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子期全程沉着头吃饭,像是对台上的她莫不在乎一般。最后实在受不住母亲打破沙锅问到底,只能扯着嗓子开口:“妈,你那么想知道她的事情,可以一会儿直接去问她。你是她的长辈,她识趣的话,有百分之九十的几率会回答你的问题。”
白黎翻了个大白眼,在顾子期身边碎碎念:“说也说不听,你小心追妻火葬场啊!”
一个未知词汇丢进顾子期的耳朵里,他从不追剧,自然也不懂其中的意思。
“请大家欣赏筱宁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主持人的声音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这是筱宁选的曲子,刚好不久前提起匈牙利狂想曲,便选它其中的第十一首。主持人说完,拿着流程台本的手不禁发颤。
虽口头上说是小意思的切磋,但台下的各位还是感觉到了浓浓的火药味。甚至媒体界的大佬已经盘算着将它算入新一期的杂志新闻中。也有个别的人,开始赌到底谁会赢下这一场所谓的切磋。
筱家在音乐界创下的成绩,纵观全国,都无一人能与之相提并论。而筱默,也被评为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其在钢琴的研究和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物理上可能的极限。
他们对筱宁并不太熟悉,人们提起“筱”这个字,第一个会想起的是筱宁的曾祖父,随后便是贡献最多的筱默。当高茹如此心高气傲的人听见筱默要与她比试时,她还是当机立断地打起退堂鼓。可想而知,只要稍微接触钢琴的人,都多多少少听闻过筱默的大名。
“比试……三、二、一,开始!”话落,主持人重新把舞台焦点放到两名气质、外貌皆优的名媛身上。
几乎是一刹那,筱宁的钢琴响起从低到高的音符,一串行云流水的琴声柔软清脆地灌入在座来宾的耳膜。不刺激,温柔,是它刚开始给人的感觉。再然后,便是毫不缓息的技术要求,在一秒内须弹出手指的极限速度。李斯特的作品向来考验基本功,是出了名的折磨琴手,可筱宁看上去却很享受,似乎黑白琴键在她的十指间只是玩具一般,每一个音符都被她深深地刻在脑子里,毫无偏差。
五分多钟后,在一段激昻的高速音阶中,这首名曲终于被她诠释完毕。
精妙绝伦。
所有人都放下了筷子、刀叉,尊敬地直视前方的钢琴家,如被琴声影响,特别激动地为她鼓掌,更有甚者站了起来。
只是一个筱宁就是这个程度,那……筱默呢?在座的人一想到这,更是鼓得更响,掌声里有一部分是专门致敬筱家的。
许久,主持人才艰难地从细碎的掌声中站出来,继续掌管局面。“接下来,让我们有请高茹小姐为我们演奏肖邦的《E大调圆舞曲》。”
筱默听完这一句,心底知道了这场比试的结果。
不过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筱宁的琴技比他想象得还要强。她弹奏的曲子需要很好地把握节奏,这也是他常常告诫学生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