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人类思维的呈现,“哲学”在西方称为“爱智”之学,意谓对智慧真理的追求。佛教的教理也是体证真理的方法,尤其佛教的教理内容深广微妙,无所不摄。在宗教的世界里,佛教的离苦得乐之道是最真实究竟的;在学术的领域里,佛学是宇宙人生最圆满透彻的思想哲理[1]。佛教与哲学都是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种种问题的思维探求,唯哲学缺乏宗教的实践。因此,佛教与哲学虽存在着兼容性,但对人生的探讨,佛教则比哲学来得更究竟,更圆满受用。
哲学大致分西方哲学[2]、中国哲学[3]、印度哲学[4]三大体系。佛教源自善于冥想的印度古国,东传至思想庞杂的中国大熔炉里,经由两大文化的冲击与淬炼,使得以“缘起性空”[5]为根本思想的佛教哲理,更加精湛地开展其哲学义理,并为宗教与哲学的整合做了最佳的诠释。
哲学所要探讨的根本问题,即是宇宙人生的本原。在西方传统哲学里,认为“存在”的本原,往上可追溯到唯一的真实存在,即是上帝,此上帝创造并主宰整个世界。然而佛教并不承认有一个主宰者存在,万物也不是真实的存在,万物非由上帝所主宰,而是“法尔如是”的因缘所生法,是无常无我,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性存在,非绝对独一的存在论。
既然“诸法因缘所生”,并无独自存在的实体,那么谁是认知这个世界的主体呢?佛教早期的瑜伽行派及后期的唯识宗都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是由人的“心识”[6]所变现出来的,这是佛教对本质与现象的认识论。西方哲学则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本质是事物自身的根本性质;现象则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这种内外(精神与物质)二分法,易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中执取一端。若以佛教的“唯识”作为认识论的对比,在“唯心”、“唯物”的辩证上,即可免除对立与矛盾。因为外境现象虽皆由心识所变现,但此心识亦是依因待缘,随境变现,所以在唯识胜义上来说,亦无“唯心”之论。
世间万物都是因缘所生,所以是无自性空;虽是无自性空,但又不坏假名而有。因此中观学派以“空”为究竟真理,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法,是一种假名有。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种无自性空,又是假名有的世间性相,就是第一义的中道义。这种“即空即假即中”的立论,与龙树的“八不”[7]都是佛教有名的辩证法,也是佛教特有的哲学思考。
佛教从缘起法至中观唯识等一脉思想下来,延伸出中国的八大宗派,各宗派虽各有其立论,但基本上皆离不开“缘起性空”的哲理。此由缘起为开始,涅槃为终极,所延伸出的佛教哲学义理,已将真理的具体内涵展露无遗。
然而,哲学的目的不仅限于理论的辩说,而且要能力行实践。佛教以宗教的立场而言,具有赋予生命终极关怀的意义,以人生的离苦为目标。因此,佛教哲学的人生目的即是涅槃。而西方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探讨,偏重于真理知识的追求,未能提供实质的修行法门,所以在目标上与佛教不同。且西方多从外在的现象来探究物界的本质,而佛教则从内在的心识来看待外在事物,所以在方法上亦有不同。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学为哲学之母”,实是指佛教的教义不仅具有实践法门的宗教内涵,更有合理性、客观性、必然性的思想理论作为实践的依据。
总之,在佛教浩瀚的经典之中,不但充满了高深微妙的哲理,尤其佛教并不推崇纯粹性的哲学理论之探讨,佛教的本质是寻求生命自我的解脱,是由人自我觉悟以达涅槃。因此,佛教哲学的价值,不在于真理的论辩或理论的建立,而是着重于实用意义上的实践;佛教的哲理对宇宙人生的现象做详细说明,目的不是为思想哲理的探讨,而是寻求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达到解脱。所以对自身生命的升华、生老病死的解脱,乃至对当今社会的贡献,均提供了全面而积极的关怀,这是佛学于诸哲学中精妙卓越之处。
【注解】
[1]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这是宗教的信念;“唯智能度”,则是哲学的体现,这是佛教哲学甚深之义。
[2]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神话中脱胎而出,并经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个时期。近代哲学在系统上比以前来得精细,但在根本精神上仍然未变。希腊哲学所产生的法治思想,以伦常关系为基础,开展了守法精神的培养,这守法的精神在罗马统治地中海沿岸时,发展到高峰。罗马的式微是继承希伯来的基督宗教信仰而致;后者强调了人性的另一层次,即宗教的博爱精神。
[3]中国哲学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殷商早期的哲学思想与占卜巫术结合,八卦即是人们长期观察自然现象所形成的一种观念。至东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是哲学思想繁盛时期。汉初以黄老治世,武帝黜百家,尊儒术,直至佛教传入中国,儒、释、道三家俨然成为中国哲学思潮的主流。
[4]印度哲学最早见于“吠陀”,是宗教神话的颂歌及祷文,至奥义书时期宗教神话的内容,以思维论证的方式来探讨人的本质、宇宙的根源、人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婆罗门教以吠陀为根本经典,反婆罗门教则发展了顺世论、佛教、耆那教等不同的哲学观。
[5]“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教的哲学形式是以“缘起性空”为基准。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诸法的生起必有其因缘,且必在其因缘成熟之时,方得现起。佛教哲学即是在此缘起法则下所发展出的一门宗教哲学。
[6]指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含藏宇宙万有的种子,世间种种的现象,皆是由此似瀑流的种子所变现,故《成唯识论》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另外,唯识义理对于世间存在的现象界,亦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来说明一切法的存在是由心识所变现,此即佛教哲学的认识论。
[7]所谓“八不”,即《中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龙树以此“八不”来破外道及小乘部派的法执,并说明万法皆为缘起无自性空,本无生灭、常断、一异、来去,故不可执有生灭、常断、一异、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