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35600000007

第7章 李吉林:“情境教育之母”

年过七旬的李吉林在中国的小学教育领域是一面独特的旗帜。自1956年担任小学教师以来,李吉林花费半个世纪的时间探索小学教育的改革路径,探索情境教育的发展模式。她以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为我国的小学教育奉献了享有“中国特色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之誉的情境教育模式。

“移植”的启发

与其说李吉林是中国的“情境教育之母”,不如说她是我国小学教育的“忠臣”。从18岁走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刻开始,李吉林就与小学教育开始了一场“旷世之恋”,她把所有的心血、情感、精力都投入到了小学教育。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吉林提出了对我国小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情境教育。

1958年,年仅20岁,刚做了两年教师的李吉林,因表现突出被江苏省教育厅邀请参加编写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1962年,她年轻的身影又出现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教育家吴天石主持的小学语文教学座谈会上,并以颇有新意的发言得到了吴天石的赞赏。

1978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李吉林深深感到,中国教育长期受凯洛夫(N.A.Kaiipob)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偏重认知,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与创造性的培养。于是,她向学校领导提出,从一年级起,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实验研究。从此,李吉林便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改革创新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吉林获得了外语情景教学的信息,便产生了“移植”的想法。她由“情景”联想到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于是开始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学习哲学、心理学、美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积极进行情境教学实验。

1983年,李吉林带出了第一个接受过语文情境教学实验的班级,这个实验班在由教育局、教研室开展的小学语文10种专项考核中交上了合格率100%的出色答卷。小升初考试中,实验班学生的作文优秀率是城区小学的12倍。

1990年,李吉林跳出语文学科,开始将情境教学的理念向思想品德课、音体美科目以及数学课进行渗透,大胆提出“情境教育”实验,进入更为宏观的新范畴。她构建了“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用角色效应”“注重创新实践”的情境教育基本模式,并从哲学和心理学层面阐述了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之后,李吉林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撰写了数百篇论文,出版了10本专著,编写了1~12册小学语文补充教材。

1996年夏,李吉林应香港中文教育学会的邀请,赴港参加第三届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她宣读了论文《情境教学:儿童学好中文的有效途径》,把自己从事多年母语教学与研究所得介绍给香港同行和国际友人,受到了高度赞扬。

1996年12月,李吉林再次迎来了教育和学术生涯的辉煌时刻。由中央教科所和江苏省教委联合举办“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对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入的理论研讨,高度评价了李吉林的研究成果及她对中国教育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998年11月,我国第一个以教师个体教改研究成果命名的研究所——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正式挂牌成立,李吉林任研究所所长。

2000年12月,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验和研究”成功结题,专家组在鉴定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李吉林教育主张”,认为她为广大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

现在,全国开展李吉林教改实验试点的班级已有1000多个,情境教育的种子已撒遍大江南北。

汗水催开的花

1956年,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刚满18岁的李吉林走出江苏南通女子师范学校,走进了女师附小(现在的南通师范二附小),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变,但其中也不乏心酸和无奈。

成绩优异的她本可以在毕业后选择报考大学,或者是接受文化部和省体委向她伸出的“橄榄枝”,但由于出身贫寒,又幼年丧父,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也为了自己心中那个埋藏已久的当老师的梦想,她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虽然放弃了报考大学的机会,但李吉林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她借来了大学教材,在女师附小里念起了属于自己的大学。之后,李吉林数年如一日,勤学不辍,厚积薄发,为迎接教育教学改革的春天作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和理论准备。

李吉林喜欢孩子,也喜欢研究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成功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刚走上教师岗位不久,她每天都在思考:能不能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在学校里,在学术会议上,她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很快得到了同行、领导的认可和赞赏。

1978年,改革开放给小学教育带来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第一批弄潮儿,李吉林大胆地向校方提出了要求,希望学校可以安排她从一年级开始实施情境教育实验。得到学校的支持后,李吉林开始放开手脚积极尝试。因为之前她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深恶痛绝,因此她另辟蹊径,在教学上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借着改革的契机帮孩子们卸下了绑在身体和精神上的“枷锁”,鼓励他们舒展活泼、善良的本性,通过亲近生活和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来学习、成长。

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她以女性特有的韧性与顽强,把教学创新实验坚持了下来,创造出语文教育有效而崭新的模式。她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将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教学情境中,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之后,在随同江苏普通教育考察团访问日本之际,李吉林悉心察访域外教育思路和教育状况,比照中外教育长短之别,以此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方式。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她认真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将与“情境”研究关系密切的移情心理、暗示心理和角色心理等内容深谙于心。此外,李吉林还广泛阅读了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相关书籍,并在不久之后将情境教学的理念向其他科目拓展延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李吉林在大量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超越自己,将情境教育不断向前推进。20多年来,她几乎将寒暑假、节假日都用在了学习与研究上。她说:“我只有把别人用来休闲、旅游的时间用上。”她把实践中的收获记录下来,撰写了数百篇论文,出版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课文重点的教学》《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及《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等10本专著,并编写了1~12册小学语文补充教材。其中,《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在1999年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李吉林看来,理论学习已不仅是教育实践与改革的先期准备,更是全面进行实验改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李庆明:《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5月。

除了理论研究取得的卓越成绩外,李吉林作为一名长年奋斗在一线的小学教师,付出了更多辛苦与汗水:为了让孩子们在作文中生动地描述日出,她曾经半夜起床,孤身一人骑车,赶在黎明前到达白天选好的日出观察点,进行实地实景设计;为了让孩子们从生活里领悟浅近的哲理,写好作文,她顶着烈日,到郊外,到田埂寻找老黄牛、大水牛。为了孩子,为了情境教学,她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有多少个夜晚通宵达旦;为了孩子,年过半百的她还在严冬里苦学不辍,在酷暑中笔耕不息。但50多年来,李吉林没有抱怨,没有邀功,自始至终只有那一句质朴的话:“我一直有一个非常简单而朴素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情境教育能够走向大众。”

“蹚出一条小路”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李吉林执著于这一课题已30余年。对于课题的应用与发展,她有着清晰的见解和认识。

为了让更多老师能熟练运用、操作情境教学的方式,李吉林从语文、数学、科学常识、思想品德、音体美等各科中寻找共性,概括出学科情境课程的五点操作要义: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在探索过程中,李吉林怀着对儿童的至爱,不停地思考琢磨。她始终认为,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应该是快乐而灿烂的。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她理所当然地要让孩子享受教育,而不是因为教育给他们带去苦恼、压抑,甚至灾难。李吉林坚持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心去体验,怀着对儿童发展的美好憧憬去想,因此想出了许多美妙的设计,酝酿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在构建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时,李吉林从“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于角色效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等角度去设计,使情境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续梅、王友文:《她心中的小鸟之歌——走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2日。

刘堂江、康丽:《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中国教师报》2008年12月2日。

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岗位上的小学教师,李吉林也深知自己的薄弱点在于理论的落后。因此,她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之后,也作出了对情境教育个性化的理论概括: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

在理论与实践的扎实基础上,李吉林仍不忘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因此她在花甲之年仍热心于指导青年教师。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编写了《情境语文》与《情境数学》,将情境教育的事业发扬光大。

对此,为小学教育奉献了一生的李吉林只是谦虚地表示:“我只是为中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趟出了一条小路。”

李吉林小故事:看日出踩点

李吉林为了带一年级孩子去看日出,独自半夜起身,寻找心目中的理想观察点。李吉林害怕走夜路,她只得靠着自行车壮胆,当太阳公公一纵一纵地升起来的时候,李吉林痴痴地、美美地望着。可是,为了这太阳,李吉林从北濠桥走到了公园桥,又从公园桥走到了城南的易家桥。

李吉林:《28年趟出一条小路——教育创新需要持久地下功夫》,摘自作者在“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上的发言。

李吉林文选:搬掉语文园地的“两座山”

中国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讲到,愚公门前有两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我以为,如今语文教学的园地里,也有“两座山”挡住了小学语文发展的出路,并压得小学生喘不过气来。这“两座山”,一是课堂上的“问答式分析”,如山,二是“习题式训练”如山。

所谓“问答式分析”,就是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一连串问题,进行“分析”,一问一答,追求表面的热闹,过于深究微言大义。这正是吕叔湘先生早就抨击的“发胖式”分析。其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并不琢磨如此分析让学生得到什么、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其形成根源有两点:一是受苏联“谈话法”的影响,二是1958年前后,在“左”的思想笼罩下,大搞架空分析。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分析得支离破碎。现不妨举一例来说明。夏衍先生写的《种子的力》,文章中写小草“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终于被掀翻了”,仅此一句,就提出“石块”暗指什么?“石块被掀翻”指什么?作者想通过这句话说明什么?“终于”是什么意思?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句话提出5个不着边际的问题“分析”,可以推想,小学生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是不可能回答清楚的。再说,回答出来了又有何意义?我想倘若文章的作者知道小学语文教学如此“肢解”他的作品,那肯定会啼笑皆非,甚至会勃然大怒。原本可以读懂的文章,经过这么一“分析”,学生能读懂吗?倒还不如不分析。这样的课例和提问在教学的现实中,在风行全国的AB卷上,随处可见。课堂宝贵的40分钟往往就在这种可有可无、牵强附会、强加给作者的“分析”中耗费掉。从概念到概念,活泼的文字变成了僵死的东西,活生生的形象黯然失色。语言文字本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尤其我们的汉语言,是最讲究神韵的,没有形象的感受,没有对字里行间情感的体会,没有对语言的品尝、意会,学生怎么能读好作品,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

所谓“习题式训练”,其特点大致有三:一是量大,二是名目多,三是无意义。小学生语文习题名目之多是令人吃惊的,单句子的练习形式,就有把句子补充完整,乱词排句,乱句排段,按标点符号写句子,照例句改写句子,按规定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修改病句……小学生不堪重负。翻开学生的练习册,许多稀奇古怪的题目,令学生手足无措,例如要学生写反义词,出的题有:“仰视对天空正如俯视对()”“坚硬对骨头正如()对肌肤”,我猛一看不禁一怔,这算什么语言训练?简直是糊弄学生!还有那种猜谜语似的是非题、判断题,更是莫名其妙,例如列出这样四句:(1)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2)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3)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4)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对的打“√”,错的打“×”,本是简单的词语搭配,竟搞得如此复杂,是非题是非难分清,判断题难以判断。其实,老师又何尝愿意改这些习题、试卷,还不是迫于“考”的压力吗?为了不至“漏网”,就得撒开大网,千方百计地揽住有可能考的各种题目,连答案都统一好,“晴、睛”联词,只让学生写“晴天”“眼睛”,有的学生想写“晴朗”“火眼金睛”都被阻止,唯恐出差错,只求对,不求好。因此各种各样的练习册、AB卷、题库,国家虽然三令五申禁止,但仍然堂而皇之地挤满新华书店的书架,通过各种渠道塞进学生的书包。这些练习已经超越了正常的语文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范围。孩子熬着眼睛,打着瞌睡做了大量的题目,到头来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并没有提高。就是这些挖空心思编出来的千奇百怪的文字游戏,或者称作“陷阱”,充斥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耗去了学生宝贵的童年时光,坑害着我们的孩子。内涵丰富的语文教学,情文并茂的小学语文教材,竟派生出那么多怪题、难题。

课上“分析如山”,课后“习题如山”,在这重压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泯灭掉,创造力被扼杀掉,身心都受到伤害。

当然,在揭露弊端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20年来,许多专家、教研人员和老师,每日挖“山”不止,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负担不重,学习质量很高。可见这“两座山”是可以搬掉的。

由此可见,只要从领导到老师,从学校到社会,大家的思想都从爱孩子出发,照孩子学习语文的规律办事,中国的小学生一定会通过语文学习,培养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扎扎实实地学好母语,并获得全面发展。

李吉林语录

*我看山看水,小学最美,儿童最让我爱恋。从此,我像农民忠实地守着自己的园地,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播种、不断地收获。

*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理想的种子,便会获得令人惊奇的收获。

*所谓“学做人”,我以为就是让孩子首先懂得如何对人、对己,进而懂得如何对公、对私,以至如何对待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

*当教师远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变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出蚕宝宝,无穷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

*是教师,也是诗人。老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李吉林简介

李吉林,生于1938年,江苏南通人,1956年毕业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历任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等职,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等。自1978年开始探索情境教学,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先后出版有《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诗篇》等专著。

同类推荐
  • 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下)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楚辞选评

    楚辞选评

    本书是对伟大诗人屈原作品的研究和介绍。其方式是除对各篇作品作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具有较高的学习及研究价值……
  •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

    “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天使教师于洁做了20多年班主任还要继续做班主任的回答。这份态度、这份坚持、这份笃定、这份幸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翻开本书,动情的细节描写,深刻的教育思考牵出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初心、班级的管理、教师的修炼、学生的沟通……19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2年教育博客保持更新,坚持给学生写信超过40万字,自己制作印刷学生成长纪念册……于洁老师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教育案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诠释了一个真正幸福的、有成就感的成功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班主任品读、思考的书。
  • 校长学校安全与质量的管理(下)

    校长学校安全与质量的管理(下)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热门推荐
  • 豪门暖婚:爱上高冷男神

    豪门暖婚:爱上高冷男神

    十二年前,她街头行乞,得他所怜,遮她一身伤痛。十二年后,她重回家门,得他所护,给她一世荣华。“他们说,沈家长女知书达理,贤良淑德,与你勘称天作之合!”“嗯,可我这一辈子只想睡一个女人!”【呃……怪我咯?】“他们说,我生于豪庭,却长在淤泥,根本配不上你!”“长在淤泥是吗?”【呃……你眼神好可怕!】“他们说,沈氏集团是祖辈的心血,求您高抬贵手!”“……”【呃……别走啊!哎喂……】
  • 太阳也会笑呢

    太阳也会笑呢

    【清冷绝美徐小姐×傲娇腹黑江小爷】她是回国复仇的天才少女,一袭黑衣,宛转蛾眉仙姿佚貌。 他是隐藏身份的腹黑少主,一袭紫袍,剑眉星眸,惊才风逸。 娱乐小报【国民才女徐恩筱与一神秘男子进入酒店,】【当红女星恋情曝光,男子是金主?】 粉丝纷纷猜测是谁将他们家白菜给拱了。这是江氏集团官博发文【我的@徐恩筱】 粉丝这才知道那头????是谁? 舆论导向纷纷转变,【郎才女貌,这样的爱情你想要吗?】【江小爷的未婚妻竟是国民才女!!】 〖小剧场〗 江风:“老大,您这是去?” 江小爷:“我去找自己媳妇还用跟你汇报,” 江风:“徐小姐好像还没承认你呢吧” 江小爷:“胡说,她那是害羞不好意思叭” 江小爷:“她人就那毛病,傲娇。” 江风:“老大,你见过傲娇拿刀砍人的吗” 江小爷:“额额……” 总之这是一个腹黑的少主将国民才女诱骗回家的故事。
  • 这些都是你没有经历的我的现在

    这些都是你没有经历的我的现在

    对于过往经历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这些都是你没有经历的我的现在吧。
  • 白骨亡灵

    白骨亡灵

    亿万万白骨,无尽的献血,一方空间,无尽怨气,无数亡灵,我的出生,苍白的脸色,雪白的头发,一岁一境界。
  • 我不想被这个世界遗忘

    我不想被这个世界遗忘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因为自己先天的缺陷,无法正常的生活,有很多刚出生就被无情的抛弃了,但他们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渴望得到关爱,渴望成功来证明自己!
  • 奎木狼战记之江湖

    奎木狼战记之江湖

    因为冒犯天庭,世界第一大妖族,狼族殒灭了,但是就如同黑夜中的明星,狼族留下了四个后裔。玉帝得知便下令捉妖,但是因有得道高人相助三个后裔十五年内没被发现,十五年后……
  • 死亡机器

    死亡机器

    正在加载复仇方案以瑟拉伯斯最新工程学为基础,卢克玛星球土著居民死亡原力为能量,启动最新灵魂构造学,经中央大脑分析,此方案可行性为26.7%,检测到不明能量,强行启动,哔-哔启动成功开始施行--复仇计划
  • 我种了个老公

    我种了个老公

    某天早晨,一起床,头疼欲裂。然后看到身边有个赤身裸体的男人,还没等你的第一念头出来,男人已经抓着被子欲拒还休的说:“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要对我负责任!”还没等你的第一,二,三念头都清楚的出现在脑海中时,你突然发现,这男人就是你合法JQ对象,也可以称之为“老公”的动物。
  • 重生之纨绔废材要逆天

    重生之纨绔废材要逆天

    徐梦梦是个吨位大、品味差的宅女,不料因为胡乱的砸了五角钱却换来一场穿越。穿越套路多,一件一件赶紧套。不料,从一开始她就被人所利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一次,她决定逆天为王,不再为人所摆弄。PS:女主魂穿两次,一次是在郭好好身上,另一次是在宋弋阳身上。此文慢热慢热……
  • 舞法天女的系统

    舞法天女的系统

    主角将去到炫彩世界,后续将会有更多想法写入进去,具体还是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