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学及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学术研究本土化都是一个不断被提起和引起热议的论题。但是,无论是关于本土化论题的理论探讨,还是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研究的实质进展,目前都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本土化的方向并不十分明朗。
第一节、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基本脉络
“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学和社会科学史上一个屡被提及的重要论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提出了社会学“本土化”的主张。吴文藻、孙本文等第一代“学院派”社会学者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化的社会学”等观点。
在1949年后的30年中,大陆的社会学被指为“资产阶级的学术”而完全受到禁止,本土化之说亦无从谈起。直到20世纪80年代,受国际学界学术范式多元化、台湾地区政治文化氛围变动以及台湾地区社会学发展日渐成熟等多重影响,台湾学界率先推动了一场“社会学本土化”的学术运动。
同时期,大陆在社会学恢复重建过程中,围绕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问题的讨论,也主要从服务于中国社会实践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社会学等角度引出了社会学中国化议题。
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关于本土化的呼声更加高涨,文献数量猛增,理论反思进一步深化。总之,围绕“社会学本土化”论题,已有的研究已经为我们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让我们得以实现一项更为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反思。
从理论逻辑上讲,学术的“本土化”论题探讨的是一种“规范性”要求,事关不同学者对于“何为好的研究”的偏好和选择,而非一个“事实性”判断,显然也无法给出一个“科学”意义上的精确界定。
第二节、社会学本土化论的类型学分析
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根据各种本土化主张的动因、定义和要求等来建构一个更为全面的类型学框架。
一、学科引入和应用论
总体上看,有关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往往都只是表现为学科史的研究,致力于阐述社会学或者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在中国不同阶段的传播和发展,视其在中国的应用和研究实践本身就是一个本土化或中国化的过程。
二、理论检验和修正论
关于社会学本土化,应该以中国研究得来的实证材料来检验和修正,从而进一步发展更具解释力和普遍性的社会学理论和概念。要以中国的材料对现有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命题检验、补充、修改或反驳。
三、问题意识本土论
这种观点认为,本土化的核心应该是体现独立的本土问题意识,而不是过度跟随西方尤其是美国学术研究中流行的议题。
四、社会和文化特殊论
这种类型的本土化论的核心特征在于把社会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特殊性一面,强调中国的“特殊国情”,即社会现实或者文化的特殊性。
五、文化和学术自主论
这是一种更具人文主义批判色彩的本土化论述。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本土化观点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文化殖民化,使发展中国家丧失了主体性,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上的盲目跟随者,进而成为政治、经济上不平等关系中的被剥夺者,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主要旨意是实现所谓的文化自主和理论自觉,构建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
第三节、当下语境中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讨论
总体上看,“弱意义”的本土化论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在学界基本上没有异议,而“强意义”的本土化论包含的本土化主张则往往面临不少的质疑。
一、当下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论争的基本逻辑
从学术史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本土化主张有着不同的“语境”,自然就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我们很难奢望可以完全消弭分歧,达成一致和共识。第一,不少学者认为目前的学院派研究在“学术规范化”的口号之下,陷入方法论的技术迷思,对完美的量化模型的追求超过了对真正解释实质性问题的追求。第二,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依附性格,过于强调接轨、国际化,而失去对西方学术蕴含的话语版权的反思和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
第三,我们也看到,在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领域,学术本土化所强调的重点是差异的。
二、当下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路径探讨
方法论意义的本土化,是本土化论题最为直接的内涵。应该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实地调查和“质性研究”,提升质性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应该对“应用研究”的性质和地位给予重新评价,充分借鉴其中形成研究策略、方法和理论成果,深化对其蕴含的特定方法论的探究。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我们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强化理论反思和自觉:第一,视野拓展。第二,议题设置。第三,概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