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在么”这句话的原由是,凡误说佛法者,眉毛会掉落,故意味着“我说的佛法有没有错误”。在这儿则表示,“是否了解我所说的真理”。
“作贼人”是表示草草听之,即听不懂而发出严厉质问之人。然而,既可发问,应是根据其难得的体验而发问的,所以和“作贼人”搭配一句“心虚”。这就是禅宗特有的相反词表现,而弟子保福回答的意思,则是“听您说出真正的教诲,让我们学到了珍贵的修行与体验”。
“眉毛长出来了”这句话,是乍听保福所言很像“眉毛都掉落”之意,因而趁机说的,意为“那是真实之教”。
最后的“关”,有关卡之意,意为“通过时要多小心”。所以,云门的答覆是“危险!我说教一出差错即肝脑涂地”。
无论老师或弟子,都巧妙地运用前人所言,而展开漂亮的问答,可见此一公案的四位禅师,功力都不相上下,也都累积了相当的修行。
特别是最后一句“关”,等于是逼问后续的人说:“现在你能通过此一公案开卡吗?试试看!”如果你不懂内涵而轻易作答,那么你的眉毛就会掉落。又回答得一知半解时,掉落的眉毛绝不会再长出来。
人生也是如此,凡事不知为不知,对不求甚解的事情,最好保持沉默,毕竟话一旦讲出,就是覆水难收,而且,可怕的是误以为错误的为真理,并坚持下去。
九、先自知才有他知
有僧侣问赵州和尚:“如何是赵州?”
和尚回答:“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赵州和尚的回答究竟是何意?
假如有人问你“你算什么”或“你为何而生”,你可能会在瞬间难以回答。任何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形,因为人的眼睛在前方,对于他人自然一目了然,可以多方批评。相对的,事关自己时,则往往看不见,也无法了解。
一个人如果能100%地看清自己,必定会耻于活着。因为人大都有丑陋的一面,只因为我们看不见也看不透自己,所以才能愚昧的生活着。
学禅就是要看清自己,目的在于挣脱愚蠢,以智慧及自觉过着生气蓬勃的真正人生。
所以,真正的哲学家都有自知之明,能够充分地把握自己。如赵州和尚不只是深知“自己为何物”,也参透了“如何是佛法”的真正法理。
问“如何是赵州”的僧侣,本来是兴冲冲地要整整赵州和尚。赵州原本是地名,人们对于当地成名的和尚,都直呼为赵州和尚。那个僧侣刻意“一语双开”地问,倘若赵州和尚回答“地名”,他准备要说“不,我是问和尚,不是问地名”,又如果回答“就是我”,他就改说“不,我是问地名”,没想到赵州和尚却技巧地回答也适合地名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东门西门南门北门”意味着我光明磊落,没有任何隐瞒,你可以从任何地方看,也意味“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门含有关卡之意,所以也有“可试着通过我的关卡”之意。即不论你出什么难题,或不论你由何门进入,我都有充分的答案等着你。由此可见双方的修行相差甚远,发问的僧侣遇此大禅僧,简直如一只玩具狗般,必须在门的四周继续跑,直到电池耗光为止。
所以在向他人发问以前,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是什么”。有了这份自醒,才能自觉出自己到底为何而活的真正理由。
十、懂得分寸
有一次睦州和尚(780~877,唐朝禅师。龙与寺住持)问来访的僧侣:“近离甚处?”僧便喝。睦州又云:“老僧被汝一喝。”僧又喝。睦州云:“三喝四喝后作么生?”僧无语。睦州便拿起手中禅杖打对方,口中骂道:“这掠虚头汉。”
若是换了你,在三、四喝以后会如何对处呢?
刚学坐禅时,难免因期望与不安的情绪交错,而显得很紧张,但是坐过二、三次以后,就会自以为是或觉得“只不过如此因而掉以轻心。像这种初学者的自大,是学坐禅的大忌。
这种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可谓不计其数。如年轻人常盛行一种灌酒的游戏,也就是一口气让对方喝下大量的酒,比比看谁的酒量好。
一个长年饮酒,而自知酒量的人,绝不会胡乱地灌酒。但是,年轻小伙子,喝了二、三次酒没醉以后,只要旁人夸奖一声“好酒量”,就很容易自以为是“酒中豪杰”而胡乱狂饮。
酒量的大小,主要是视身体的情况而定。最重要的是,必须依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个中乐趣,绝不可逞一时之勇而狂饮。
酒能令人发狂,是以圣贤都为之却步,更何况只为了屈屈几瓶酒,就让自己的人生整个泡汤,真是愚不可及。尤其是不知自己的酒量,而肤浅地自以为是,或乘兴随心狂饮,相信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人生就像饮酒,深谙酒性者,必能克制自己,做到适可而止,否则,就会伤害自己。做事也是如此,懂得分寸,量力而行,才能够做到进可守退可攻,即便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都能够从容处之。
十一、努力耕耘
——世上有学习了各类学识的博学之才,但是如果仍不明白它的真性,无疑与道相背而驰。
世界上有些人终日奔波劳碌,看似博学多闻,而实际上,他们反不如兢兢业业恪遵职守的人。人如不能善尽本分,必会背离真理;但是遗憾的是,放眼周遭,还是有不少人荒废工作,且不能竭尽心力地教导子女。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云雀和农夫”的故事:
一个农夫在巡视耕地之后,觉得是收割满地麦黄的时侯了。
“我想须请朋友来帮忙。”就在他喃喃自语之际,旁边鸟巢中的云雀轻轻地告诉孩子们:“我们还不急着回家。”
几天后农夫又回来了,现在他打算自己收割麦子。“快飞离这里吧!现在农夫不再依赖朋友,想自己动手啦!”云雀说。
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误了多少人和事。
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又出了多少笑话。
关公:(三国时的关羽、关云长)一把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关羽的义弟)一条丈八蛇矛枪,威震三军,二人皆武艺纯熟精良。
然而庙会上有位武把式,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却样样稀松,虽然能练,能耍,但只是图热闹骗外行的花架子。真若两军阵前对垒却会第一个丧命。
少些空想,漂亮话,反倒会来得更实际些。
既然已播种,就应悉心培养,并准备收割。
十二、毋盲目信仰
——如果求错道,会毁坏一个人,如同芒草没握好,会使手受伤。
此话是出自旧佛教经典里的记载,乃是释迦对弟子的训示。它的含意即盲目的信仰,比没有信仰更危险。
以前,南美发生的“人民寺院集体自杀”事件,和日本“箱舟集团出家”事件,皆因为盲目的信仰,这些团体的领导人物,都是一些思想上有偏差的人,因此不但自己误入歧途,同时也误使许多愚蠢的人走向歧路。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些人为了追求道,即使花了一辈子的时间也不后悔;而能真正求得了“道”,那种喜悦,实非笔墨所能形容的。亦有许多人一生忙碌,不知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这种人要能得道恐怕也是梦想。
求道如同学艺,决心下定,精研专一才行,如果今天看开车的吃香,就学开车,明天学烹饪的多,你又改学烹饪……如此的学来学去,改来改去,将会一事无成。
对任何事情,不能人云亦云,盲目随从。
几十年前,有件怪事轰动京城,传说城外某地有“圣水”可以医百病,结果人云集如海,胡闹起哄,皆因人云亦云,盲目而行。
十三、活在瞬间
——生命是值得尊重的,形骸是值得珍惜的,因此人须自爱自敬。
曹洞宗的宗祖道元在他所作的《正法眼藏》一书中,曾提到:“难有今天伪人生”,用以警惕世人,生命无常,不可捉摸,唯有把握今天才是最直实的。
有人认为人生七十才开始,一切都不能太急,可是“人有旦夕祸福”,生命总潜藏着未知之数,所以唯有现在的我,才是可知的,所以就该过得充实、积极。
在一次聚众讲道时,佛祖问弟子们:
“人生有多长?”有个弟子回答说:“五十年。”佛祖说:“不对。”弟子又说:“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答案不断地缩短,最后有人回答“小时”,但释迦依然摇头。弟子问:“难道只在一个呼吸间?”这时佛祖才点头。此则故事出于《四十二章经》。说得一点也不惜,人生只在一瞬间,因此绝不能含含糊糊地混过人生的“瞬间”,劝君要惜取“少年时”呀!
人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向,即便人活百岁,也不过是一呼一吸的多次重复。
关键是如何活得有意义,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一无所为,而有的人则为人类、为社会贡献了一生,真可谓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
十四、随遇而安
——念佛时只要专心,自然也就忘了口中的味道。
经常,我们可以在禅寺山门上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准荤酒入山门”,所谓“荤”,是指五味,葱、大蒜,韭菜、辣椒、姜这五种食物。因喝酒易乱性,会妨碍佛门弟子的修行,故亦在禁止之列。
一天,法然的弟子问大师:
“吃了荤酒之物,倘若口中还留有浓味,是否能继续念佛?”
法然就以上面的话来回答他。
念佛时心诚最重要,勿须以各种规则限定之。假如因这个约束而增长了伪善的行为,倒不如放松心情,忘掉口味、专心来得好。
少点滑规戒律,多点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专心致志地做实事。此话就佛门弟子修行而言,“不准荤酒入山门”的关键是心诚。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参加集体活动、或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也是荤酒不宜。人应互相体谅、尊重,要讲社会公德。从这个角度讲,佛堂里集体诵经,我想“不准荤酒入山门”还是应该的。
法然意即“自然法尔”,既是自然,就应该放松心情。生活太紧张就是现代人常患的毛病,过度紧张不但使神经衰弱,并且影响工作效率。所以我们的心要能放能收,随遇而安,并客观地实事求是,相信事情一定能迎刃而解。
十五、活用时间
——学道之人须惜寸阴,不管多余的闲事,要一心慕道。
戒杀生是佛教信徒的五戒之一。
实际这并不止针对动植物,也泛指活用时间而盲。曾经担任增上寺住持的辨匡禅师写过一首诗:
师乃九十之暮年,
仍知受时苦干,
知其得以永生。
笔者在学生时代参拜过增上寺,那时大师正任职某大学校长,在每天早上交通的顶峰时刻,他必定在寺门前一站等车,并利用搭车时间阅读当天的报纸。曾有一次他要我大声为他朗读。事隔多年,我对这件事仍然记忆犹新。从那时起,我也学会了利用时间,来处理更多的事情。这种习惯,的确有诸多益处呢!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世人都是平等的,每天所给予的都一般多。但每一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却不一样,因此所产生的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时间是生命,也就是金钱。朋友怎样才能不虚度每一分光阴,我相信,你会有正确的认识、合理的安排。
十六、学无止境
——悲哀,悲哀,如何,如何,叹叹日经藏,悲戚向圣教。
这是法然禅师给他的弟子忍徵(1645—1711)的话。法然大师原在比壑山,但因对伪善的生活感到十分反感,于是就迁至西塔,住进藏经阁中,将数万卷的经书,熟读五遍之多。虽然如此,他对自己的所学,仍觉得不满意,所以他就坦率地揭露了内心的烦恼。
有个93岁的老禅师,每天埋头在一堆经书里苦读,有一天他感慨地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有太多的事还等着我去做呢!连《教行信证》英译本都未完成,我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研究中国禅宗必备的资料《景德传灯录》三十卷译成英文。”
他又说:“来探望我的人,都劝我多多保重身体,如果他们真的如此重视我,就应该少来打扰我,我哪有多余的时间来招待他们。”
像这样高龄的人,还不忘时时警惕自己,把握时间,努力求学问,实在难能可贵。对于一个勤勉向学的人来说,学问永无止境,他的语言中永远没有“好了”这句话,只有“远没有……”这句话,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学问越大,读书越多,他想要知道的东西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