高中时曾经被迫吸过毒。这件事情除了她的父母知道外,她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过,但是她相信红梅,所以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红梅。红梅听后非常震惊,但是当时什么也没有说,并且暗暗叮嘱自己一定要保守这个秘密。
后来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红梅喝醉了,一不小心把黄莺的秘密说了出来,这一下就引起了轰动。红梅趁着酒兴,还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让黄莺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从那以后,两人的友谊结束了。红梅非常难过,她向黄莺道歉,黄莺告诉她:“我不怪你,但是我不会再相信你了。从此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看!吐露别人的秘密,不仅让别人受到了伤害,自己内心也非常难过。相信红梅的经历能给你一些启示。在进入社会后,如果你不能守住别人的秘密,后果可能就不仅仅是失去一个朋友那么简单了,它还可能会影响你的事业,破坏你的生活……
所以22岁以后的年轻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守住自己的秘密,也要守住别人的秘密。这不仅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是融入社会的生存智慧之一。
社会会让轻易亮出自己底牌的人受伤
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如果轻易地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往往最后失败、受伤的就是自己。所以人要善于隐藏自己,保护自己。
在这一点上,五代时后晋的冯道就做得非常好。
冯道奉命出使契丹人的辽国,契丹王非常喜欢他,甚至还有意把他留在契丹,委以重任。冯道心里虽不愿留在契丹,但是又不敢随便拒绝,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有杀身之祸。于是他一面上奏契丹王说:“辽和后晋算得上有父子关系了,事子若事父,从这一点看,我实际上是出仕两朝。”这番话是为了博得契丹王的好感而说的。而另一方面,他派人添置木炭,准备过冬,以此来表示他不敢逆旨回国。让契丹王觉得他是“忠义”之人,有难言之隐,便心存怜惜,最后允许冯道回国复命。
此时的冯道却故意滞留不走,后来契丹王多次催促,冯道才慢慢地收拾行李。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以表示对契丹的依依不舍之情,一行人用了一个多月才跨过国界,为此随行的人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我们都归心似箭,而您却总是在路上徘徊呢?”他说:“这是以退为进的计谋。我何尝不是和你们一样,归心似箭呢?但是不论我们怎么赶路,契丹人只要快马加鞭,一日之内便会追上我们。我假装留恋辽地,是不想让他们看透我的心思,不想把我的底牌亮出来,这样才能让对方放松警惕,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自我。”
不得不承认,冯道是一个智慧之人。其实冯道的这种“不露底牌”的智慧,在当今社会也非常有用。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许多年轻人并未意识这一智慧的重要性。他们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喜欢装腔作势,以此来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殊不知,越是这样,就越让自己显得无知。
轻易地把自己的底牌亮给别人很容易把自己置于被动的地位,容易遭受别人的攻击,让自己受到伤害。当然社会也不会接纳这种人,他们最终只会被社会淘汰,成为社会的弃儿。
郭东大学毕业后,叔叔把他介绍到自己所在的公司里上班。第一天上班,郭东就把经理是自己的叔叔这个事情告诉给了所有的同事。同事们顾及郭东和经理的关系,便对郭东非常照顾。其实郭东所做的工作并不适合他。他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现在却要他来做策划,结果可想而知。郭东的工作做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合要求,但是碍于他和经理的关系,大家宁愿自己重新返工,也不多说什么。
开始的时候,郭东不是很习惯,但是时间长了,就有些得意了。上班时,他常常什么都不用做,整天在网上玩游戏,看电视……时间过得很快,工资也拿得非常轻松。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叔叔就被调走了。郭东一下子陷入了孤立的状态,大家对他没有以往的热情了,平时爱理不理,每天给他分配很多任务。郭东常常力不从心,毕竟自己没有经验,进入公司后又没有好好学习。现在突然有这么多任务,实在无法承担。他主动向同事们请教,同事们会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工作上、人际关系上连连受挫,让郭东觉得非常伤心。他想,如果当初没有公布和叔叔的关系,不那么爱慕虚荣的话,是不是就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也能赢得同事们的喜欢?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只有等到坏结果出来的时候,才会后悔当初的做法。才会想:“如果当初……”为什么不把“如果”放在行动之前呢?如果郭东在叔叔宣布两人的关系之前,能慎重地思考“亮出这张底牌”的后果,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22岁以后的年轻朋友们,你们应该避免犯这种无知的错误。要让自己做一个智者,把“底牌”藏在心里,让自己做一个有城府的人,不要整天像喇叭一样,把什么事情都摆出来,轻易地把“底牌”掀开。这不但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还会让你受到伤害。
率直会让你伤心欲绝
每个年轻人都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是个永远率直、单纯的人,希望自己做事能随心,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必瞻前顾后。当然在22岁之前,或者说在进入社会以前,你可以这样任性;但是22岁以后,如果你还是凡事都率性而为的话,那就很可能会让自己伤心欲绝,最终让自己和这个社会越来越不相融,甚至让自己永远地徘徊在社会的大门外。所以说想要真正走进社会这扇门,就应该放弃你的率直。要让自己学着成熟,学会稳重。
然而,尽管有很多过来人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惨痛教训来告诫年轻人率直的危害性,但很多年轻人仍然不以为意,他们仍然想要单纯处世。在进入社会后,仍然幻想着保留自己的单纯、率真的一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心里藏不住一点儿事。直到为自己的率直所伤,才后悔不已地说:“如果能早一点儿听前辈的话,就不至于落到这样的地步!”
那么我们是要继续坚持走率直的路线,不撞南墙不回头;还是听从前人的忠告,让自己少走弯路呢?相信聪明的你必然会选择后者。从你踏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就要放弃率直,学着把有些事情藏在心里,这样的你才能少受伤,才能更好、更快地让自己融入社会中去。
大学毕业后,王芳去了一家报社。在学校期间,王芳一直都是一个率直的女孩,同学们也因为她率直、单纯而乐意和她相处。这就给了王芳一种误导,她认为只要她率直,别人就会喜欢她。因此到了报社后,她仍然像以前一样,凡事率性而为,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心里一点儿事情也藏不住,说话也口无遮拦。
她以为这样就能赢得同事和领导的喜欢。但是不久之后她就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她的率直非但没有让她赢得别人的好感,相反还引起别人的鄙视和厌烦。
同事们都说她幼稚、不成熟,因而大都不愿意和她往来。她常常一个人进进出出,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王芳觉得非常伤心,她想:“为什么以前朋友们都喜欢我这样的性格,但是进入社会以后,我这种性格却不受人欢迎了呢?”
像王芳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和她一样的年轻人都存在这样的困惑:“进入社会以后,我们究竟应该保留自己的率直,还是要学会‘世故’?”从王芳的事例中,我们已经得到了答案:“过于率直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
进入社会后,你不再是一个幼稚的孩童,而是一个成年人,你必须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你做每一件事情,甚至说每一句话之前,都要慎重考虑,想想这样做或说会给自己或别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后果,这才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行为。
如果仍然像王芳一样,说话做事不计后果,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性子来,那么最后的结果也会和她一样,被同事们孤立和排挤。因为在职场中没有谁愿意和一个无知的孩子相处,也没有谁愿意处处去照顾她的感受。
所以22岁以后的你,把率直藏起来吧,要知道,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生存,率性而为除了让自己受伤外,什么也得不到。走进社会以后,你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藏得住心事,不论你有多么不情愿,都得让自己学会这些。
不要把率直写在脸上,让人一眼就看穿。要知道很少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因为他们会觉得累;也没有谁愿意把重任交付给这样的人,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人不可信任。所以说率直不仅成为人际关系的阻碍,也会成为事业的阻碍。而“人际关系”和“工作”这两个方面都是你进入社会必经的考验。如果这两个方面你都处理不好,那就很难让自己融入社会当中了。
行走社会,冲动是魔鬼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冲动,就像地雷,碰到任何东西都一同毁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冲动却是我们最常见的情绪。有的人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大动肝火,和别人争吵。像这样的事情时常在我们身边上演。作为旁观者,我们也许会觉得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何必为了这点儿小事而冲动不已呢?但是,假如你是当局者,你还能这么理性吗?在愤怒的时候,你会不会也想一想,何必为了这点儿小事发火呢?
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某件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你能看得明白,看得透彻,但是事情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