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29.19元,增长12.3%,增幅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高于前三季度GDP增速0.2%,其中工资性收入16682.07元,增长8.3%。当地媒体《信息时报》以“人均收入增速跑赢了GDP”为题大幅报道此消息(《信息时报》2008年10月25日)。同属广州日报集团的大洋网新闻中心这两天也以这一标题作为主打新闻。
本来,每年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已是一种常规新闻,很多媒体一般都不会有特别大幅的报道。但在当天这一消息的处理中,《信息时报》抓住“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这一新闻点,对统计数据作了整版报道,并被其他网站广泛转载。其实,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有很多涉及经济发展局势的重要数据,媒体在报道中为何要选择“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这一点来吸引读者眼球,其中要义值得关注。
政府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对众多民众来说,真正关注的恐怕不多。尤其像笔者这些非经济专业、无商业往来的人士,看那么多的统计数据也理不出什么门道。但是,当看到“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这样的字眼,自然会被吸引,而且还有所感触地发表议论,皆因此题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甚密,让我们多少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通俗点说,经济发展成果让我们摸得着了。这次广州市公布的数据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前三季度GDP增速的0.2%,虽然其中有复杂的因素。广东省社科院专家也指出,收入增长比GDP增长快是偶然因素造成的,不代表长远发展的趋势。但这一新闻所蕴涵的两个信息是确凿可见的:一是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幅度不错;二是居民收入增速开始赶上(或超过)GDP的增速。对于广大居民来说,这一信息已足以令他们感到高兴。
过去,我们各级政府年年、月月、日日提GDP,但常常被人们批评为“为了GDP而GDP”或者是“数字注水的GDP”,其中,虽然有些情绪化的倾向,但确实反映出民众对GDP与自己实际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心存反感。因为对广大民众来说,比起那些宏观的数字,他们更关注的还是自己经济生活中可见可感的实际成果。因此,广州此次GDP数据中,居民收入增速让媒体关注、让我们普通大众关心,因为这样的GDP才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
由此想起,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主要领导都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要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这几年,省、市的工资性收入增加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加快了,这些让民众看到了GDP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实际效益,让民众感受到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当前,我们讲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不正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吗?
(200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