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至1832),德国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初最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1774年,歌德出版了他早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简称《维特》)。这在德国文学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不仅只年仅二十五岁的歌德因而成为德国乃至欧洲最享盛誉的作家。在1832年《浮士德》第二部问世前,歌德这位“最伟大的德国人”便一直作为《维特》的作者闻名于世。
《维特》是一部规模不大的长篇小说,特点是采用了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二部分纯粹由主人公维特致友人威廉和女友绿蒂的书简构成;第三部分则是本书“编者”威廉写的后记,中间也穿插着维特临死前写的四封信和几则残简。
《维特》的主要故事并非出自作者的虚构,而是歌德根据1772年自杀身死的青年耶鲁撒冷的不幸遭遇,并糅合进自己两年来的痛苦经历、思想和感情写成的。
从某个意义上讲,《维特》反映了十八世纪这个历史转折时期资产阶级所感到的狼狈和痛苦。另一方面,德国的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却最软弱。所以,我们在《维特》这部作品中看见的德国社会,城市里充满了迂腐的贵族和庸俗的小市民,乡村中到处是不幸者。所以,维特只能一次次逃走以至最后自杀,因为——“别无他途”!
总之,《维特》应该说是欧洲十八世纪这个过渡历史时期的悲剧,软弱无力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悲剧,落后腐朽的德国社会的悲剧。
在《维特》问世后一个半世纪的1922年,我国出版了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样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维特》在我国广为流传,也主要因为我国“五四”运动时期,反对封建压迫、追求个性解放乃是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
其次,必须强调,艺术上的成功也是使《维特》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歌德恰当地使用了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效果。
再有,小说的人物塑造也很出色。
总的来说,强烈的时代精神加上卓越的艺术手法,赋予《维特》以爆炸似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它在世界各国千千万万的青年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与回响。
首先,我们应该读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十八世纪德国和欧洲的社会风貌,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能使我们提高对于现今社会上依然存在的封建残余的认识。其次,在读的时候,也要防止受弥漫书中的个人主义和“恋爱至上”思想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