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城会盟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由于天庭的退让,致使南蛮再度成为了人族的禁地。
而各大修道势力在这次南蛮浩劫中的损失,虽然极度不甘心,但却不得不将这苦果吞咽下肚,并暗恨天庭的懦弱。
但在这场风波中的最大受害者,其实乃是两界城。
两界城会盟,让两界城在经历了极尽盛况之后,便迅速繁华落尽,仅仅五日的时间,街道上的修道士便锐减了八成之多,剩余的两成人里,还多为驻守在两界城中镇山军。
望着街道上的萧条景象,尚未离去的云曦元君不禁有所叹息,这世间之攘攘,一切皆是利来与利往。
************
由白雪领头,一兔一狼急促着向着山下奔去,只是越往山下走,楚歌心中的预感却越是不妙,而前面领头的白雪也同样如此,她好几次都及时的发现了人类的踪迹,并且改变了下山路线,尽是绕道荒无人烟的幽深密林。
“我们究竟需要走多远,才能赶到刀斧涧?”
跟着白雪尽是在深山老林中绕路,楚歌有些不耐烦地问道。
“若是我们径直下山,只需跨过前面的山峰便可抵达刀斧涧,只是刀斧涧宽约百丈,但是却有数千丈之深,以我们此刻的修为,是无法直接跨越过去的,只能冒险走吊桥。但是现在是白天,吊桥前肯定有镇南军的士卒在严防把守,我们唯有等到深夜时分,才能趁着他们放松警戒之机,偷偷的渡过去。”
听到还需等到深夜,楚歌心中的不安却愈发强烈,他眉头紧皱着思考片刻,才终于开口问道:
“如果我们强行闯过去会如何?”
“我们此刻尚未渡过天劫,若是强闯,只会被守在吊桥边的军什长,给斩杀在吊桥之上。”
听到这个结果,楚歌不禁有些后悔,若是自己刚才狠下心来杀了那个猎人,也不至于让自己落入此等窘况。
此情此景,他有点明白了当初的曹阿瞒为啥要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在危难逃亡之际,真的是四面楚歌啊。
就在楚歌和白雪不断地调整路线,并沿着刀斧涧一路向西奔行时,那个被楚歌放走的猎人才刚刚下到山腰,他很幸运的恰好遇到了巡逻的卫道军,他立即向领头的军什长禀告了自己在山腰上遇到了妖族之事,这让他不仅得到了十两金子,更是被领头的军什长,给赏赐了一枚丹丸。
不仅得到了丰厚的奖赏,还有强大的卫道军作为后盾,那个猎人便无所畏惧的领着他们,来到了楚歌两妖刚刚离去的山洞。
两界城,为梁州之最南,亦是巴国最南之边境,又因为其繁盛堪比江州,因此这里驻守着巴国十个军团,合称为镇南十军。
镇南十军,坐镇两界城,不仅镇守着巴国之南境,更是时刻防备着蜀国之突袭。
而这镇南十军,总共拥有士卒百万,并且皆是由修道士所组成,而统领着镇南十军的陆飞虎,更是拥有着太一仙尊之实力,在整个巴国之中,都乃是赫赫有名的强者。
而陆飞虎本人,不仅乃是巴国陆家之族长,为巴国四大至尊氏族之一,同时他还是巴王之娘舅,并极得巴王之信任,不仅封他为镇南公,还领镇南大将军之职,坐镇在这两界城中,并为镇南十军之最高统帅。
镇南十军,由十个军组成,这十军的名号分别为:镇山军、飞虎军、迅豹军、鹤翼军、鳞甲军、金枪军、鸿远军、卫道军、守正军、坚义军。而这十个军又根据战斗力,细分为守城禁军、上三军、中三军、以及下三军。
其中,尤以守城禁军--镇山军之战斗力最强,同时亦是镇南十军之灵魂。
而上三军则为:飞虎军、迅豹军、鹤翼军,它们三军部署在两界城之西境,镇守在巴、蜀两国之边境。
而中三军则为:鳞甲军、金枪军、鸿远军,他们三军部署在两界城之东境,防卫着独霸荆州之楚国。
而下三军则为:卫道军、守正军、坚义军,他们三军部署在刀斧涧沿线,看护着在两界城的统辖范围内,总共一千余座铁索吊桥。
这些铁索吊桥非凡铁所制,乃是前朝盘庚在位时,召集人、妖两族共十余万神匠,并得东海龙宫之允许,在东海深处采集了数以万计的神铁,用八荒天火冶炼所制,前后历时数万余年,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财力,才将两界山的南、北两山,重新以铁索相连,便捷了寻常人、妖之出行烦恼。
而这些铁索虽非神兵利器,但却异常坚固,非大罗仙器而不可轻易斩断。
镇南十军,由陆飞虎领镇南大将军所节制,而其下十军,则分别由十大将军所统领。
巴国的军伍编制,满编十万人为一军,每一军再由十个师所组成,而每一师皆有一万将士,而一师之长则被称之为大帅。
师之下,又继续分为十旅,而每一旅皆由旅帅所统领。再在旅之下,又分为十卒,每一卒皆有一百士卒所组成,其中实力最强者为一卒之长,统领着卒下十什。
什,为巴国军伍中的最小作战单位,每一什为十人,由渡过化凡劫的出道之士为长官,称之为军什长。
镇南十军,拥有着百万修道之士,镇守在两界城东西十万余里、南北六万余里的辽阔疆域中,并护卫着这一域之中,数以亿计的黎民百姓。
然,镇南十军虽号称拥有着百万修道士,但是其大部分的普通士卒,却仅仅只是道一境圆满的寻常百姓,虽然体魄远胜于常人,但体内十神藏并未俱数开辟,还未能渡过天劫而正式出道,所以算不得真正的修道士。
但是作为一什之长的军什长,虽只率领了九名兵卒,但却必须由渡过了化凡劫而正式出道的修道高手所担任,而以军什长为战力核心,其一什之战力,远胜凡人千万人。
修道士将五行境修至圆满之后,待渡过了化凡劫,便进入了七星境。而踏入七星境的修道士,体内十天干之力已经俱数觉醒,并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由此所组成的内天地便与体外大天地之力相抗衡,从而将修道士独立于天地之间,可不再受天地规则之桎梏,亦摆脱了天道对自身命运的安排,真正的将天命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但摆脱天道的桎梏,有利亦有弊。当摆脱了天道对自身命运的摆布之后,修道士便如同断线的风筝,何去何从皆成未知之数,不仅无法再享受天道之眷顾,亦无法再度转世轮回。
但与此相对的,乃是修道士掌控了强大的力量,不仅能够借助自身体内的五行源力,引动天地之伟力,更是能够不断的提升修为,化作与天地同寿的无上之存在。
而仅仅只是刚刚渡过化凡劫的修道士,其体魄和灵魂再受到天劫的淬炼后,较之前不仅强横十数倍。尤其是当自身的神识扩大十数倍之后,就能够将方圆十里范围内的一草一木皆掌控于心,可以做到以神念为引,再配合以气御剑,杀敌于十里之内。
与此同时,当修道士踏入七星境之后,可以凭借己身的内天地从而摆脱大地的束缚,做到凌空而行。
介于七星境修道士的强大,所以在修道界中,对于未渡过化凡劫的修道士,仅以凡人而论,而四九化凡劫,亦被称之为人仙之劫,渡过去便成就人仙,而渡不过去,便永世为凡。
楚歌在地球之上时,已经同他的哈士奇师傅,将修道的各个境界已经俱数了解了大概,所以当白雪说出若是他们强闯吊桥,就只有被斩杀的结果时,他便立刻想到了,那所谓的军什长乃是七星境之高手。
此刻太阳西斜,距离太阳下山只有半个时辰,楚歌跟在白雪的身后,一路奔波了数千里的路程,直到抵达了第七座吊桥,他们才终于放下心来,然后安静的隐藏于山腰上的老林之中,静待深夜的来临。
而在这期间,楚歌也从白雪的口中,大概的了解了这些吊桥守军的来历,他们乃是镇南十军中的下三军,自巴国建立之后,便被巴王派遣在了这刀斧涧沿线,并于每座吊桥前,派驻了一个什负责看守,用以防卫着妖族的潜入。
虽然在这百万年中,两界山中的大妖早已销声匿迹,只剩余了一些尚未脱离野兽之身的普通妖族,但是恪守于天庭之令,巴国依然在刀斧涧沿线,部署了三十万的士卒,并日夜镇守。
两界山,东西绵延数十万里之遥,起始于梁州最西,终结于荆州最南,为九州和南蛮的分界岭。而两界山的南北之间,亦有近万里之宽,虽然被刀斧涧给一涧分为南北两山,但北山却仅有五十里之宽。
反观南山,不仅山势有千丈之高,而高达万丈的山峰,亦有五座之多,其中隐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兽,乃或者仙花灵草,平日里最受未出道的修道士所喜爱,以期在山中找到仙缘,以此一飞冲天。
所以每一座吊桥,亦如同进入两界山之通道,为巴国征收了数不尽的财富。
楚歌与白雪二妖,一直隐藏在山腰之上的老林中,而林中的参天巨树枝繁叶茂,将阳光俱是挡在了外面,也防止了从天而下的窥探。
敌明我暗,这是楚歌所选定的最佳隐藏之处,不仅能够躲避来自天空的巡视,更是因为站在山腰之上,能够将吊桥前的守军,给观察的一清二楚。
御器飞行,只需要道一境圆满,丹田灵力充沛便能做到,但是所御之器,却必须是经过四九大劫淬炼而成的利器。
寻常铁器,只是凡兵,唯有经受了天劫的淬炼,才可拥有灵性,从而化为神兵利器,能够被修道士以灵力而随意驾驭。
但神兵利器只是对所有经过了天劫淬炼之兵器的合成,而楚歌也早已经通过了哈士奇而知晓它们的具体的分别。
当凡铁之兵经过了四九化凡劫的淬炼,从而诞生出灵性,便被称之为利器,再渡过了五九往生劫,便晋升为法器,再继续渡过六九散仙劫,便晋升成了强大的灵器。
而成就灵器之后,若是灵器之材质非同凡响,便可随着修道士继续渡劫,能够相继升阶为太一神兵、乃或者无极道兵,而若是渡过了九九寂灭神霄劫,便能最终进阶为无上之天道之兵----大罗仙器。
然而此时此刻,楚歌和白雪虽然已经用妖形替代了气海,体内的妖力更是充沛异常,但他们两妖却无一妖能够拥有利器,要不然也无需如此麻烦,直接寻找无人的地方,便可直接御器飞渡南山。
日落西山、而皓月将升,太阳将最后的余晖,恋恋不舍地洒在了刀斧涧之上,如同为其铺上了一层金辉。就在这时,沿着刀斧涧的悬崖峭壁,一位身着巴国制式铠甲的守军,从楚歌他们来时的方向御剑前来,然后停驻在了吊桥旁边的军营之上。
军帐中自然有人出来接引,但他并未落下,只是在空中对着下面的士卒吩咐了一些话语,然后便继续沿着峭壁向西飞去。
而待他离开之后,吊桥边的军帐里,便有八名士卒走出,与吊桥前的另外一名士卒合计九人,他们分作两列,严阵以待的护卫在了吊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