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之乱世
第一章帝星
“明月如玉照人间,繁星点点似争先,本该群星璀璨夜,怎奈帝星却不见,却不见啊。”
一座高山山腰处的凉亭内,一位白发老翁坐在石凳上,仰望着的星空,幽幽长叹出一首谜一样的诗词,老翁念完之后,拿起早已握在手中的酒葫芦,咕咚咕咚,往嘴里狠狠灌了一口。
“周王啊,你这又是何苦呢!”
老翁喝完之后再次感叹一声,似乎是在为他嘴中的那个周王感到不值。
说罢,老翁起身,拎着酒葫芦上面栓的一根红绳,背负着手,低着头继续哀叹,像是受到了什么打击一样,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只有他才能懂的话。
“周王啊,你这是在逼我这个老人家。”
“你想用仅剩的余生,换取大周二十年国运。”
“可这国运,哪有那么好续的。”
“逆天改命,苍天不允,天降浩劫,会涂炭苍生啊。”
“既然周王你擅改天命并且成功,我这个老人家,就破例助你一臂之力。”
“是成是败,只能听天由命了。”
“唉……。”
老翁背负着手,像是喝醉了一样,东摇西晃的朝着山顶走去,仿佛下一秒老翁就会跌倒在小路两侧的灌木丛里,只不过老翁看似虚浮的脚步,却走的很稳,一摇一晃,慢慢悠悠的消失在树林深处。
“大周,终将毁于我手,天意,天意啊。”
无奈的长叹,在山腰处的树林中飘荡,以致整个树林都弥漫着老翁对天意的无助。
当老翁对大周王朝未来局势长叹惋惜的时候,在大周王朝境内的一处池塘边,有一颗巨大的柳树,柳树下此时正有一位衣衫朴素的书生靠着树干坐在草地上。
书生手里拿着一本有些破旧的书籍,利用着月光的明亮,轻轻晃着脑袋,慢悠悠地念着书页上的内容。
“先帝文王,祖籍东海,偶遇宣王,拜入朝堂,治河有功,封为诸侯,广结善缘,任贤用能,使得属地连年富足,麾下更是兵强马壮,旗下百姓安居乐业,继而为天下诸侯之首。”
“宣王驾崩,纣王继位,宠幸妲己,不理朝政,致使奸相权侵朝野,又与妲己串通一气,狼狈为奸,阳奉阴违,蒙蔽纣王,甚者残害敢于直言的忠臣良将,或是中饱私囊,增加税赋,酒池肉林,奢侈至极,使得旗下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弄的天下民不聊生,盗匪四起。”
“文王心善,前往朝歌,欲劝纣王,回头是岸,治理天下,平复内乱,奈何奸臣权相,伙同妲己,私下密谋,将文王刺死在朝歌城下,让天下诸侯震惊不已,人人自危,闭门拒客,对此不闻不问。”
“文王死后,武王继位,广招兵马,立誓报仇,登台拜将,广邀诸侯,却未得到诸侯响应,使得武王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终日都在思索如何斩杀纣王。”
“鬼谷老人,毛遂自荐,协助周王,兴师伐纣,征战八方,未尝败绩,天下诸侯,纷纷前来,欲与周王共分天下。”
“周王愤怒,恨意非常,奈何兵少将寡,便答应与诸侯共分天下,至此之后,伐纣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历经坎坷,终于打到朝歌城下。”
“朝歌一战,久攻不下,损兵折将,粮草辎重,所剩无几,危难之际,周王力排众议,火烧朝歌,不择手段,也要诛杀纣王。”
“朝歌城破,寸草不生,无辜百姓,惨遭屠尽,纣王自尽,妲己跳自杀,奸臣权相,五马分尸,挫骨扬灰,至此之后,周王一统,号令诸侯,独霸天下。”
书生刚念道这里,一只洁白的信鸽,趁着皎洁的月色,从远处飞快的飞到了书生的身旁,并咕咕咕的叫了几声,来让书生注意到它的存在。
书生顺着声音看去,在看到信鸽的第一眼时,脸上露出一副惊愕的神色,显然信鸽的到来让他措手不及。
“嘶,这小家伙深夜来找我,看样子师尊有求于我啊。”
“咕咕咕。”
信鸽似乎听得懂书生话中的含义,仰起头很郑重的对着书生叫了几声,那意思就是你猜对了,躲不掉的。
书生低声叹息,艰难的朝着信鸽伸出手,信鸽却迫不及待的想要书生把他抓住,朝着书生轻跳了几下,很顺利的跳进了书生的手心里,仿佛不是书生抓住信鸽,而是信鸽让书生抓住一样。
书生撇着嘴,从信鸽的小腿上取下一个小竹筒,顺手就将信鸽放飞,信鸽像是催促一样,咕咕咕的叫了几声后,便消失在皎洁的月色下。
书生没有理会信鸽的离去,反而拆开小竹筒,拿出里面的一张卷起来的小字条,展开查看,这一看着实吓了书生一跳。
只见书生看着字条上的内容,脸上显露着一副吃惊的模样,嘴中更是下意识的脱口道:
“逆天改命,苍天不允,天降浩劫,会涂炭苍生啊。”
接着,书生脸色发苦,很不爽的抱怨起来。
“逆天改命,谈何容易,师尊你居然让我去改国运,这不是吃饱撑着没事干啊。”
“我们鬼谷一派,本就是顺应天命,扶持真命天子,这师尊怕是脑子被驴踢了吧。”
书生捏着下巴,看着字条,不怀好意的猜测着某种可能。
可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摇头否定了刚才的猜测,书生不喜欢把脑子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去,便以拿着纸条的手指轻轻一撮,纸条瞬间自燃,一团火苗瞬间将字条烧成黑灰。
做完这一切,书生扶地起身,由于坐的太久,很自然的伸着懒腰舒缓一下筋骨,这一抬头,书生看着皎洁的月色,愣在当场。
漫天繁星,闪闪发光,其中有几颗较大的星辰,却没其他较小的星辰那么闪亮,但依旧靠着自身的光芒,在群星中独树一帜,异常夺目。
书生呆呆的望着星空,嘴里更是莫名其妙的嘀咕着。
“难怪,难怪,帝星不见了。”
“这天,怕是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