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轩虽然在以前没有来过通道县,可是依稀记得通道县城所在的地方,叫双江镇。可是,这回领着一众人,来到两江会合之处,却只有一个叫石里的村,在双江汇流处,并没有双江镇,当然更没有一个县城,这个时代的通道县城,在二十公里外的悬溪镇。未来作为县城所在地的双江镇,或许还得他组织人来建。
有陶喜乐带着,本来应该很艰难的寻矿之旅,最后成了轻车熟路的直奔目的地考察。在离双江汇流处不到七里地的山中,有一个叫弄阳的小村,村西山洞中,便有一个铁矿矿脉。因为这一带都是侗人的山寨,官府虽然明知有铁矿,却也没敢组织大规模开采,因为侗人不让采。但侗人自己,也没有大规模开采,因为侗人缺乏技术和设备。
张亦轩虽然不是侗人,可是在通道甚至整个靖州各族民众中,已经很是有名了。通道侗人最有威望的头领是杨旋礼,可是通道的侗人们都很清楚,杨旋礼几乎事事都听张亦轩的。所以张亦轩来到这里,说要挖矿,几个大大小小的侗人村寨,无一反对,热情地领着张亦轩到矿洞中去看。
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一跳,从已经挖了的矿洞来看,铁矿石矿脉可不小。只是,侗人缺乏炸药和比较好的开采工具,面对坚硬岩石,无法深挖。“陶师傅,这个矿洞,我估摸着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吨铁,呃,一吨相当于两千斤。只是这里石质坚硬,开采不易。又地处深山,矿石采了之后,不是很好运输啊。”
陪同来的武依婼却微笑着说,“亦轩,你打算运多远呢?石里村那里,地势就比较空旷,你在万佛山教庆哥他们做的冶铁炉,可以在石里那地方,搭建许多呢。弄阳村下,便是双江的北支流坪坦河,河虽不算大,却也能通小舟,所以,只要把山上矿石运到河边,再以小舟运到石里村那边,真正费事的,只有这下山一段路呢。”
“哦,依婼你提醒我了,对啊,用船运,船小点就小点,可以多造些,这样一来,挖矿、运输、冶炼、锻造器物,还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石里村那个地方,确实适合建一个工业区。”张亦轩拍拍脑袋,恍然大悟。
可是武依婼却有些发蒙,“啥,工业区?”
张亦轩知道自己又说了个他们不懂的词,便解释道,“依婼,石里那地方,双江汇流,如果在江边树起几排水车,我们就可借水力做许多事,建起特别大的工坊,嘿嘿,一片工坊,可不就是个工业区吗?这一带山多林密,又可以烧出许多碳来,我的工业区啊,很快就能建起来。”
“特别大的工坊?”作为工匠,陶喜乐更关注这条信息,激动地看着张亦轩问,“张将军,你要建多大的工坊?”
“哈哈,特别大,特别大。陶师傅,这样啊,你把你认识的,会冶炼、善锻造的工匠们,能召集来的,都召集来,多多益善。告诉他们,来这个地方加入我们工坊,我包吃住,还按月发工资。唔,前两年,可能只能以粮食折抵工资,后面我们工坊发展好了,我每月除了包吃住之外,还给大家发银钱。”张亦轩虽然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还算不上深,可是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人,只要有铁有碳有工人,他觉得自己要在这个时代做出一些事来,就不算困难。
陶喜乐听了,拉住张亦轩问,“张将军,包吃住,还另发粮?那,那他们的匠户身份呢?”
“包吃住,在你们吃住基础上,每月每人发不少于两斗米,跟我干,你们都是自由身,不是朝庭匠户。当然,陶师傅,因为我会传授你们一些冶炼、锻造的先进技艺,所以在几年内,可以还是会要求大家不要随意出走,以便保守技术秘密。最好大家能把家眷都接来一起住,我和杨寨主他们协调,这一带的田地,我们从村民手中置换过来,交给你们家眷耕作。”刚才经过石里村的时候,张亦轩也有印象,那里耕地不少,但村庄不多,还有许多可开垦的地方未开垦。如果把地要来,安置匠人家属,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安心在这里呆着,专心做冶炼、锻造之事了。
陶喜乐作为贫苦且不自由的匠户,听到这样的条件,只能惊喜,激动得把张亦轩胳膊都给捏痛了,“张将军,有你这些条件,我很快就能召来百十个匠户。你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绝对不会有异心。”
“哈哈,好,你一会下山,便回去把他们召来。”张亦轩听得他能召来百十个匠户,也是欣慰,这些朝庭匠户,世代为匠,技艺可不是山上侗苗两族的铁匠可比的。这样一来,他也不用去找杨旋礼,动员各寨子往这里送工匠了,转头和彭武说,“彭武哥,一会你和陶师傅一道,回靖州城,跟旋礼叔说,把我们这几次战斗俘获的俘虏,先送八百人过来,我要安排他们挖矿,建房,建高炉和各种工坊设施。然后,选三千青壮男子,来这个地方,帮助建设,同时又能兼顾军事训练和看守那些俘虏。”
“亦轩,调这么多人过来,粮食也得同时调来许多啊!”彭武知道,张亦轩所谋甚大,提醒道。
“嗯,彭武哥你到靖州城,和蒋先生他们商议,看看这么多人,需要调配多少粮食。然后,再让蒋先生给我找能画图设计的书生若干,一并送来。”
“好,一会我就跟陶师傅返回靖州,去处理这事。”彭武说道。
“吴叔,还请你带着杨魁和小莉两个,去拜访这沿河一带大小村寨的寨主、长老,和他们协商,在我们石里工坊还未建设完成之前,借他们的村寨安置来这里工作的俘虏、士兵和匠人们,我们按月给他们付房租,按市价给他们付日常吃住费用。和各寨的人说清楚,这是要为所有村寨谋大事打基础,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吴远作为侗寨的头领,也随他过来了,他本来就是因为杨旋礼担心侗寨的人,对汉人有疑虑,来帮助张亦轩协调的,所以张亦轩索性给他安排了更多协调任务。
吴远虽然不知道张亦轩说的工业区,究竟要搞多大,可是在万佛山,他亲眼看到过张亦轩做出来的高炉,完全超出他的理解范围,在他看来,如果能依托铁矿,在石里那边建十来个高炉,那对侗人各寨来说,不但解决了农具落后的问题,而且可以打造许多兵器,他很有信心说服各寨配合,便抱拳道,“亦轩,这事就交给我,一定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