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坛长毛”惊天一炮,陈黄双方硝烟弥漫
9月7日晚,一份名为《Take the GM out of GOME》文章,一时间引得陈黄双方硝烟弥漫。
《Take the GM out of GOME》的作者是David Webb,就是那位“股坛长毛”,尹锦诚跟华裔女商人之前密谋邀请出山写文章的麻烦制造者。身为香港独立财经评论权威,韦伯已经很久没有出山写文章了,在香港股市,更多人以为韦伯会在这期间沉默。
当初华裔女商人跟尹锦诚密谋要求韦伯出山,主要是因为2003年韦伯发起了“僵尸行动”。在香港股市,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通常会对董事会作出20%增发的一般授权,也就是说只要大股东控制董事会,就可以自由增发,随意掌握公司的控股权。韦伯策划的“僵尸行动”就是呼吁投资者在股东会上反对上市公司增发20%新股的一般授权。
韦伯的“僵尸行动”提出了一个建议:发行新股上限由20%降至5%,折让价不可超过5%等,期望香港与英国上市公司的标准看齐,借此提高企业管治水平。这样一来,大股东通过董事会为所欲为的行为将受到限制,犹如僵尸一般,难以展开拳脚玩儿弄小股东。
黄氏家族要将陈晓赶出国美,其中重要的一条儿就是要取消一般授权,这简直就是一把悬在黄光裕头上的一把大刀,一旦陈晓手起刀落,那么黄氏家族的控制权就将旁落,到时候黄氏家族要想收复失地,相当艰难,国美就会真正成为管理层控制的公司。
华裔女商人跟尹锦诚企图通过韦伯的影响力,将陈晓手上的大刀给夺下来,那样一来,黄氏家族就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当张忠良提出,可以跟竺稼和解后,华裔女商人就没有再找韦伯了,因为韦伯的评论等一系列的动作都不需要了。
因为9月5日的突变,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9月7日,在没有任何邀请的情况下,韦伯自己跳出来发表了独立文章:黄光裕所犯罪行虽然和公司关系不大,但由于黄将面临长期监禁,难以信任由他委任的人选。而现任董事包括陈晓在内已熟悉公司运作,并已取得少许成就,加上若贝恩资本行使换股权后,将持有10.81%股权,贝恩资本关注的利益将会和其他国美股东相同。
韦伯对国美管理层和贝恩资本的不满溢于言表,其中,他对贝恩资本在转股前就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的行为,觉得非常不妥当。按照国美的公司章程,只有持股5%以上的投资者可以派出董事,那么贝恩资本在转股后再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并无不妥,但是在持股比例只有0.2%的情况下就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显然不好。
我在跟竺稼以及陈晓谈到派出董事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都说,由于转股价在19元以上,但当时股价已经下跌到1港元多,当时国美的可转股债券持有人高盛集团,高盛集团强烈要求国美回购,当时没有人愿意再给国美投资,为了确保贝恩资本的投资安全,在保持大股东股权不变的情况下,贝恩资本以三名董事为条件成为国美的投资者。
韦伯在报告中旗帜鲜明地表示他反对黄光裕提出的人事动议,并建议小股东,若贝恩于9月28 日股东特别大会召开前行使换股权,便应支持重选贝恩的竺稼、Ian Andrew Reynolds 及王励弘为非执行董事。韦伯建议小股东投票反对黄光裕提出的人事动议,包括罢免现任主席陈晓及董事孙一丁,以及委任邹晓春及黄燕虹为执行董事。
竺稼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如果让他从陈晓跟邹晓春两人中选择一人做董事局主席,他会将两人的简历同时放在桌面上,然后看完两人的简历,将选票投给陈晓。陈晓当年是永乐的创始人,有着数十年的管理经验,在国美遭遇危机的时候,带领国美度过危机,走上平稳的发展道路。至于邹晓春,竺稼说不知道选择他的理由是什么?邹晓春甚至一度说让陈晓跟他PK法律,在竺稼看来,这样的行为的是愚蠢的,不符合一个国美董事局主席的标准。
韦伯作为独立人士,多年来跟上市公司斗争,能够高票当选交易关键部门的董事,自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基础至少不是建立在大脑发热的冲动之上的,更不是带着非理智的情感的,而是专业的分析,用数据跟事实为小股东谋利。
人事问题是一个黄氏家族面临的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陈晓已经成为黄氏家族眼中的叛徒,在身为大股东的黄氏家族的意识里,陈晓不需滚蛋。韦伯当然清楚,竺稼作为逐利资本的代表,在对管理层的判断方面,水准肯定超过小股民,所以他在报告中对贝恩资本的代表以及陈晓、孙一丁两人,表达了明确的支持态度。
“你希望董事候选人是由一名被定罪的囚犯任命,抑或是已小有成绩的现任董事,以及和你利益一致的其他股东呢?”韦伯在文章中这样写到,语气近乎嘲笑。不过韦伯立即提到了一般授权的问题,“我觉得可笑的是,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前主席及大股东才终于掉过头来反对一般授权的提议。”
韦伯指出,国美2010年5月周年股东大会上已有26.9%股东投票反对一般授权,如果大股东也反对,则有77.5%股东反对,一般授权根本就不会通过,但是大股东现在却要提出反对增发,主要是因为其利益受到了威胁。
“增发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如果国美有集资需要,应考虑供股,若需引入特定策略投资者,可于未来再寻求股东批准。”韦伯就黄光裕提出的即时撤销配发、发行及买卖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权表示支持,呼吁股东就此项议案投下赞成票。因为增发会摊薄小股东权益,以供股形式集资较为公平。
业绩问题一直是黄氏家族跟陈晓争论的焦点,这也是机构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点。
韦伯在文章中借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对陈晓等管理层提出疑问:2009年6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独立调查报告曾指出,自2008年12月底以来,国美财务或经营状况无任何重大不利变动,已获主要供应商及银行支持,与国美股东特别大会通函所述:“在国美前主席黄光裕被捕及定罪后,突然撤销信贷,供应商要求付款增加”不相符。另外,黄氏是在2010年5月才定罪,若通函指的情况是定罪后才发生,又与其2010年中期业绩指与供应商关系密切不符。
“国美电器于2009年6月公布安永的调查表示,并无发现资金或资产挪用,亦不认为股份回购有问题,但在今年8月5日晩又突然表示就回购向黄光裕提出起诉,并指控黄光裕侵害股东权益,这样又出现前后矛盾,其中陈晓肯定有一次在欺骗投资者。”韦伯毫不客气的指责,这令黄氏家族很高兴,陈晓只要有欺骗投资者的前科,那么在资本市场就可以成为被无限放大的酵母。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呢?
陈晓一方一直在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黄光裕被拘造成国美与银行和供应商合作受阻,陷入资金链断裂危险,管理层为了弥合跟银行与供应商的关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身为副总裁的李俊涛甚至说那一段时间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国美管理层在我面前也不止一次强调他们救赎国美的过程很艰辛,并非外界看到的那么轻松。
在韦伯的报告出来之后,一方面国美管理层解答了韦伯的质疑,他们依然强调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当时出具报告就是国美管理层的公关行为,就是要让会计师事务所站出来给市场发出一个明确的稳定信号,这样一来银行、供应商才更有信心跟国美合作。
国美副总裁牟贵先在跟我的一次见面会上说,2008年底为了准备春季促销,因为银行的信贷已经压缩到10亿元,根本不可能满足春节的备货,那个时候把员工的工资奖金都押后,好不容易才凑了将近70亿元的货款。
李俊涛甚至不加掩饰地说,2008年11月黄光裕被捕后,国美迎来22周年庆典,当时国美跟供应商签署的200亿元大单,就是让长虹、海尔、海信、美的、三星等老朋友来捧场,那一场所谓的签单,就是一场高调的作秀、表演,目的就是要稳定人心、稳定市场
韦伯的文章对于陈晓以及竺稼来说,总体还是有利的,成为他们反击黄氏家族的一大利器。国美高层迅速透过媒体表达了对韦伯文章的意见:韦伯在香港资本市场有着特殊的地位,我们一直在等待他发出声音,现在他发出的声音显然是对现有管理层和董事局的肯定。
陈晓继续带着一干人马在香港、美国游说机构投资者,希望机构投资者能够支持董事会,韦伯的文章代表了西方投资者的思维,成为陈晓游说机构投资者的最好证据。不过,为了给机构投资者一份厚礼,国美管理层在韦伯文章发表的当天,抛出了一块更大蛋糕。然而,令陈晓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一个星期后发生了。
抛出上百亿大单,管理层急速发力
2010年9月7日晚上六点左右,我收到国美管理层的邮件,大动作又来了。
邮件的标题很唬人:《国美签300亿大单率先启动十一黄金周》,标题后面还有两句话:让利回馈消费者,供货商积极响应。通篇看了一下,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国美跟上百家厂商发出了招标函,采购十一黄金周产品。
8月12日跟国美管理层见面的时候,频繁听到他们说跟各大厂商关系不错,牟贵先当时甚至透露要跟韩国三星签订一个整体的采购合同。牟贵先口中的合同听起来数额很大,当时就是不说细节,在场的李俊涛对跟三星的合作也表现出相当的兴奋。
我一直就想了解2008年11月黄光裕被捕后,国美管理层借助22周年庆典,怎么作秀,让国内外厂商来捧场唱大戏。当时,国美管理层确实通过作秀,让市场一开始对国美的担忧消失了。我很好奇这一场作秀的过程,但当时国美管理层搞得很神秘,现在好了,内斗一开始,作秀也就公开了。
国美管理层的信函中说:国美集团向全球数百家厂家发出300亿元的采购招标函。国美电器通过此次采购大单,联合上游厂家全面下调产品销售价格,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线让利于消费者。在此期间,消费者将有望享受到家电业全年最优惠价格。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相邻,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选购需求,国美将于9月21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十一黄金周,提前拉动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