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霸王别姬》里有个对白,学生抗日游行,一路过的人说:“一个个都忠臣良将的模样,这城外就是日本兵,打去呀?敢情欺负的还是中国人哪!”另一个接口道:“瞎哄呗!学生都火气大,没娶媳妇,又没钱找姑娘,总得找地方撒撒火不是?”
真正要他上阵不敢,只想找个机会撒火,这简直就是对愤青最为精到的扫描。这样的例子无非说明愤青都是一些外表强大、内心怯懦的家伙,是一群纸老虎,虚张声势,稍不留神就会露馅。
愤青的怯懦我是领教过的。中法关系十分紧张那阵子,我发出了不抵制法国货的声音。有愤青人肉搜索到我的手机号,打电话来恐吓我,其中有一个叫我出门小心一点。我当时就回他一句:“有种你就直接找上门来,不要偷偷摸摸地守在我出门的路上。”坦诚地说,说这话之后我确实有点担忧,要知道,我在明处,愤青在暗处,防不胜防。但此后除了在网络之上,一直没有愤青骚扰我的生活,我想恐吓只是那个打来电话的愤青的“纸老虎招式”,即便他跑到我家里来泼粪,我仍然会把他看成孱头——手段的卑劣,越发见出内心的孱弱。
其实,愤青的“纸老虎招式”古已有之。大清国闹义和团那阵子,大清国的愤青们都把自己吹嘘得神乎其神,说自己刀枪不入,让洋人的枪见了女人的月经就会哑掉。那架势真的很吓人,然而真的碰到洋枪洋炮时,都趴下了,连“神鞭”也不管用。
愤青们看起来是很强大,骨子里很懦弱。平时,都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也就在抢购打折货的时候见到万人潮涌的壮观,否则哪能见到万人上街去潮涌呢?不怕被抓进局子里去?不要紧,只要打着爱国的旗号就等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就可以潮涌了。“爱国主义”大旗一扯,一批批跟风,人多势众,多壮胆啊,想骂谁就骂谁,想打谁就打谁,又不用坐牢,说不准还博个先进哩。愤青这点出息,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贴上“爱国”的标签,才可以壮起胆子说话做事。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好像是这样说的:爱国主义是懦弱者或者无耻者最后的遮羞布。
而别人跟他们稍有异议,就群起而攻之。往往不是就事论事,有理讲理,而是用“政治正确”、意识形态和道德优越来打压异议者,不假思索地骂他们是汉奸、卖国贼。这事实上是将自己摆在了“政审”的官方位置,有这个“官方的背景”,怎么能不底气十足、抬头挺胸?说话的调儿都高八度。
倘若内心很强大,是不必在乎别人站出来提出异议的,不至于一听到不同的声音就要跳将起来,骂将过去。神经脆弱如此,不是懦弱的表现,莫非还是强大的表现?内里懦弱,又要显得自己很强大,只好装成老虎,只唬得了无知的小孩,唬不了稍为清醒的成人。
在愤青那里,爱国经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崇高伟大,也有“成本核算”。比如,愤青要是反拆迁,反城管,风险就会很大,这一反就可能触到某些人的利益,说不定要遭打击报复呢,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反。离自己越近的越不能反,要“近交远攻”,要“异地监督”,离得越远的越好反。反正愤青反法,法国总统也不会来找他们的麻烦,却得到了“统一战线”的盟友同胞的称赞,可谓成本小而收益大,是件划算事。
所以我们讲愤青的特征,有一条就是“聋于周边”,对身边的民生、民瘼,冷酷如同路人。这不一定是他们没有看见,可能是看见了不敢说,于是装着没有看见。一旦真的关心起来,就可能得罪某些强势群体,而这又是愤青惹不起的。惹不起,总躲得起吧?装聋作哑,不问疾苦不就行了?“聋于周边”,其本质还是懦弱的表现。
愤青最喜欢说我们“大唐帝国”如何如何强盛,世界人民都来顶礼膜拜,成吉思汗打到欧洲哪个地方,所到之处,无不称臣。这种“光荣的怀旧”,也正映射出愤青内心的怯懦——补偿一下近代以来挨打的虚弱。
愤青仇日,世人皆知,仇日就要打日,打日就要用核武器,为什么?因为日本战后不得发展核武器,我们正好有核武器,打它不是容易得很吗?且不说国际法对核武器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单这种“恃强凌弱”的“核平”搞法,就是一种懦夫的行为,相当于把一头狮子捆绑起来抽鞭子,然后说,你们看,我多厉害,连狮子都敢随便抽打。边抽还边说,我替你们报仇雪恨了。
愤青的纸老虎特性还表现在愤青的爱国方式上——口水爱国。在家里敲敲键盘,吐吐口水,爱一爱国,是一件多么轻巧的事,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就收获了爱国英雄、民族大义的高帽。要是换作理性思考,报名参军,揭露腐败,研发中国芯片之类,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只是,真正去做这些事的人,往往又没有时间去口水爱国了。口水爱国就成了愤青的专利,当然,如果口水兴邦是条硬道理,多吐口水也不错。
愤青在网上爱国看起来排山倒海,那只是因为他在匿名发言罢了,要是真的都实名上网,你看愤青还敢那么口无遮拦不?网络的虚拟性可以让一个愤青虚拟出强壮的肌肉,其实在现实中,他可能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男生。因此,无论他在网络上叫喊的音量多么强大,总归改变不了弱小的本质。
有一些著名的爱国事件,如“赵薇日本军服事件”、“掌掴阎崇年事件”、“口吐日军T恤事件”、“轰赶和服母女事件”,一直在成就着愤青冒充老虎。这些事件当中的“倒霉蛋”无非弱女子、白发老头而已。他们受辱而抱头鼠窜,正反证着愤青的懦弱,绝不反衬愤青的高大,因为,打死愤青也不敢向那些配置日产高级轿车的官员吐口水。
孱弱的人会幻想强大的人来侵犯,会“设计”侵犯的可能和防范的办法。愤青脑子里经常有一些“西方阴谋论”,这也是一种孱弱者压迫幻想症之一种,先假设别人亡我之心不死,然后敏感到把别人任何一个不利于己的言行举动视为“阴谋”。
愤青为什么外表硬挺、内心虚弱、一戳就倒?因为,“有理不在声高”,愤青讲的那一套经不起理论的推敲,更经不起事实的推敲。因为,病态民族主义愤青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理清中国人的真正利益所在——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真正落实,其行为离开了最基本的利益支撑,就成了一张空白支票。他们非要说这张支票值一千万一个亿,可是一个卖烧饼的老大娘都看出来那是空白的,不值一文。
就拿抵制日货来说,愤青说得雄赳赳气昂昂,大义凛然,一推敲就如同在气球上扎针,一下子泄气了。在一个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各国的经济依存度很高,抵制是损人不利己;现在所谓的日货,很可能原料是中国的,技术是美国的,组装在马来西亚,只是贴的日本商标,很难说是纯而又纯的日货;抵制了日货,等于技术的自我封闭,等于抵制自己。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伤害自己的利益吗?
愤青站不住脚的东西多了去了,我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从这例子就可以看出,无论愤青口号喊得多么雄壮,听起来像虎啸,但愤青毕竟不是真老虎,只是纸糊的老虎。所以,外表再怎么耀武扬威,稍微一碰到理性分析,他们就稀里哗啦了。
愤青的表演到了失去理智时,就变成了虚妄的表演,不再是真实的身份或想法的真实表达,而是为了表演而表演,即便“自以为是”,也因冲昏头脑而变得虚妄。
在西方大哲里,对这种人群有一种描绘,叫做“乌合之众”、“群氓”,具有冲动、易变、偏执、极端等心理特点。“孤立的个人很清楚,他不能焚烧宫殿、洗劫商店,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部分地因为上升到了表演的夸张的结果。当然,这种表演如果是为了正义倒好,有着崇高英勇的意义,要是邪恶的,则会十分地残忍,人一多,激情一燃烧,什么道德法律都会烧得稀烂。
这都是在眼对眼、面对面时,现场感极强的表演,如果将这种表演放到网络上,这种表演会显得格外的狂热与虚妄。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会让人有一种身份模糊感。自我身份的模糊让人的责任意识变得模糊,于是网络成了一个随地大小便的地方,随意骂人,出口脏话,恶毒攻击,都会变得格外轻松。同时,“攻击对象”虽然是一个具体的靶子,但面目也是相对模糊的,也不会有人跟他秋后算账,两者综合,让表演变得夸张到近乎疯狂,什么好人坏人都排头砍去。
愤青们对于中国在国际摩擦中理性的、建设性的言论的肆无忌惮的攻击,跟现实中的批斗场景里的表演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政治正确”,因此觉得自己占据了“正义”的山头,然后再甩给对方一顶汉奸卖国贼的帽子,让对方一下失去了跟他辩论的道义资源。此时,他已经觉得自己完全占据上风了,根本就不屑于跟你讲道理,只管发挥他们的表演天分就可以了,你的辩论在他看来,不过是越描越黑的自讨苦吃。另一方面,他们在表演中充分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立场,会赢得同伙的夸赞与互动,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让他们很容易逃脱责任的追究,总是做着只赚不赔的买卖。
跟过去的批斗表演一样,网络的表演可能因人肉搜索而真实地伤害到“攻击对象”,跑去其家里做一些如泼粪、打人、贴大字报等等违法的事(违法的事因为打着爱国的旗号而变得荣光起来)。但恐怕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夸张火热的表演来营造氛围,形成一种气压,让本想说话的人把舌头缩回去,将一部分人的意见湮没于喧闹,达到一种社会控制的作用,并且拿捏到位,运用得十分的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