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堂,黑板在东面,一个不认识的青年男老师站在讲台上,向我们讲授关于“D”的函数关系。我坐在靠后的位置,云山雾罩,就像听天书。这个字母念“daota”,第一个音节二声,后者平声,其实我感觉应该读“倒塌”,我的数学世界因为它而倒塌了。
打击接二连三,同一间教室,课桌排列方式变了,高中英语老师梁晓欢坐南朝北,在桌子后面题写英语单词。我进来的晚,前排已经坐满了人,我在后排挨着教室门口坐下。对于题写的单词,我同样一个不会,但是因为请了几天假,落下几堂课,可以厚着脸皮找借口不交。拉开抽屉,找到英语课本和练习本,我发誓一定要把这几天的课补回来,以前不会的也要把它学会。于是,开启了疯狂练习模式。
王家大院外间屋,我在网上定制的弓箭到了,我把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最后弓背上还缺一个小铁片。小铁片是起加固作用的,没有它也能将就着使,但是总归少了点什么。
我和王牧之四处寻找,终于在西屋衣柜右侧的格子间(实际西屋衣柜右侧没有格子间)找到。
“我就觉得能找到,网上发的零件一般都是全的。”我高兴地说。
“那咱们快点安上,出去试试吧!”王牧之流露出迫不及待的神情。
小铁片上的眼儿正好和弓背相配,我用改锥和螺丝将它们拧紧,一把完美的弓就算完成了。
弓的形状稀松平常,没有值得交代的,箭有点特殊。除了三棱的箭头,羽毛的箭尾外,箭杆前端有个三脚架。我没有看使用说明,想当然的认为三脚架是平衡箭身的,为的是让射出的箭以滑翔姿势飞出更远。我和王牧之来到院口,因为不知道能射多远,怕伤着人,不敢往面粉路上射,我瞄向了大坑。
今天的大坑看上去非常辽阔,像是一个小型湖泊,水面有点深,徜徉着一群鸭子,显得非常静谧。我的三角箭射出去就没了影儿,既没听见“嗖”地一声响,也没看见滑翔的姿态,即使眼神够尖的王牧之也没能追踪到三角箭的轨迹和落处。
“爸爸,箭射哪儿去了?”
“你看大坑,刚才是‘潭面无风镜未磨’,现在是‘西风吹老洞庭波’,一箭激起千层浪,水面上漂着呢!”我指着水面上起伏波动、若隐若现的三角形,正是这个特殊的形状让我有了底气,否则凭我的眼神,无论如何看不见那么远的东西。
“我看不见,哪儿呢?”
“你看,四周的鸭子都朝箭游过去呢。”
“哦,爸爸,改诗一首吧。平明寻白羽,落入水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