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搀用文言成分?缘由很多。咱们读过文言。咱们没有学好语言。咱们感觉现代口语贫乏,好像不够用。咱们分不清文言跟现代口语的界限。还有其他。
可是一般的读者未必全读过文言。他们的语言训练也许比咱们好,说来又纯粹,又不感觉贫乏。凭他们的语言习惯看咱们的夹七夹八的东西,即使不至于不能了解,至少感觉不怎么亲切。
还有,现在报上的材料有很多要从电台广播出去,要在读报小组里由一个人念给大家听。为了照顾听众,第一要避免啰唆的繁复的语句,第二要尽量少用文言成分。像近来差不多每天可以看见的“日趋好转”,一个“日”一个“趋”就是文言成分;还有,近来天天可以看见用作连词的“则”字,这是从文言来的,必须熟习文言的语调才能了解。对于这些,咱们自己是太熟悉了,可是能够保证听的人听得明白吗?(如果用拼音文字来写,这些成分过了一天半天,连作者自己也要认不清了。)
现在举一些例子在后面,请读者从看下去听下去两方面想:看下去是不是有点异样?听下去是不是有点不顺耳?
(一)经过反复宣传,与中共支部党员、各行业能手的带动……——四月五日第二版《宁宝重灾区战胜冬荒》
(二)该市行将有三十四万多失业工人参加浚河……——六月十九日第二版《各地人民政府和工会组织用多种方式救济失业工人》
(三)此次各公营企业税收计划之所以能按期如数完成……——四月八日第二版《张市公营企业完成纳税》
(四)比较适当的方法是编制一定范围的统一价格标准材料,或由一定部门统一作价,才能减少偏差、避免过分悬殊。——六月四日第二版《东北清理资产的几点经验》
(五)这里林立着一座座的工厂。——四月八日第三版《渤海区劳动教育所访问记》
(六)劳动保护规程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也是非常不力的。——四月九日第二版《东北公营企业实行劳动保护,五十五万职工福利改进》(七)去年南距该村五里的莫台寺村群众……——四月十日第六版《荒山变成了松山》
(八)这就充分地表现了这些同志对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改正工作缺点的重视之不足。——四月十日第一版《东北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处理密山县拆房事件》
(九)说明该厂领导干部力图跳出事务主义圈子。——四月二十日第一版《石景山钢铁厂……普遍开展民主管理运动》
(十)但与现在的记录比较,依然是逊色的。——四月二十日第二版《恢复中的广东糖业》
(十一)有数种商品的价格几与产区持平。——六月十一日第一版《物价由落转趋平稳,武汉市场情况好转》
(十二)还有少数工厂则偷工减料牟取非法利润。——六月十九日第三版《工业局指导私营机器铁工业成立加工订货管委会筹备会》
例子是很多的,节省篇幅,不能多抄。就前面的例子来看,这些语句里的文言成分个个都有口语的说法,并不是口语贫乏,非借文言的光不可。或者以为用文言可以经济些,说口语必然说得多。我说经济是要讲的,可是应该就通篇讲,就一段一段讲,单在一句里打算少写几个字,那是讲不好的。还有,为什么这一部分用文言,那一部分又不用呢?这是答不上来的。说到这儿,可以说随便用些个文言成分也是一种自由主义——不照顾看的人听的人,自己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想劝朋友们改变这种自由主义,咱们只要记住一句话:为看的人听的人着想。
随便用文言又不熟习文言的规律,有时就不免发生错误。举两个错误的例子在这儿。
(十三)岛中部为五指山脉所分布。——四月二十一日第一版《海南岛介绍》
“……为……所……”,“为”字前头的部分必然是“所”字底下的动词的对象。譬如一句文言说“敌军为我军所歼”,“敌军”是“歼”的对象。“分布”是个自动词,“岛中部”不是它的对象,所以这一句话是不能采用“……为……所……”的形式的,应该说“五指山脉分布于岛中部”(还是文言)。
(十四)我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周恩来部长,于十九日致电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主席赛鲍尔,通知其国民党反动派残余集团的所谓“代表”没有参加对日管制委员会的资格,必须将他们从该委员会的各项机构和会议中驱逐出去,同时通知其我中央人民政府已任命周士第将军为出席该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六月二十日第四版《我周外长电盟国对日管委会要求驱逐蒋匪帮“代表”》
这两个“其”是用错的。历来的习惯,“其”不作单纯的受格用,这儿却作单纯的受格用了。“其”作受格用有个条件:对于底下的动词它又是主格,它一身充两役。例如,文言说:“嘱其以时赴会。”“其”是嘱的对象,对于“嘱”是受格,同时,“其”又是“赴会”的主体,对于“赴会”是主格。例(十四)两个“其”字底下的话跟“以时赴会”完全不相类。照文言惯例,这两处也不需用代名词,把“其”换成“以”,作“通知以……”就成了。如果干脆说口语,当然不妨说“通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