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渗透到了每一件产品、每一个产业 写到这里,我要总结一番了。说这么多,无非是要告诉各位一件事情:我们所处的已经是一个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经济是主导,是龙头,它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与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成正比,越是发达的国家,它的经济就越是精神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中国古人不就说了吗:饱暖思淫欲,衣食足而知廉耻,仓禀实而知礼节。温饱之后,就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我们还可以搬出需求层次理论来论证它。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4)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以下7个层次:①生理需求。②安全需求。③归属和爱的需求。④尊重的需求。⑤认知的需求。⑥审美的需求。⑦自我实现的需求。可见人的生理需求属于最低级需求。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层次的需求的产生都必须建立在比他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例如,一个人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那他就不可能去追求审美的享受。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这七个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去追求的,从经济角度看,这种追求的限制条件就是人的收入水平。
随着收入的增多,人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首先是满足生理的需求,解决了温饱,衣食无忧,才有了求知欲、审美欲,才会去追求尊严,进行炫耀性消费。对于个人来说,他的收入越高,在他的所有消费中,精神层面的消费的比重就越大;同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越是富裕的国家,它的精神层面的产业比重就越大,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满足精神需求的产业,我们知道它在发达国家的比重都在70%以上,在美国更是高达80%。正如我在本篇导言中所言,人类经济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是工业化的实现,工业化的完成和生产力的大规模提高,导致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工业化国家中的任何一个人,他通过工作之后所获得的收入,在满足衣食温饱之后都有大量的结余,这些结余最终都成为追求精神满足的消费需求。换言之,这样的时代是一个大众化的追求精神满足的经济时代,正是因此,心灵经济才会形成庞大规模,才会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也才有了从关系国家富强的角度研究它的价值。
须知,在工业化以前的时代,任何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的人一生的劳动成果,仅仅足以养家糊口而已,炫耀性消费和其他类型的精神消费是极少数的有闲阶级的专利。这个阶段的心灵经济显然没有成为一国经济的主导,也不会与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有着密切而重要的关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到衣食无忧、普罗大众追求精神满足为主的经济形态,而中国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朝那样的形态发展,中国的这种变化,主要是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在这些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心灵经济形态从无到有,直至遍地开花,无孔不入。
影视娱乐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宠物经济,炫耀性经济,金融投机业乃至赌博业等等,都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并且其比重日益增大,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些方面的支出也日益增加。在当今世界和中国,不仅这些纯粹的满足精神需求的经济形态不断发展,而且这种层面的经济也几乎渗透到了许许多多的那些本来不属于精神层面的产品和行业之中,你可以发现,今天的每一个产业、每一件产品都或多或少的汇聚了某种精神成分。比如,任何一种产品都要讲究包装,你买了它至少别让它丢了你的面子,别让人看着砢碜。所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精神经济的时代,是一个走进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时代,在这种新的经济时代中,我们必须从心出发探讨国富国穷的当代国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