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从它诞生直到现在,不过100多年的时间。但是人们对飞机所搭载的武器,却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从早期的手枪、步枪、机关枪,到手榴弹、机关炮,再到后来的火箭弹、炸弹、鱼雷,直至空地导弹,可以说现代的飞机就像一个全副武装的杀手,随时可取敌人的性命。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只要飞行员轻按一下电钮,一枚导弹就会呼啸而出,直指目标。这就是空地导弹的魅力。
空地导弹是从飞机上发射的攻击地面、地下目标的导弹。通常人们也把从飞机上发射攻击水面、水下的导弹称为空地导弹,这里就只谈攻击地面或者地下目标的导弹型号,其他的我们前文已经谈过,不再赘述。
20世纪的中后期,美国和前苏联在军事领域互不相让。它们在空地导弹领域更是你争我夺,最终还是美国略胜一筹。
1.疯狂的野牛——“小牛”导弹
美国现役的主力空地导弹是曾经在越南战场、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大发威风的“小牛”导弹。虽然有着很可爱的绰号,但是这头“小牛”在战场上却分外凶狠和血腥。
“小牛”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电视制导的空地导弹,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战场上的新形势,尤其是适应越南战场的需要,“小牛”导弹以不错的性能和低的可怕的价格赢得了美国防部的订单。在当时,一枚“小牛”导弹的单价仅有几万美元,因此可以大量生产并装备美军。
电视制导非常依赖战场环境。如在导弹的导引头安装有一个小型摄像机,当发现目标以后,电视图像就传输到飞行员面前的电视屏幕上面,然后由导弹上的电视设备把目标图像锁定,当摄像机的十字线和瞄准线重合,就可以发射导弹。
“小牛”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导弹脱离飞机以后,飞行员就可以返航或者转向其他目标,电视导引头会自动测量导弹和预定弹道的误差,并纠正误差,从而使导弹可以准确命中目标。电视制导的准确性极高,但是一旦能见度不好就会影响命中精度。所以后来又发展了利用激光制导和红外制导的型号。红外制导可以全天候使用,不受战场上硝烟或者沙尘的影响。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了数千枚“小牛”导弹。这些导弹对伊拉克的地面武装力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其中有数千辆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其它车辆被摧毁。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还首次使用了“小牛”导弹最新改进型AGM-65G2.它采用了新的软件、目标指示装置和电视自导头,在发射前和发射后都可以发现和捕获目标。据报道,五角大楼计划将先前生产的1800枚AGM-65G型导弹改造为AGM-65G2型。
在科索沃战场,美国还试验了AGM-130战区外空地导弹,这种导弹是在GBU-15激光制导炸弹的基础上加装了动力系统,用来攻击坚固的目标,比如指挥中心、桥梁、机场、港口、高炮阵地和导弹发射场等。
这种导弹采用电视和红外双重制导。美军总共只发射了4枚,目的是在实战条件下检验其控制和自导系统。
2.夺目之剑——反辐射导弹
中国的兵书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现代的战争中,除了一般的侦察活动可提供战场实时动态,还有一项装备是战场活动不可缺少的。这就是雷达,雷达所起的作用在现代战争中越来越大,尤其是现在的预警雷达。
俗话说,有矛就有盾。雷达功能强大,但也有专门对付雷达的反辐射导弹,其中美国的“哈姆”反辐射导弹最为出色。
在“古巴危机”中,前苏联在古巴安装了预警雷达,这让美国人如坐针毡。于是美国人开始研制专门对付雷达的导弹。他们在“麻雀”空空导弹的基础上安装可以探测跟踪雷达波的导引头。但是这种导弹射程近,容易受到干扰,命中率低,只有3%左右。
针对这些缺点,美国把“标准”导弹改装成了反辐射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要远得多,由于更换了导引头,灵敏度也变得更高。
“标准”反辐射导弹还具有记忆功能,能在敌人雷达关机前记住频率和位置,并以此为目标进行攻击,又可以通过目标频率记忆装置对它进行重新捕获和攻击。
尽管“标准”的性能比“百舌鸟”有很大提高,但是它的平均单价是“百舌鸟”的6倍、重量是“百舌鸟”的3倍多,只能装备有限的战机,载机的载弹量也受到限制。
同时实战证明:尽管采用了目标位置和目标频率记忆装置,“标准”仍然不能很好地对付突然关机的雷达。
针对这些缺点,美国研制了新型的“高速反辐射导弹”,简称“哈姆”。它用于探测、攻击和摧毁早期预警雷达、地空导弹雷达阵地和雷达指挥的防空炮兵,作战距离在48千米以上,属于中程反雷达导弹。它采用比例导引法,在导弹头部装有固定的天线和导引头,可以探测到敌方雷达发射的信号。
该弹可由美国空军和海军的飞机载带,以3种模式作战:先发制人攻击,作为探测器使用和自我保护。先发制人攻击时,射程最远,可以允许导弹在锁定目标雷达前发射,这就要求在战斗出动前选择目标,或者由投弹的飞机或机上探测器提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