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娘子听说苏德庆得赏了一百两银子,心中着实高兴。
要知道一个七品京官的月俸也不过两贯。现在一两银子差不多能买二十石大米,百两银子对苏家这种人家来说也是一笔大财。所以崔娘子一直念叨这一百两银子,反倒对蓝田县男这个爵位提都不提。在她看来这爵位不过是个名号,远不如百两银子来得实在。
“阿娘,这只不过是一百两银子,你看你高兴成啥了。”
“才一百两,看你现在好大的口气,你倒是再给我拿出一百两来啊。”
崔娘子见苏德庆一副自己大惊小怪的表情,脸微微一红,不服气的对着他说道。
苏德庆放下手中的碗筷,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牌放在桌上道:“前些日子和丹阳郡公合伙做了些买卖,这时这个月的分红,五千贯,凭着牌子到王宝记柜坊领取。”
崔娘子挥舞着手臂正准备训斥苏德庆,听到他的回答,挥舞的手臂僵在半空,半天没回过神来。
“一个月就五千贯,你到底做的什么买卖?你是不是干啥坏事了,拿着理由来哄骗我?人家丹阳郡公有这么赚钱的买卖凭啥和你合伙?“
“没我他这买卖能做得起来?你要不相信就去郡公府上打听一下。还有,你别以为他是郡公,一样的老财迷一个。”
第二日,苏德庆穿戴整齐,准备出门到衙门去。
“阿娘,现在这宅子太大,你一个人也收拾不了,我准备去找几个仆人,平常也能帮帮你。另外今天杨大威会前来,有什么重活让他帮你干,你给他准备间房间。”
“找什么仆人,我又不是做不动了。你说的是那个大狗熊吗?”
崔娘子不同意找仆人,在她看来挣再多的钱都要存着给儿子娶媳妇的。有仆人是方便,可一个月的工钱,还有管吃管住,这些都要花钱。不过见苏德庆坚持,加上现在每月有分红,拗不过也就同意了。
“苏郎君,太尉府来人了,请你过去一趟。”
苏德庆刚一到衙门,就有衙役过来通知他。
“太尉府?找我干吗?”苏德庆心中奇怪。按理长孙无忌贵为赵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跟他这个小小的不良人八竿子打不着,实在想不出为何找到他。
“这个,在下也不知道。”
不过他还是跟随衙役来到内堂,只见县尊裴行俭正陪着一个中年男子聊天。
“县尊,苏德庆到了。“
“参见县尊,不知大人叫我来有何事交待。”
裴行俭一指旁边的中年男子道:“这时太尉府崔从事,奉长孙大人之命前来,长孙大人要见你。”
“在下崔宁,请苏君随我回去复命。”
“不知长孙大人找我何事?”
“这个在下也不知道,苏君见了大人自然知晓。守约兄,先告辞了。”
县衙外拴着两匹马,其中一匹应该是为苏德庆准备的。在得知苏德庆会骑马后,两人上马朝着太尉府而去。
“老夫这是第二次见你,坐吧。”
“多谢长孙大人。”苏德庆坐在下首,悄悄地打量长孙无忌。
赵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这一系列的头衔都让苏德庆对这为大唐开国功臣充满了好奇。
由于长期位居高位,长孙无忌举手投足间充满了一股不怒自威的威严气度。其他的在苏德庆看来与其他老人也没有什么差别。
“根据你们查出的线索,老夫已经知道刺杀案的主谋。今日叫你过来,是希望你继续查下去,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不知主谋是何人?有何来历。”
“天师道分支陈家,修习大金蝉吞月术。当年高祖皇帝起兵反隋,陈家也是太原起兵的元从老人。不过后来陈家追随隐太子建成。
当时皇上还是秦王,不过皇上战功彪炳,建成心有忌惮,与齐王多次密谋暗还皇上。陈家身为修士,其中参与良多。后来玄武门之变,建成与齐王身死,陈家也是满门伏诛,除了陈家幼子陈道真。这陈道真从小天赋出众,自幼修习大金蝉吞月术,完全有能力炼制这鬼卒。加上你们找到的腰牌和地图,老夫肯定主谋之人就是当年逃脱的陈道真。”
“既然证据确凿,大人何不发海捕文书,将其抓获归案就是。”
“哪有这般简单?先不说刺杀失败,陈道真肯定早已隐匿行踪,单就其身为修士,哪有那么容易抓捕。”
“既然如此,何不让太史局出手,小子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良人。”
“太史局出手的话,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陈道真一定会逃匿无踪,而你不一样,就因为你只是个不良人,这也是我们的机会,你明白吗?”
“小子明白,不过现在除了知道陈道真为主谋之人外没有一点线索,而且刺杀失败,此人一定会更加小心,所以小子不能保证一定能查出什么。”
长孙无忌听苏德庆说完,抬起头来注视着他。苏德庆毫不畏惧,目光平静的与长孙无忌对视。
“不错,头脑清醒,不盲目的应承。老夫反而觉得交给你是对的。”
长孙无忌满意的点了点头,拿起书案上的一块令牌道:“李锴会协助你调查,太史局也会暗中配合你的行动。另外如果你需要调动人手,可持此令牌去找尉迟宝琳和程怀默。”
“既然如此,小子一定竭尽全力。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小子就先告退了。”
“你是什么人,蹲在我家门口干吗?”傍晚,苏德庆回到家时,老远就看见一个人蹲在自己家门口。
“庆哥儿,我是杨大威啊。这真是你家的房子?”听见苏德庆的问话,男子马上站起身,对着苏德庆说道。
苏德庆看着站在自己跟前的杨大威,这小子身材魁梧,和自己差不多高,体格看着比自己还壮实,难怪被叫做大狗熊。
要知道苏家虽然小门小户,可从小自家爹娘都没亏待过自己。可这杨大威从小在坊里厮混求活,饱一顿饿一顿的,也不知道这家伙的体格怎么张的。
“大狗熊,既然来了就去敲门,蹲在这里干吗?”
苏德庆上前拉住杨大威的手臂,发现这家伙力量不小,看来这些年也是学了些本事。
“庆哥儿见笑了。高二郎给的我地址,来了我才发现这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万一搞错了,嘿嘿嘿。。。”
这也难怪,按照唐律,普通三口之家,最多可以有一亩的宅基地。先不说这宅子面积就逾规了,而且作为前驸马都尉的别宅,修建得自然不会太差。杨大威穿着一身半旧的衣服,浆洗得也还干净,可他这些年在坊间厮混,身上自然带着一些凶气。这万一找错了门,说明白还好,要是被当成歹人可就麻烦了。
“没错,这就是我家,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先进去再说。”
“可是苏德庆苏郎君,我家老爷庆苏郎君过府一叙。”
正当苏德庆拉着杨大威正要进门时,就听一人对他喊道。
看这人的衣着,不是普通人家。苏德庆能肯定,自己和这人不认识。
“啊,我是,请问你家老爷是?”
那人小跑几步,来到苏德庆跟前,:“我家老爷就是丹阳郡公。”
原来是李客师,苏德庆道来人说道:“请稍等片刻,我这边有些事情给阿娘交待下。”
说完,带着杨大威进了门,交待完崔娘子杨大威的事情,才和来人一起来到丹阳郡公府。
“参见二祖父,不知二祖父叫小子来有何事?”
“听说你也是刚回家,还没吃饭吧?咱们边吃边说。”
不多时,酒菜置办好了,苏德庆先给李客师斟了一杯酒,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你二叔来信了,他说,道琛来了。”
“道琛是谁?他来哪儿?”
“道琛是百济国师,此人精修佛法,有神异。前隋时曾来长安,后来杨广南下江都,道琛趁机盗走佛典,然后逃回百济。他曾先后辅佐夫余章和夫余义慈,在百济颇有威望。
年初时,新罗派遣使团前来长安,言高句丽与百济派兵攻打新罗,夺其40余城,更断绝新罗入朝之路,请求天朝派兵救援。皇上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带诏书给高句丽与百济,命令他们停止攻打新罗。你二叔也一同前往百济,调查情况。前日他传来消息说,道琛已经离开百济,潜入中原。此人道术高深,而且十分狡诈,你二叔怀疑他的目的地,就是长安。”
苏德庆眉头一邹,说道:“那为何不通知太史局。”
“太史局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也不清楚道琛的行踪。而且一旦高句丽和百济不尊圣命,继续攻打新罗,我大唐说不得要派兵讨伐。所以李太史也认为道琛此时潜入中原,必有图谋。”
说罢,李客师目光灼灼,盯得苏德庆心里直发毛。
“看我干吗?既然太史局已经知道,早作提防不就是了。”
“问题是太史局在明,道琛在暗,而起此人十分警觉,一旦太史局有什么动作,只怕会立刻逃走。”
“跑了就跑了,这不正好吗?”苏德庆觉得李淳风有毛病,跑了就跑了,难不成留他在长安过年吗?
“关键是不想让他跑了。”
“我去,这么狠,要赶尽杀绝。”
“也不是要赶尽杀绝,而是太史局那边另有目的。”
“什么目的?”
“这个,暂时还不能告诉你。”
苏德庆一听,气得翻了个白眼,将杯中酒一口饮尽后道:“既然不能告诉我,那给我说这些干嘛?逗我玩吗?”
“小子年纪不大,火气倒不小。”李客师没理会苏德庆的抱怨,话锋一转道:“吉祥,你可听说过兰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