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左翼女作家——丁玲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出生于临澧县修梅乡高桥村黑胡子冲。1927年,丁玲开始创作小说。她的处女作《梦珂》、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相继发表之后,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和《一个女人》,中篇小说《韦护》。之后,又发表了《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之二)、《某夜》、《田家冲》、《水》、《法网》、《消息》、《夜会》、《奔》、《诗人亚洛夫》、《给孩子们》等中、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母亲》。1948年,她写成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名作,是丁玲创作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成就。1951年,荣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
435.讽刺小说大家——张天翼
张天翼,现、当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元定,号一之,另有笔名张无诤、铁池翰等。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上小学和中学期间,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1922年写作滑稽和侦探小说,在《礼拜六》杂志发表短篇《新诗》。1924年中学毕业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画一年。1926年进北京大学预科。翌年退学,当过家庭教师、职员和编辑等。1929年发表短篇《三天半的梦》。1931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它的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的工作,协助编辑《十字街头》等刊物。短篇有《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万仞约》、《春风》、《追》等集子,他的小说以讽刺与幽默见长。写得最多的是小市民和某些知识分子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揭示现实的虚伪与丑恶,抨击畸形社会的弊病,《包氏父子》即是他的代表作。这时期还写有长篇小说《鬼土日记》、《齿轮》、《一年》、《洋泾浜奇侠》、《在城市里》,中篇小说《清明时节》,儿童文学作品有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中篇小说《奇怪的地方》等。
436.极强的幽默感和浓烈的地方色彩——沙汀
沙汀,小说家,散文家。四川安县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左联。曾在延安鲁艺任教。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主席、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著有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长篇小说《淘金记》等。
437.知识少女的苦闷与追求——《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代表作。它是一篇日记体裁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青年的生活。莎菲是“五四”浪潮中的叛逆女性,痛恨和蔑视一切,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患了肺病后,便放纵自己的感情,她追求南洋华侨凌吉士,却又鄙视他卑劣的灵魂,终于陷于痛苦的挣扎之中。作者用大胆的毫不遮掩的笔触,细腻真实地刻划出女主角莎菲倔强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同时明确地表露出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者的反抗带来的悲剧结果。莎菲这种女性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她追求真正的爱情,追求自己,希望人们真正地了解她,她要同旧势力决裂,但新东西又找不到。她的不满是对着当时的社会的。丁玲在20世纪20年代时就以其大胆的女性意识、敏锐的文学感觉和细腻的叙述风格闻名文坛,其中《莎菲女士的日记》反映了当时知识少女的苦闷与追求,成为文坛不朽之作。
438.对土地改革的全面反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的代表作。小说写的是1946年华北农村的土地改革斗争。这部小说以桑干河边暖水屯为背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土改中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展现出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让读者看到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了光明大道。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暴风骤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真实、细致、具体地表现了在时代的风暴面前各阶级、各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不是简单地一般化地描写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不是从概念和公式出发去反映土改斗争,而是循着生活的脉络,把延续千百年的中国农村封建关系和社会情况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写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显得格外凝重、沉实,富有历史厚重感。
439.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华威先生》
《华威先生》是张天翼创作于1938年抗战初期的一篇讽刺性的小说。小说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等描绘,鲜明地塑造了一位在抗战后方表面上整日忙着为抗战工作而实际效果是阻碍了抗战运动发展的灵魂丑恶的社会“混混”的典型人物形象。
440.蒋牧良
蒋牧良,原名希仲。湖南涟源人。中共党员。曾任国民政府第20军秘书,《中国晨报》、《国民日报》副刊主编,香港《小说》月刊编委。1949年后历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创作员,总政文化部助理员,湖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夜工》,报告文学小说集《铁流在西线》,中篇小说《旱》等。
441.描写皖南农村风俗场景第一人——吴组缃
吴组缃,20世纪著名作家,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作品结集为《西柳集》、《饭余集》。他创作的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等,以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享誉文坛,尤其是小说《一千八百担》,借宋氏家族的一次宗族集会,形象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制度的衰落。吴组缃的创作朴素细致,结构严谨,擅长描摹人物的语言和心态,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堪称写皖南农村风俗场景第一人。
442.“为家为国血方热,愁米愁柴志未灰”——叶紫
叶紫,中国小说家。原名余昭明,又名余鹤林、汤宠。湖南益阳人。1932年与陈企霞共同创办《无名文艺》,同年加入“左联”,走上文学道路。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第一次以叶紫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丰收》,引起文坛注目。随后又写了一些散文、小说。1935年在鲁迅支持下,自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丰收》,收入《奴隶丛书》。同年患严重肺病。病中写作和出版了中篇小说《星》及短篇小说集《山村一夜》。抗日战争爆发后,因贫病交困离沪返湘。1939年不幸英年早逝。
443.描写生动、笔调优美——艾芜
艾芜,现、当代作家。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等。四川新繁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荒地》、《黄昏》、《秋收》、《冬夜》、《童年的故事》、《锻炼》、《烟雾》,中篇小说《江上行》、《落花时节》、《我的青年时代》、《乡愁》、《一个女人的悲剧》,长篇小说《故乡》、《山野》等。他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归》、《南行记续篇》,散文集《初春时节》、《欧行记》,理论著作《文学手册》,论文集《浪花集》,以及《艾芜中篇小说集》、《艾芜短篇小说选》、《艾芜儿童文学作品选》、《艾芜文集》等,以内容新鲜、描写生动、笔调优美而引人注目。
444.对滇缅边境下层民众苦难与斗争的反映——《南行记》
《南行记》是著名作家艾芜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小说将20世纪20年代滇缅边境下层民众的苦难与斗争,以及风情风光幽秘多彩的展现,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新领域所带给读者的惊喜和瞩目,也是对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贡献。
445.“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446.“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萧军
萧军,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田军、萧军。1934年10月创作了著名的《八月的乡村》。《八月的乡村》的出版不但显示了抗日文学的实绩,也奠定了萧军在文坛上的地位。从此,他与萧红成为“东北作家群”的著名代表。“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萧军生前的这两句诗就是这位著名作家的精神写照。
447.最具艺术才情的女作家——萧红
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448.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有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
449.剪裁精致,笔调细腻——骆宾基
骆宾基,原名张璞君,现代著名作家。1917年生于珲春市一个经营茶庄的小商人家中。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东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战旗》、《文学报》、《东北文化》主编。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著有长篇小说《边陲线上》、《幼年》,有《骆宾基短篇小说选》。
450.罗烽
罗烽,原名傅乃琦,作家,奉天盛京(今辽宁沈阳)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满处委候补委员。创办《文艺》、《夜哨》周刊。1935年在上海加入左联。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中篇小说集《粮食》,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451.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生死场》
《生死场》是中国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最著名的女作家萧红的一部传世的经典名著,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与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都使《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452.中国农民反抗斗争的宏伟画面——《丰收》
《丰收》是叶紫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作于1932年,明显带有左翼文学的“红色”印记,是“左联”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丰收成灾”的旧中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曹云普与一般贫苦农民一样遭受被压迫被掠夺的命运,他带领一家人勤耕苦作,忍饥挨饿,但所收获的粮食还不能满足地主、债主甚至收捐款的甲保长的掠夺欲望。《丰收》以农村为题材,用深沉的思想力量和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农民反抗斗争的宏伟画面。
453.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7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讲述了作者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454.师陀
师陀,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河南杞县人。曾参加反帝大同盟。后任上海苏联广播电台编辑、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后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门从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455.中国现代派诗群中的明珠——“汉园三诗人”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商务印书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三诗人”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
456.一个索群独离的作家——李劼人
李劼人,现代作家,1891年生,四川成都人。李劼人是新文学史上一个索群独离的作家。他早年留学法兰西,归国后一直“蜗居”于巴山蜀水之间,他创作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前夕畸形经济和畸形人性的长篇小说《天魔舞》,修改重版了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它们以成都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20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巨变。
457.“市民阶层”的群画像——《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长篇小说,作者李劼人,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死水微澜》跳出中国传统小说重情节、重故事的框框,通过一连串的故事,将一幅生动形象的天回镇“市民阶层”的群画像呈现于读者面前,对市民心理的刻画细微入理,惟妙惟肖。
458.诗歌大众化的实践者——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现代诗歌团体。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杨骚、卢森堡、蒲风等。中国诗歌会的任务是:“研究诗歌理论,制作诗歌作品,介绍和努力于诗歌的大众化”。(《中国诗歌会的成立》)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共同特色是: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紧紧“捉住现实”,以诗歌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在艺术形式上,大力提倡和实践诗歌大众化,“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新诗歌·发刊诗》)。中国诗歌会建设新诗的主张和行动,得到鲁迅、郭沫若、茅盾等的关心和支持。
459.诗是斗争的武器——蒲风
蒲风,现代诗人。原名黄日华,曾用名黄浦芳、黄飘霞等,常用笔名蒲风。蒲风毕生致力于新诗歌运动,把诗看作是斗争的武器。1932年9月,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出版了会刊《新诗歌》等,以诗歌为武器,横扫诗坛上的消极颓废之风。为了实现创作、诗歌大众化的理想,他在诗歌理论上,对新诗的民族形式方面作了认真的探讨,写了《抗战诗歌讲话》、《现代中国诗坛》、《序评集》等。1935年他在《诗歌季刊》上发表的《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对于不同流派的新诗做了概括的分析,宣扬了中国诗歌会的创作方向,评价了一些有影响的诗人和作品。
460.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殷夫
殷夫,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殷夫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他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贡献不小,他是革命诗派的代表诗人。殷夫早期的抒情诗表现了对旧社会的憎恶和对光明的追求,也带有伤感情绪;后来的鼓动诗,具有强烈的战斗性。生前作品结集未能出版,建国后编印了诗集《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主要作品有《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等。
461.对农民苦难与坚韧的展示——臧克家
臧克家,代表作为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臧克家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462.新诗理论家——陈梦家
陈梦家,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受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理论的影响,1930年1月,年仅19岁的陈梦家在《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1卷7期上发表诗论《诗的装饰和灵魂》,宣告了指导他诗歌创作的完整的艺术主张。陈梦家的新诗理论,纠正了前期新月诗派偏于强调形式因素的倾向;承认“诗感的来临是因于内心接受外物印象的击应”;在诗美学与新诗艺术规律上,继承了前期新月诗派“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于赓虞:《志摩的诗》)的主张,并作了更为深入有益的探讨。
463.“雨巷诗人”——戴望舒
戴望舒,诗人,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余杭县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震旦大学。曾因宣传革命被捕。1930年加入“左联”。1932年留学法国。1937年后在上海、香港等地从事抗日文艺活动。著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作明显地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为当时新诗中的一派代表。除诗歌外,还写散文、论文等,研究、论述的范围不仅有大量外国文学,而且包括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等。
464.中国新诗音节的“新纪元”——《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465.精巧玲珑,晦涩深曲——卞之琳
卞之琳,江苏海门人,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西语教授,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翻一个浪头》、《雕虫纪历》等。
466.对青春病态的展示——现代派诗歌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现代》、《新诗》、《小雅》、《诗志》杂志是20世纪30年代刊登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载体。诗人路易斯曾说,他主编的《诗志》、戴望舒主编的《新诗》和吴奔星主编的《小雅》,可以说30年代中国诗坛的代表。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其他主要代表诗人有陈江帆、南星、徐迟、番草、玲君、吴奔星、路易斯等。
467.小品文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福建龙溪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后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支持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去厦门大学任教,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32年后陆续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推动小品文的创作,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6年旅居美国。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北。著有《剪拂集》、《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大荒集》、《我的话》、《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所不读》、《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
468.鲁迅研究学科的奠基人——唐弢
唐弢,原名唐端毅,常用笔名风子、晦庵,浙江镇海人。1933年开始在《申报·自由谈》发表散文和杂文。不久与鲁迅结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坚持抗日救亡斗争,参与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校工作,并开始辑录鲁迅佚文。抗战胜利后,与柯灵合编《周报》,后又主编《文汇报》副刊《笔会》。建国后,任复旦大学、震旦大学、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1959年起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工作重心由文学创作转向学术研究。
469.寂寞的咏叹,命运的预言——何其芳
何其芳,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出版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以及6卷本《何其芳文集》等著作。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富于艺术的独创性。在以后《还乡杂记》中的篇什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470.现代优秀散文家——李广田
李广田,山东邹平人。1923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后,开始接触“五四”以来新思潮、新文学。1929年入北大外语系预科,先后在《华北日报》副刊和《现代》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并结识本系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劳。后出版三人诗合集《汉园集》,被人称为“汉园三诗人”。他还是中国现代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散文集有《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等。
471.舌耕笔耘,成果丰硕——吴伯箫
吴伯箫,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
472.清新秀丽,文笔委婉——丽尼
丽尼,原名郭安仁,生于湖北孝感。1930年前后到福建,先后担任《泉州日报》副刊编辑、晋江黎明高中英语教师,后又辗转去武汉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35年与巴金等人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黄昏之献》。抗战时期先后在福建、四川等地的中学、大学教书,担任过重庆相辉大学中文系教授。此时,出版了散文集《鹰之歌》和《白夜》。
473.最早的报告文学集——《饿乡纪程》
《饿乡纪程》,最早的报告文学集,是瞿秋白于1920年至1922年在苏联所写的。作者怀着对社会主义苏联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之情,第一个向中国人民真实地报道了“俄罗斯红光烛天、赤潮澎湃”的现实以及苏联“无产阶级创业的艰辛”,从而驳斥了国内外反动势力对列宁创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造谣中伤;同时也记录了作者由一个向往俄国革命的进步知识青年,经过生活实践和自我批评,逐渐走上信仰共产主义的思想历程。集子中有通讯报告、游记、小品、杂感和散文诗。作者将严肃的思索和热情的记叙相结合,使作品风格凝重而清新。
474.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夏衍
夏衍,作家、剧作家。原名乃熙,字端先。主要作品有:剧本《狂流》、《秋瑾传》、《上海屋檐下》、《赛金花》、《脂粉市场》、《风云儿女》、《压岁钱》、《自由神》、《白云故乡》,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春蚕》、《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报告文学《包身工》等,主要著作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电影论文集》等。与郑伯奇合译了前苏联导演的著作《电影导演论》和《电影脚本论》。1962年5月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1994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475.中国现代卓越的戏剧家——曹禺
曹禺,中国现代卓越的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1933年大学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这些剧作,以其深邃的内涵、圆熟的技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曹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476.对黑暗腐朽旧中国的猛烈抨击——《雷雨》
《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反动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残忍的反动本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477.对社会生活真实面貌的展现——《日出》
《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日出》以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曹禺剧作中居于领衔地位。剧本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白露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在艺术创作上,作者采用横断面的描写,力求写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特点,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
478.封建世家的败落——《北京人》
《北京人》,中国话剧作品,曹禺的代表作。《北京人》写的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世家的败落。虽然曾老太爷还梦想家道中兴,逼着儿子出去谋事,管教孙子夜读诗书,但最后这个家还是溃散了。死的死,走的走,曾老太爷连自己漆了十几年的棺材也没保住。这是一个描写“家庭琐事”的剧本,却寓意深沉,富于哲理,在鲜明、生动的形象里,流露着对几千年来封建“礼教”“文明”的彻底否定。《北京人》的艺术创造,进入了一个高境界。戏里没有“技巧”的痕迹,其风格也由以前几部剧作火辣辣的浓烈转为淡远和隽永,但人物形象仍然生动鲜明。479.革命文学的纲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由凯丰主持。同年5月28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分为“引言”“结论”两部分。《讲话》是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它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480.最受中国农民欢迎的作家——赵树理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是最受中国农民欢迎的作家之一。1931年开始发表通俗文艺作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他指明了方向,发表了最能体现这一讲话精神的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从此名声大振,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崛起的新型作家的代表。以后又发表了短篇小说《地板》、《小经理》、《福贵》、《邪不压正》、《传家宝》、《田寡妇看瓜》,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里湾》,长篇评书体小说《灵泉洞》(上)及短篇小说多篇。近年又有《赵树理文集》及《赵树理文集续编》问世。
481.对蒙昧落后的传统观念的辛辣嘲讽——《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创作于1943年5月,同年9月华北新华书店出版。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采用传统的叙事方式,描写了解放区一对自由恋爱的青年小二黑和小芹反对包办婚姻,最终圆满结合的故事。赵树理的创作突破了传统小说描写年轻恋人的“私奔”模式,让男女主人公依靠新的政权和新的社会伦理来取得幸福。小说同时塑造了二诸葛、三仙姑等人物,这些人物在中国传统文学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但作者赋予他们新的时代色彩,因而充满生命力,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小二黑结婚》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对于蒙昧落后的传统观念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批评,对于新一代的中国农民寄予热切希望。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喜爱。482.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三里湾》
《三里湾》是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它围绕三里湾农业社秋收、扩社、整社、开渠等工作,描写了三里湾旗杆院周围的王玉梅与马有翼这一对中学毕业的新农民男女的爱情,写了王玉生与范灵芝的爱情,以及“糊涂涂”“范登高”“一阵风”“能不够”几个旧式农民家庭的变化,借此揭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这场变革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同时在自然环境描写上突出了山西农村的特有风光,且对山西农民的吃住穿戴、起居往来、婚丧嫁娶等民俗人情都有着精致描绘。
483.七月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路翎
路翎,原名徐嗣兴,祖籍安徽省无为县,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2年后,未满20岁的路翎进入创作高峰,创作了被邵荃麟评价为“在中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中放射出一道鲜明的光彩”的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1944年发表)及当时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1945),表现封建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建国后,因受胡风牵连,路翎中断写作20多年。路翎是七月派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创作,善于揭示社会的复杂内涵,描写人物心理的多层性,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
484.一部描写封建大家族的力作——《财主底儿女们》
《财主底儿女们》是一部描写封建大家族的力作,是著名现代作家路翎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写苏州首富蒋家的分崩离析以及第二代子女的不同思想历程,试图历史性地探讨抗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整个作品的广阔生活背景,展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动荡不安的历史画卷,揭示了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和生活道路,真实地写出了中国新一代资产阶级的生成过程以及他们的分化沉浮。小说主观色彩强烈,人物心理刻画深刻、细腻。
485.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原名张瑛,1921年生于上海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其祖父为张佩纶,外曾祖父为李鸿章。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次年考取伦敦大学,后因战事改入香港大学。1943年,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同年发表代表作《金锁记》、《倾城之恋》等。1944年出版小说集《传记》和散文集《流言》。1955年留美定居。1995年9月8日于洛杉矶家中去世,终年75岁。
486.被扭曲的灵魂——《金锁记》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扭曲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张爱玲在本书中空前深刻地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创作的那个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金锁记》的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唯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487.对理想化的爱情的描绘——徐吁
徐吁,浙江慈溪人。1933年北大哲学系毕业,转该校心理学系读研究生。北大读书时发表短篇小说《烟圈》。1934年在上海任《人间世》月刊编辑。193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郭庆记》。193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修哲学,获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后回国,居上海。先后任《天地人》、《作风》等刊物主编。193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鬼恋》,是作者的成名作。1942年赴重庆执教于中央大学。1944年出版长篇小说《风萧萧》。1948年出版《进香集》等5部诗集,总称《四十诗综》,收1932年以来的诗作。1950年赴香港,以写作为生,曾与曹聚仁等创办创垦出版社,合办《热风》半月刊。1960年出版描写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百态的长篇《江湖行》。1966年起先后任中文大学教授,香港浸会学院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488.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
钱钟书,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一部《围城》家喻户晓,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管锥篇》、《谈艺录》是他杰出的学术研究成果,蜚声海内外。1949年以后,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术研究上。主要著作有《宋诗选注》、《管锥篇》、《谈艺录》(补订本)、《旧文四篇》、《也是集》、《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489.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围城》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作者钱钟书。《围城》表现出了作者对世态人情的精微观察与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作者刻画才女型人物苏文纨的矜持与矫情,小家碧玉式的孙柔嘉柔顺后面深隐的城府,可谓洞幽烛微;而对嘴上机敏而内心怯弱、不无见识而又毫无作为的方鸿渐的复杂性格心态的剖析,则更是极尽曲折而入木三分。《围城》的描写,自始至终又都贯穿着嘲讽的喜剧情调。小说的基本情节,都围绕着方鸿渐展开,小说的诸多人物、场面也大都从方鸿渐的观点展现,他的观人阅世的揶揄态度,以及隐含在他背后的小说作者的嘲讽口吻,交错交融,使《围城》的讽刺手法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