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这么多天,叶夏最想玩的是跟着爷爷奶奶去赶集。
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也是农村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叶夏要赶的集市,集中在他们叶家村和东边相邻的马头村交界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东西,南北,各排一里多长的路。集市上什么都有,就像后来城里的大超市,方便了周围几个村人民的日常生活。
早上,大公鸡喔喔喔叫,叶夏就起来了,她知道今天是逢集——每隔五天镇上集市轮流逢到他们村这里。
往年妈妈都要去采年货的,今年妈妈刚生了叶冬,还不能到寒风里吹,所以不能去了。只能让爷爷奶奶代去。
吃完早饭,红红的太阳微笑着,从东边升起,我们收拾一下,准备出发。爷爷先从羊圈里赶了一只羊出来,说要牵羊带到街上卖了,给小叔买一床新被褥结婚用。奶奶一手挎着一个大竹篮;一只手提着一个稻草编织的方形小篮子,里面放着十几只鸡蛋,上面盖一层稻草,也是准备卖先鸡蛋,卖完再买一些年货回来。
我和叶夏跟在爷爷后面,一起赶山羊,迎着朝阳向东边集市赶去。
临走的时候,邻居小丫头她妈,朝着我们喊:“大奶,帮俺家捎一斤肉。”
奶奶笑呵呵的答应一声:“好勒!”
村上的老头,老奶奶,小媳妇,大闺女,小伙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三五成群一起走,有的单独走,有的步行,有的推着小车,少数人还骑自行车,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提着袋子,即使天气寒冷,也没影响大家赶集的热情,一路上说说笑笑,遇到熟人还互相点头打个招呼:“赶集啊?”
“嗯啊!”
“今年藕跟慈菇便宜呢,快去买!”一些从集市回来的人乐呵呵地建议。
爷爷奶奶也跟人家一一点头回应,我们在人们的说笑声中,来到了集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山人海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各种动物惨叫声,吵吵嚷嚷,此起彼伏,我和叶夏从来没见过这么喧闹的场面,顿时,惊讶、兴奋。
山羊在人群里咩咩的叫着,好像被吓哭了,爷爷把它带到有猪,有牛,有鸡鸭鹅的地方。
那里站着好多像爷爷叔叔样的人,穿着不同的破旧棉袄,有些人手里拿着杆秤,互相讨价还价。
有人问爷爷,“羊多少钱卖?”
“先称称重量,按行价卖。”
手里拿杆秤的就过来捆绑山羊,山羊叫得更厉害了。
我很害怕,叶夏也没有见过小羊这么狂叫,吓得躲在奶奶背后,探出头,眼睛通过人与人的间隙偷看。
听着大人们在那边争论什么7毛一斤,不行,9毛一斤……
他们这些无聊的谈话,让我觉得乏味,我朝着油香味飘的地方钻去。叶夏发现我没了,环顾四周,寻找到我的身影,就追了过来。
奶奶在后面喊:“叶夏,不要乱跑。”她那个小脚是赶不上我们的。
叶夏抓住我,抱起我,站在原地,等奶奶一步一步,蹒跚走过来。
集市的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小卖摊,奶奶也选了一个地方,把鸡蛋摆出来,吆喝着:卖鸡蛋啊,卖鸡蛋啊。
叶夏觉得好玩,站在旁边也尖着嗓子喊:卖鸡蛋啊,卖鸡蛋啊,卖鸡蛋啊……
大人们被她的样子逗笑了,一会儿就有几个人来询问,讨价还价一阵之后,两个人分别买了奶奶的鸡蛋,奶奶一共得了一块五毛钱。
奶奶乐呵呵地把钱塞进肥大的棉裤口袋,带着我跟叶夏去四处逛逛,买东西。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吃,拉着奶奶穿插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往卖麻花的地方钻,钻来钻去,又看到卖油端的,卖糖葫芦的,卖烧饼油条,油馓子,水果糖,大红枣,米花棒,炒瓜子,炒花生……什么都想吃,奶奶买了一些糖果,炒瓜子和几把油馓子,又用1毛钱买了一根麻花给叶夏,她吃的时候,掰了一小节给我。
我们吃着麻花跟奶奶一起逛街,心满意足。
我们一边吃,一边观看路边摊。先看到一些锅碗瓢盆摆在地上,有一圈圈红花白瓷盆,一碟碟青花瓷碗瓷盘,一个个铜盆铁锅,一把把大小木勺子和竹筷子……看得眼花缭乱,奶奶弯腰在里面,挑来挑去,挑了一个红花瓷盆,几个碟子几个碗和一把筷子。
继续向东走,又看到一个年迈的老爷爷面前,摆着好多只柳条编织的框框篓篓,整整齐齐,他抬头看我们一眼,招呼一声,又低头继续编织。奶奶不买,也摸一摸,叶夏也跟着摸一摸,我好奇跟着闻一闻。
接着又走到一个包着头巾的胖大婶面前,看到一条条用竹梢头扎的大扫帚,有条不紊地躺在地上。奶奶她们没有摸也没有问,只是走马观花看看。倒是我紧紧盯着大扫帚,拼命叫喊,我想看看这些躺着的扫帚,会不会爬起来打我,因为脑子里突然浮现,奶奶平时扬起扫帚,追打我的情景,所以看到扫帚,我居然会条件反射。
看到我莫名其妙,对着扫帚叫喊,叶夏也不懂,又害怕卖东西的大婶不高兴,她把我抱起来,快速走了。
奶奶也觉得我可笑。哎,她们真不懂我的心。
然后,走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的摊位上,奶奶又挑选了一只用高粱梢扎的刷锅把,扔进她手臂上挎着的竹篮里。
买好刷锅把,又看到旁边有卖镰刀木掀,小葩子等农具。
这些我们都不感兴趣,奶奶牵着叶夏的手,又把我们带到蔬菜摊位询问。
地上有卖大白菜和青菜的,有卖胡萝卜的和白萝卜的,有卖慈菇和莲藕、山药和马铃薯的,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蔬菜。
奶奶挑挑拣拣,最后买了一堆慈菇和几节莲藕。这时发现,原来奶奶口袋,还有更大的钱票。
看完蔬菜摊,奶奶又带我们从人群里,挤到卖肉摊位。奶奶把肉块翻来翻去,问满脸油光的叔叔:“多少钱一斤?”
“腿上8毛,肚子上7毛!”
“买10斤肉,腿上,便宜点,算7毛?”
师傅点头说:“行!”
刷刷刷,师傅砍好后,在肉块断打了个洞,用一根绳子穿好,扣在食指上交给奶奶。
奶奶看看很满意,拿了一个10元钞票给卖肉的叔叔,他找了三元钱给奶奶。
卖肉叔叔说:“慢走!”这是客气话。
奶奶刚起步,突然想起,邻居小丫她妈叫她帮带一斤肉的。
又回头,叫卖肉叔叔再给她砍一斤腿上肉,说:“还算7毛可以吗?”
卖肉叔叔说:“没问题!”
于是卖肉叔叔又单独给奶奶砍了一块肉,奶奶给他7毛钱。
我在叶夏怀里,认真地看着肉,馋涎欲滴。
看奶奶的竹篮已经满了,该回家了吧。奶奶却大惊小怪地拍了一下大腿,惊叫一句:“哎呀,差点把大事给忘了,走走走,赶紧去买红纸。”
我们寻寻觅觅,东张西望,找到卖红纸,对联,烟花爆竹的地方。
奶奶不认识多少字,卖对联的人就一张一张读给奶奶听: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读完一副,卖的人就说这对就很好,建议奶奶买。奶奶笑笑,又翻着看下一副对联。
卖的人又大着嗓门读:
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福喜盈门。
读完又说这一副对联更好,福喜盈门啊,老人家您就买这副吧。奶奶还是笑笑,又翻看一副,卖的人又用指着对联读: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横批:四季平安。
读到哪个字,手指就指到哪个字,读完又说,这副四季平安,保平安啊,也不错。奶奶,你选哪个啊?奶奶还在低头选,旁边也站立好几位其他人在挑选对联,卖的人就又去张罗别人。
叶夏已经认得一些字了,在旁边,指手画脚,建议奶奶买: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因为这副对联的所有字,她都认识。奶奶就听从叶夏的建议,买了“吉星高照”这副对联。
过年,叶夏家跟奶奶家有两个大门,至少要买两副对联,才选了一副,她们又在琢磨再选一副对联。
这时候爷爷找到这边来了,看我们在选对联,就说:“另外一副,等二十八让叶夏他爸回来买。”
“噢,对哟,对联往年都是让小海选的,我们今天就先买一副对联和红纸爆竹吧。”
“奶奶,那不买红双喜吗?”叶夏看到双喜字问。
“你奶奶会剪红双喜,买红纸回去就行了,还省钱!”爷爷,一边接过奶奶手中的竹篮,一边把装着豆腐的袋子放进竹篮里,一边回答叶夏。
我突然意识到爷爷手里的山羊不见了,我扭头四处寻找山羊,在叶夏怀里忸怩着,叶夏也意识到了,问:“爷爷,山羊呢?”
“羊被卖了,走吧,我们去供销社门市看看,买些布料回去,给小二做床新被套。”
我和叶夏对“羊被卖了”也没有太清楚的概念,就知道山羊去别人家了。集市上热闹的气氛分散了我们思考的注意力,叶夏“噢”了一声,抱着我,跟着爷爷奶奶一直向集市东头走,供销社门市部,就在集市最东边路旁。
一位叔叔问我们要买什么,奶奶说:“看看布料。”
叔叔就把我们带到柜台一边,手指着上面,说:“布料都在这里,你们看看,想选哪块?”
“儿子结婚用,选红色。”
售货叔叔从嵌在墙上的布厨里,拿出一匹红色的像丝绸的化纤布,上面绣着鸳鸯戏水。”
“多少钱一尺?”
“2元一尺。”
“咋,这么贵?”
“你要做什么东西?”
“做被套。”
“那你选红花粗棉布也行啊,那个便宜,4毛一尺。”
听售货叔叔说一番,爷爷奶奶犹豫一阵,不知道选哪个。
叶夏在旁边看,指着手说:“选光滑的那个。”
“小姑娘,那个化纤的面料贵,爷爷奶奶舍不得的。”售货叔叔打趣地说。
“好吧,儿子结婚,图个吉利,就选光滑的。你帮着裁剪一块做被套用。”
“要几尺啊?”
“我也不知道要几尺。”奶奶不好意思地说,心里嘀咕着:“早知道来前,问问叶夏她妈。”
“那就按照常规被套大小给你裁剪?”
“那好!”
“一丈六,刚好两个八尺,拼接一个被面,一共32元。(过去布料宽度比较窄,做被面需要用两块布料拼接起来,宽度才够)”售货叔叔最后裁剪好,把布料卷好给奶奶。
爷爷从棉袄里面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2元5元10元……一张一张数给售货叔叔。
所有东西买好,我们向西回头,路过卖鱼的摊子,叔叔殷勤地高着嗓子喊:“大爷,再买条鱼带回去啊?”
“不了,家里小二在塘里捕了。”爷爷笑眯眯地回绝了别人的推销。
又走回到卖吃的摊位附近,叶夏说:“饿啊!”
奶奶又给她买一个烧饼垫垫肚子,我们一行四个——三人加条狗,满载而归,又在人们的说笑声中,浩浩荡荡地回家,赶回去,看小叔怎么捕鱼,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