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了第一个参透国师遗言的人。从这一点来讲他是全书当之无愧的主角。
俶而,轻微的脆响似纯净的氢气安静燃烧。他看到上层的灰色板面凸出一块正方形,它不断向下移动,这时落花生才看清它居然是一个厢式电梯。电梯落到这一层,门被推开,李圣豪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是个什么鬼才设计啊,妙啊。不过它安全吗?
落花生刚想要问关于国师的那两句话的事情,李圣豪却打断了他的思路。
“我刚才去忙交接的一些事情了,现在我解答你的一部分疑惑。我们毕竟是骨肉相连的亲兄弟,那些真相还是要告诉你的。”
落花生总觉得骨肉相连这个词有点香,有点不正常。但还是闪着星星眼问:“什么真相啊?”
CCTV科教频道,每晚七点三十分,《大真探》为您揭秘。
李圣豪用顺叙的表达手法从头开始说:“你知道那个龙是咋回事吗?”
“你能不能不要用设问句?你这是明不知故问啊。”
“我没用设问句,那是疑问句。我给你说,那个龙的来源其实星河城的科研人员也一知半解。但是我们驯化了它,它很聪明(比网上那些识字的狗还聪明),懂人话。其实我一直觉得它早已被人驯化过了,不是我们的功劳。”李圣豪说。
“被人驯过了?那些人啥家庭啊?驯龙啊?”
“它called乌龙by我们,一个原因是它黑,还有就是那个拿钱不干事的科研组喜欢喝乌龙茶。”
“那理论上你们还有铁观龙、冰红龙、茉莉绿龙、安吉白龙这些个名字可以使用。”落花生按这个思维继续说下去。他已经完全忘了那个魔法分布的构想。
“可是事情似乎不正常,我们本来打算让这个龙驮着你飞上来的,它有这个能力。可是我们在地面上的接应员发现乌龙被不知道什么人埋伏了一手,差点死在那。就算跑出来了,也已经精疲力尽。我们临时改变计划,让接应者制止了乌龙,等它休息好了再带你上来。”
“那个金色的声音是什么?”落花生有点不能接受那个几乎想要杀他的家伙是善意的,但他也不敢质疑。
“那是……垂径定理。”不知为何,李圣豪的两眼的余光里分别充满了愤怒和敬畏。
落花生早在学生时期就有所耳闻这个传说中的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这条直径平分了一切,甚至比三线合一中的角平分线更甚。如果真的使用出来,一定很绚丽吧!
可惜自己明明听到了声音,却没能看见那个场面。
等等,一个接应员怎么能掌握这种九阶最高峰的几何定理?再联想到李圣豪眼中的敬意,他貌似懂了什么。
一个可以写三千集的宫斗剧在他脑子里徐徐展开……
emm……想多了。落花生不再想这个奇怪的接应员,也没有考虑到自己是怎么毫无知觉地趴在乌龙背上飞上来而不掉下去的。他更想搞明白上面那层是什么。
是李圣豪口中的科研人员的办公室吗?可是这层来来往往的这些人貌似就是搞科研的——虽然不知道他们研究什么。是落花生猜想的发动机系统吗?但根据他刚刚说的,他似乎在上面办公?上面一层也是办公室?
太迷茫了。
落花生终于要问:“这个飞船是凭借什么飞行的?”
“凭借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你这不是白说吗!我还说凭借强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和电磁力呢……”
李圣豪听不太懂,只好敷衍过去:“哟,学得不错啊。你猜星河城是怎么飞起来的?”
“这……是个疑问句?”落花生被这个语气问得有点慌。
“嗯,是半个疑问句。我们能搞懂它的大概原理。如果你愿意听,我可以说半章。”
“太妙了!作者不正想水字数吗?快来告诉我它的原理!”
李圣豪站起身,即使刚才就是站着的。他透过棱柱的宽得不行的罅隙向天外眺望。
“星河城分为三层,最底下一层是……”
“提问:为什么是三层?”落花生及时打开好奇宝宝模式。
“寓意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不要打断我说话……最底下一层是普通人员工作区和休息室,第二层是一些机密档案的封存室和领导阶层的区域。对了,那些档案也是烦人,谁都不能碰,留着考古吗?咱也不知道……最上面一层就是飞行动力系统了。”
“动力系统方圆不超过十平方米,但是产生的力很不少。自从第二层向上的电梯彻底焊死之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没见过它,你绝对想象不到它上面镌刻了多少定理和公设……我曾经看到过一次,那东西呈椭球型,像被拍了的柿饼。”
“我看到它的颜色是亮黑的,镂空设计,空隙是各种几何图形构成的——甚至有些悬浮的图形。这个柿饼顺时针旋转,透过空隙,可以隐约看到里面是一层逆向旋转的镂空设计……”
落花生没敢再提问,但他真的很想问这个柿饼是不是俄罗斯套娃。
“里面看不清有多少层,但十分精密,像一件只有艺术价值而没有历史价值却能卖出1.22亿高价的文物一样精致。”
今天也是精致的猪猪柿饼……
“知道几何点猜想吗?那是青方一个名叫林青弦的学者提出的物理学最基层构架之一。”
“林青弦!”落花生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可是他万万想不到李圣豪把他捧得这么高。
“所谓几何点猜想,就是说,宇宙大爆炸中产生了大量几何点,这种东西是虚拟的,不受各种力的作用。它们在宇宙中分布不均匀。林青弦的理论认为,几何点可以转化为能量。”
“怎么转化?用柿饼吗?”
“其实释放几何技能就是一种转化。越高级的技能,转化效率就越高。所以虽然同样是几何定理,也有高下之分。当然,就像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不同一样,不同几何技能转化能源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技能分为防御类、攻击类和应用类这三大类。”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几何点可以以任何方式生成,似乎它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我们使用的几何技能越多,造成的浪费就越多。按照这个说法,柿饼动力机械其实就是一个能够收集几何点并以极高效率转化动能的装置。”
“那,几何纸和几何石是不是也消耗几何点?”落花生很聪明,很快渐入佳境,开始举一反三。
李圣豪一拍巴掌:“对!所谓几何纸,就是用一种缓慢化学反应锁住几何点,再通过短时间内剧烈反应一举释放。这是有大量损耗的,这也是导致几何纸很难起到关键作用的原因:贮存几何点易流失。”
“而几何石就复杂得多。它们的原料长久以来就埋在地底,充分浸泡在几何点的海洋之中,每一个分子间隙之中藏匿的几何点都可能转化能量。而通过尺规作图篆刻它们,本质就是给予能量一个引导方向,让它们不以热量溢出,而是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力。”
“这也是几何石质地决定威力上限的原因:它只能储存那么多几何点。有些高级的几何石可以由数学家充能,这是宏观上几何点的转移。这实际上也会造成损失——损失无处不在,百分之百转化能量的永动机理论上就不可能存在。”
落花生发现李圣豪说的一席话和自己刚才的假设差不多,他就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照这个说法,终有一日世界上的几何点会被用得差不多……”
“实际上,现在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星河城在二十年来五次改变航线,就是为了寻找没有被破坏的几何点丰富区。你们国家不靠海,可能不太了解很多海盗现在都富甲一方。因为海洋深处的孤岛环境非常适合制造几何纸和几何石。尽管林青弦的理论十分符合现有状况,但真正认同的人寥寥无几……”
“有人认为,公众希望环境得以保护,人类的存续得以实现。还认为那些为了这类崇高目标而奋斗的理想主义者会得到公众的爱戴,这种想法都是错的。实际上,公众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们自己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
“没有人愿意放弃几何带给人的便利,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种看似取之不尽的东西,我们全大陆摆脱农业桎梏,大力发展工业需要多久。没有几何技能就没有工业革命,放弃几何就相当于放弃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工业革命。”
“随遇而安的公众绝不会改掉这一毁坏环境的陋习,他们只会努力地研究如何生成新的几何点。否则学者就将放弃学习了一生的知识,强权统治者就失去了控制极权的利器。这就是社会啊,这就是人性啊……”
落花生没想到李圣豪会谈到人性的境界,他沉默了半晌,最终道出一句话:
“真,真他妈的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