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中央,八丈八的香鼎立在众人面前。香鼎色是乌青,其壁上镌刻着经文。字体是大篆,从“观自在菩萨”开始,围绕鼎壁一圈的经文到“菩提萨婆诃”为终。这百字《心经》,浓缩了世间一切学问。其义艰深,令人仰观。
绕过香鼎便是“大雄宝殿”了。殿内富丽堂皇,一尊释迦牟尼像俨然若山,令人望而生敬。
经云:“因我礼汝”。世人只晓得烧香拜佛,求财求名,或求健康长寿。实乃愚昧无知!真正拜佛之人,磕头之间心静气宁,烦恼不生。为何?因为恭敬之心如火熊焚,杂物难存。至于此恭敬之心,是由自己而生。故曰“因我礼汝”。因为我而礼拜你!话虽霸气,但一点都不高傲。实际真理而已。
此时间的殿内没有往昔行香诵经之景象,只是清净整洁的空殿,香火未断,却是未见一僧。
绕过释迦佛像,其背后便是七莲台了。七莲之意,取至释迦牟尼佛悟道之时,脚踏七步,步步生莲。此台其实就是台阶,七层金石雕刻而成的莲花台。每踩一步,皆会触动莲心阵法,一股佛家治愈之气便升腾而起。若无伤病,则可滋养经脉,醒神润心。
登上七莲台就是一座偌大的广场。广场上五百罗汉两边摆放,正中央白衣飘飞的站着一尊观自在菩萨像。观音像高凌苍天,手中杨柳是挥洒之态。喻意普度众生。
站在观音菩萨像前,众人心生怅感。即有家国破败之愁,又有时光难留之忧。一个个功法高深,功参造化。但世事无情,时间如硫酸腐蚀心灵。真正极乐,真正无畏,真正大喜之境如何求,如何修?他们不知,不懂。名誉上,一个个大罗仙,神阶者。可并无真仙之洒脱,真神之通达。
白纵歌撩衣跪地,对着观音菩萨像磕了三下。旋即站起,嘴里缓缓吟道:“佛殿善慈开,人世宽怀。人心不古甚悲哀。烟绕弥陀求富贵,不应则怪。
空色色空白,无欲平歪。六尘缘影是虚灾。万卷经籍谁愿念?无一人来。”
这一首《浪淘沙》,虽道出一切虚妄之真理。但世间无人肯弃,无人有魄力可弃。哪怕眼前他们这十二位天王强者!虽然呼风唤雨,举手破天,跺脚毁地。可心还是人心,人心难安实难安。难安即烦恼!
一旁的天虚真人虽为道家人物,但佛道一体,皆追一个真理。他闻听白纵歌的一首《浪淘沙》,也随其附和一首《浪淘沙》的七言绝句。
诗云:“沧海桑田一粟人,粒颗欲望聚昏沉。世间谁晓拈花笑,便是群污衹净魂。”
话罢!突然之间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广场之上,其声音之大,让众人惊愕。
“好诗!好诗!”连道两声好之后,在观音像旁凭空走出一人。
但见此人:满脸笑呵呵,肚大金衣着。耳垂似悬胆,眸光破万恶。若道名和姓,世称欢喜佛!
“欢喜佛祖!您竟还在人间?”一声惊呼,发至芝兰仙子之口。她之年岁,其实比其他几位玄灵仙境同来的天王要大得多。几乎可以做天虚等人的祖奶奶了。
至于眼前这位笑容可掬的欢喜佛祖,乃是释门代表之一。在芝兰仙子年少时期,这位欢喜佛便在人间。至于详细年龄,无人得知。不过有传言,他来至未来。
“是你这个女娃娃呀!”欢喜佛祖脸上的笑容未褪,还是满面春风地对芝兰仙子说道。
“甚幸欢喜佛祖记得!”芝兰仙子欠身施礼,说道。
欢喜佛祖呵呵笑了几声,环视了众人一圈。然后,目光就停留在陆尘影的身上。
“呵呵呵!”笑声爽朗,但眼睛里透出的智慧却很慑人。
陆尘影面对这位欢喜佛祖,心中有些发毛。他觉得自己的一切都被他看透看穿。
“好一个精通造化的教书先生!”欢喜佛祖忽然说出这莫名其妙的话来,众人一个个皆默然无语。因为都不明其意。
欢喜佛祖笑了几声,没有多解释。而是将这座“无相寺”的情况告知了众人。
无相寺与八象原始宗等华夏各宗门一样,皆以修行入神阶而飞升他界为目标。只不过无相寺成神要比其它宗门的条件苛刻许多。但凡修行僧人,必须完成《十善业道经》的准则,持八大戒律,或行苦头陀的修行法门,或持念诵法门。
完成这些之后,到达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佛光接引。那时节才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僧人。只不过他们飞升的界域有不同,依自己修行的法门为准。如修苦头陀者,他们一般都是进入修罗界或地狱界。修罗界则是常指的上界。那里与人间无异,贪淫杀业极重。苦头陀便是需要在这里修行。
至于近年那些修行的僧人,因家国患难,一一投身入伍,抵御敌人去了。当时是连同主持禅光大师等众,共计一千五百余人入伍。临出发时,禅光大师给弟子们开示了一句话。曰:“上马杀敌,下马学佛”。此话在僧人修行中,不乏一味助道修持的妙语。也证实了禅光大师的修行程度。
此时节是人去寺空,因为一千五百余众皆阵亡沙场。但佛门不能断绝,欢喜佛祖这才降世主持无相寺。其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延续释门各修持法门。并将其传承下去。
但这个笑容喜慈的欢喜佛祖很特殊,他收徒有三不收。带艺投师者不收,愚笨不灵巧者不收,自认修持有功者不收。
也就是这三不收的规矩,这个无相寺从他来时到现在千年之久,没有增加一个僧人。
众人知晓了这段因由之后,也不敢妄论。因为释门广大,很多东西都是不可思议的。不能依凡夫思维去推测,他们虽然功参造化,境达天王,可根性上还是一个凡夫。故不敢妄言。
不过这个时候天虚真人却问道:“欢喜佛祖,不知我等此次复国会遗留何种因果。”
正所谓,圣人惧因,凡人畏果。一件事情发生大变动,其隐藏中肯定会有纰漏。往往这些纰漏会造成大祸。这也是天虚真人所担忧的。
只见欢喜佛祖哈哈一笑,说道:“因果时刻有,何须惧也?只要道心弥坚,不昧因果,那时节哪还有什么因果?”
天虚真人闻言,拱手一拜。说道:“您此话乃玄奥真理,但不敢保证人人能够自持正心,勇对一切遭遇。”
欢喜佛祖点了点头,又道:“的确如此!我问你一句。”
“您请说!”天虚真人答道。
“尔等复国,是复国土植被建筑等之辉煌,还是人心归正也?”欢喜佛祖这般说道。
众人闻得此言,一个个如醍醐灌顶。自己一心复国,可国土一直都在。唯独人心所向的德行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