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儿虽然已经习惯了,但看到余三儿就那么轻松的纳物,一时间觉得脑壳疼,果然人与人是不能比较的。
神通纳物说简单呢也简单,说难呢比登天都难,没有血脉神通就不能纳物,无论是武道五境还是仙道二境都不止是须臾纳物那般简单。修行奥妙怎是一言可以说尽?
染儿和余三儿闲聊了几句便回道了自己的房间,余三儿还在兴奋的实验着神通纳物,说实话把东西藏进神通空间中,需要用时在招招手就可以随时取出,这些早已超出凡人的理解。
余三儿点亮油灯,打开窗户,看了一眼暗暗的天空,心想道:“今夜竟无星宿列张。“
余三儿感知着星域,那本从小方那里拿来的书在余三儿眼前出现,浮在空中,余三儿伸手接住,翻开被折住的书,余三儿眼前一亮,《凡间奇异志》,倒符合余三儿的兴趣。
打开目录,余三儿浏览了一遍,发现此书也分为三卷,第一卷为奇人轶事,第二卷为鬼怪莫谈,第三卷为神仙游戏。这三卷倒是极为有趣,余三儿给自己倒了杯茶,又把油灯挪的离自己近些,然后才开始认真的读书。
晋国咸宁年间,有一个叫做张融的人,她的儿媳妇生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幼时与常人无异,但到了七岁那年,小孩开始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脑子灵活,聪慧过人。有一次,张融带着孙子去看自己射箭。张融把箭射出去之后,令人把箭捡回来,可是捡箭的人走得太慢。或许是等的不耐烦,张融的孙子对张融说道:“爷爷,下次我帮你去捡箭吧。“
张融张弓射箭,小孩人随箭动,居然跑的跟箭一样快,跟着羽箭一同到达了靶子那里,不一会就把箭捡了回来。这一下,可把周围的人惊呆了。大家纷纷目瞪口呆,实在难以想象眼前的场景。
但回到家,才过一夜,小孩就暴毙了。小孩将要出殡时,张融请了一些和尚来烧香超度,有一个从西域来的道人跟张融说:“你快点吧这个小孩装殓处理掉吧,这个可是罗刹鬼啊,这种怪物会吃人的,不及时处理掉会危害你的家人的。“张融本是不相信的,可突然想起孙子捡箭的事,这于是赶紧把棺材盖上,须臾间,就听见棺材里面又扑腾的撞击声。家人吓得顾不上悲伤,很快酒抬出去埋葬了。
后来又看见那罗刹鬼前来家中相扰几次,张融做了一个“八关斋戒“,就再也没见过那个罗刹鬼了。
这个故事很离奇,还有官言:渤海张融,字眉煜。晋咸宁中,子妇产男,初不觉有异,至七岁,聪慧过人。荣曾将看射,令人拾箭还,恒苦迟,融孙云:“自为公取也。“后射才发,便赴,遂与箭惧至棚,………………。《宣验记》
北海洲人董生,喜好击剑,常常趾高气扬地在人前自我夸耀。
一天,他偶然外出,半路上碰到一人,因两人都骑着驴子,便结伴同行。董生和他交谈,客人说话很豪爽。他问客人的姓名,客人说:“姓佟,辽阳人。”董生问:“到哪里去?”佟客说:“我离家二十年了,刚从海外回来。”
董生说:“你漫游四海,见的人很多,碰到什么异人没有?”佟客说:“什么样的人才算异人?”董生于是讲自己爱好剑术,只恨不能得到异人真传。佟客说:“异人什么地方没有?但一定要是忠臣孝子,异人才肯传授剑术给他。”
董生马上表示他就是一个忠臣孝子,并马上抽出佩戴的宝剑,他接着剑慷慨高歌,又随意砍断路边的小树,以此炫耀宝剑的锋利。佟客见他这般表现,便捋着胡须微笑,要董生把剑给他看看。董生递给他,他看了看,说:“这是用制铠甲的铁铸造的,被汗臭熏蒸过,是最下等的。我虽然不懂剑术,但有一把剑,还比较管用。”说着,从衣襟下取出一把一尺多长的匕首,便削董生的佩剑,就像切葫芦、斩马蹄一样,一下子就把董生的佩剑削断了。
董生非常吃惊,请求佟客把匕首给他看看。他拿过来佟客的匕首看得爱不释手,再三抚摸后才还给佟客。他把佟客邀请到家里,坚持留下多住两夜。他向佟客请教剑术,佟客推说其实自己并不懂剑术。董生便高傲地双手按膝,高谈阔论起来。佟客只是恭恭敬敬倾听而已。
当夜深人静时,董生忽然听到隔院传出吵吵嚷嚷的声音。他心里很惊疑,便贴近墙壁仔细倾听,只听见有人气冲冲地对他父亲说:“叫你儿子赶快出来受刑,便饶你一条命。”一会儿,又好像在用鞭子打人,听那呻吟不断的声音,果真出自他父亲,董生抓起一只长矛想冲进去。
佟客制止他说:“这样冲进去恐怕活不成,应该想个万全之策。”董生惶恐不安地向他请教,佟客说:“强盗指名要抓你,就一定要抓到你才会甘心。你没有别的亲人,应该去向妻子嘱托后事,我打开门,替你把仆人都叫起来。”董生答应了,进去告诉妻子。妻子拉着他的衣服一哭,董生奋勇救父的念头马上打消了。
他于是与妻子一起爬到楼上,寻找弓箭,准备抵御强盗进攻。慌慌张张还未准备好,就听到佟客在楼房屋檐上笑着说:“幸喜盗贼已经走了。”董生用灯一照佟客已不见踪影了。董生畏畏缩缩地出门察看,见他父亲手提灯笼刚从邻家吃了酒回来。只有隔院庭前多了些烧剩的芦秆灰。董生这才知道佟客是个奇人。
有一次,巩道人去求见鲁国国王,看门人却不给他通报。有个管事太监从王府出来,道人作揖请求通报,管事太监见他穿着打扮粗鄙丑陋,不但不给通报,反而赶走了他。不一会儿他又来了。管事太监大怒,和他的手下人一起哄赶并殴打他。追赶到没人的地方,道人笑着拿出黄金二百两,烦请追逐者转告管事太监:“我也不是要见王爷,只是听说后花园中的花木楼台极尽人间佳景胜迹,如果能让我游玩一下,这辈子也就满足了。”又拿出银子贿赂追逐他的人。这人很高兴,回来告诉太监,太监这回则笑逐颜开,就引道人从王府后门进了花园,陪着道人把各处的景物都看遍了,又一起登楼眺望。
太监正凭窗远眺时,道人将他一推,他只觉得身子掉出楼外,有细葛藤系着腰,悬在半空,往下看高深莫测头晕目眩。细葛藤又隐隐作将断之声,太监恐惧到了极点,大呼救命。一会儿,下面过来几个小太监,见太监悬在半空中,都吓坏了,爬上楼一起察看,只见葛藤一头系在窗棂上。
他们想解开救人,但藤细得不敢用力。于是,小太监们开始到处寻找道人,哪里还有道人的踪影。他们束手无策,只得禀报鲁王。鲁王过来一看,大为惊奇,命令在楼下铺上厚厚的茅草和棉絮,然后再弄断葛藤。刚铺好,葛藤“嘣”的一声自己断了,太监掉下来。大家相互看着,不禁大笑起来。鲁王连忙命令查访道人下落。有消息说他住在尚秀才家。
派人前往查问,说是道人出游未归。后来王府的人在途中遇见道士,就引着道士去见鲁王。鲁王赐他在宴席上就坐,请他当场表演戏法。道士说:“我是草野之民,没有别的本领,既蒙王爷信任,请允许我献上一台歌舞为大王祝寿。”于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美人放在地上,小美人恭恭敬敬地向鲁王磕头之后,道士叫她演出《瑶池宴》,祝福鲁王万寿无疆。小美人念了几句开场白。道士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美女,她自称王母娘娘。过了一会儿,董双成、许飞琼及所有仙女一个挨一个走出来,最后织女出来晋见,并献上一件天衣,流光溢彩,绚烂夺目,辉映满室。鲁王心想天衣肯定是假的,叫拿来看看。道士急忙说:“不行!”鲁王不听,硬是拿来看了,果然是无缝的天衣,不是人工所能制作出来的。
道士不高兴地说:“我以最大的诚意侍奉大王,暂时从织女那儿借来天衣,现在被凡间的浊气薰染了,怎么还给天衣的主人呢?”鲁王心想这些歌伎一定是仙女,希望能留下一两个,仔细一看,原来是宫中的乐侍。道士把天衣放在火里烧过,然后放在袖袍里,人们再到袖里去找,却已什么都没有了。鲁王于是对道士刮目对他深为赏识,留他住在王府里。道士说:“草野之人性情不同,把宫殿看得像笼子一样,还不如在秀才家住得自由。”因此,每到半夜,必回尚秀才家。有时鲁王坚决挽留,才勉强住下来。王府宴会上,道人常以颠倒四季花草树木开花结果的自然规律为游戏。鲁王问他:“听说仙人也不能忘掉世情,是吗?”道人回答说:“也许仙人是这样吧!但我不是仙人,所以我的心就像枯树一样。”
一天夜里,道士住在王府。鲁王派年轻歌女去考验他。歌女走进房里,连唤数声也无人答应。点灯一看,原来道士闭目坐在床上养神。歌女摇动他,他只睁眼一闪就又闭上了,再摇,鼾声大作。推他,随手而倒,鼾声如雷地酣睡过去了。敲他的额头,反弹他的手指,发出铁锅的声响,歌女回报鲁王,鲁王叫人刺他一针,针竟刺不进去。推他,用力摇都不动。让十几个人把他举起来丢到床下,像千斤巨石落地一样。天亮时再去偷看,他仍睡在地上。他醒来后笑着说:“我怕是睡得太沉了,不然的话,怎么掉到床下都不知道呢!”后来,当他在打坐或睡觉时,人们试着按他的身体,初按时,身体还是软的,再按就硬得像铁和石头一样了。道士寄居尚秀才家,常常半夜还没回来。尚秀才锁着门,等到天亮开门,只见道士已经躺在床上。
天已三更,余三儿长笑一声,“好个神仙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