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哨响顿时把我拉回现实,比赛结束了。由于,耶律梦加在踢毽子的时候毽子掉了下来,呼延思远获得这场比赛的胜利。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呼延思远作为一名日夜操劳的女将军居然有如此厉害的踢毽脚法。
我忍不住心中越来越大的疑问,向他讨教一番。“镜修,为什么思远这么会踢毽子,她不是将军吗?将军应该是挽弓射大雕吗?”
“古人云,凡是姓呼延的人,都有一些奇特之处。”
“你从哪里听来这么毫无根据的话,难道说呼延家是神的后代?”
“呼延家的人是不是神的后代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下一场比试马上开始,你准备好了吗?”他望着我似笑非笑。
我依然不放弃地说:“最后一个问题,你从哪本书看到的?”
镜修一脸坦然地说:“呼延家族志,怎么了?”
“你没事去翻别人的家族志干嘛,难道是吃撑了?”我疑惑地问,他没有回答,而是把我推上台。
最后一场比试是双人的合奏。这对于五音不全的我是致命打击。我带着满脸的难为情,抱歉的说:“镜修,我什么都不会怎么办?”他很淡定地说:“其实,我也只会吹箫而已。”我听到这句话后,整个世界都黑暗了。
“那我们怎么办?”我疑惑地问。
镜修摆了摆手,“没事,我们反正也要输给太子她们,你上台之后,拿个琵琶随便弹两下就好。”
“那不行,我在上一轮已经受到大家的嘲笑。这一轮我可不想再受到这屈辱,我去跟老鸨说退出比赛。”说完,我便向台上走去。
“既然如此,你顺带让徐娘拿一些糕点来,光吃葡萄没意思。我看你都快吃腻了吧。”他指着桌子上的几个葡萄说道。羞愧地说。
我看着他这样,心情也跟着开心起来。“嘻嘻,你等我,我这就去拿。”我说完便转身离开。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老鸨终于宣布我们退出比赛,当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地热泪盈眶。冲过来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不断地说谢谢。我突然感觉捡到一个大便宜。嘴角便不自觉地上扬。
我坐在一旁,吃着老板娘送来的凤梨观看太子与呼延思远的表演。
话说,这次表演可真谓壮观,表演从头到尾告诉我们一件事。
呼延思远真的很能打。
一开场,呼延思远手持长剑走上舞台。她还是穿着那套将军服。顿时让你感觉身在前线。呼延思远在台上耍了几下剑术后。太子上场了,太子他此次一改往日的风格穿着从老板娘借来的翩翩公子套装后,气度也变得不凡起来。不过骨子里的自大还是掩盖不了。
上场后,太子拿出一把扇子,对呼延思远的脚部和头部扇了几下。而呼延思远则一一躲过,太子似乎被人逼急了,
这时,台下有观众递过来一个东西,他一把接过台下观众递上的一个类似于剑的东西。待全场的观众的笑声响起,我才得以看清,那东西其实是中药材淮山。
没办法,既然拿到了“淮山剑”就要勇敢地站下去。只见呼延思远的眉头紧皱,不一会儿便持剑冲向太子手中的淮山剑。一片刀光剑影后,太子很没形象的嚎叫起来。嚎叫完后似乎觉得仍没有解气,便拿起扇子扔向呼延思远的头部。可呼延思远接住了扇子,扔向太子头部,击中了。
好吧,呼延思远的武功非常高超。将军,求保护。
接下来便是耶得律、耶律梦加。台下的观众把早已准备的瓜子和凳子拿了出来。一边嗑瓜子,一边等着看金童玉女。
这时老板娘走上台,一脸抱歉地对兴奋的观众说:“耶得公子和耶律小姐刚才跟我说,他们的家出了点事情,他们的娘亲,叫他们赶紧回家,这场比赛他们不参加了。”
台下的顿时不欢而散,只留下几个老人和小孩坚守岗位。
我不禁对耶得律离去的理由产生了怀疑,毕竟,这个借口真的很烂。应该是耶得律没有才艺,而他们又拉不下脸,所以才想出这个借口吗?太幼稚了吧,起码换个好点的吧。
由于这场比试的胜出,太子便获得直通最后的比试的资格,而我们也被告知可以直接加入最后的比试。我问老鸨为什么?老鸨一脸奸笑。“你们和太子的比试实在是太过精彩,因为你们的表演,我收瓜子钱收到手软。”
“好吧,老板娘是想再收一次瓜子钱对吧。”我疑惑地问她,她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笑容里全是算计。
比试结束后,呼延思远提议我们四人去逛元宵节灯会,被这无聊的比试折腾了一天,终于可以放松一下。
虽然时辰有点晚,但街上的热情丝毫不减。我们一行四人每人手拿一个糖葫芦和木制宫灯走在大街上。这时,呼延思远忽然想到了什么,用冰糖葫芦挡住了我的去路。“翁姑娘,刚才和我们一起比试的另外两人是不是异地人。”
我想了想,“回禀将军,你说的,应该是耶得律和耶律梦加吧。”
听到这句话后,呼延思远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小心一点,他们两人分别是渤梦国新封的太子和公主,传闻他们是神派来的拯救渤梦国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渤梦国才敢侵犯我镜王朝。”
新封的太子和公主,就是说他们是渤梦国的细作。不可能吧,耶得律就像一个小孩,永远不懂事,怎可能像细作那样精细,难道说他对我的关心是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放松戒心吗?
我想着呼延思远的话。跟呼延思远道别,回到了皇陵刚进去房间,正想点燃蜡烛。突然,黑暗中,有一双大手捂住我的嘴,耳边温柔的声音响起。“不要出声,我不会伤害你。”闭上眼,在脑子里回忆一个人的声音。淡定地说:“耶得律?你想怎样。”
而对方的声音里透露着狡猾。“真聪明,翁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