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上午,罗庆就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把锄头往地上一扔,叹息道,“唉,这破锄头,又坏了,害我又得塘坳那边去找冯铁匠打一把。”
正坐在门前和大家一起剥豆子的张亦轩,见他这样,心中不忍,便一步一瘸走过去,捡起被扔地上的锄头,看了好一会,皱着眉头道,“这锄头,生铁太多,熟铁太少。庆哥你刚才是不是锄着石头,所以一下子就把它崩坏了?”
“嗯,亦轩你懂这个?”罗庆一直和罗莉一样,认为张亦轩应该是个大户人家逃难的公子哥,细皮嫩肉的读书人,所以压根就没想过他会懂这些。
张亦轩挠挠头,心想这不是个常识问题吗?见他们都很好奇的样子,才意识到,时代不一样,却不好解释,只好说,“看见锄头,回想起过去曾看过些书,对这个有些映像。嗯,我记得书里面说,有几种锻法,可以把生铁锻成上好的熟铁,打制出来的器具,不那么容易损坏。我现在手和脚不太便利,那种锤打锻造法有些困难。要不,庆哥,你多买些生铁来,反正咱山上木柴多,我看你也烧了不少碳。我俩一起,弄个简易的炉子,我教你怎么把生铁锻成熟铁,做一些趁手的器具?”
“哦,那感情好。这远近十几里山上,就冯铁匠会锻造,可是他自己都说了,他水平不行,还没学到师父全部技能,师父便被官府拉去,随军打造军械去了。他逃来山上,给人打造农具换点钱,可质量实在不咋地。”听得张亦轩竟然可以不用锤打就能弄出生铁,罗庆高兴得差点跑过来抱起他亲一下,走到张亦轩身边,想起一个大男人,这样不好,便停住了脚步,看了张亦轩好一会,才继续问道,“亦轩,既是能锻炼熟铁,那是不是,也能把我的箭头给弄得锋利一些了?”
“箭头?”张亦轩不解地看着他。
“唉,本来啊,我可以多打些猎的,可是我那些箭,也是冯铁匠给打造的。不是太钝了,就是太重了,每支箭轻重也不一样,效果差异很大,害得我打猎的时候,总是很难得心应手。”罗庆一边说,一边恨恨地摇头。
张亦轩能想象,要是这会那个传说中的冯铁匠在的话,肯定会被他拎起来揍一顿。但他却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想了一下才说,“庆哥,你把你的弓和箭,都拿来给我看一下。用得不得心应手,箭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应该还是弓的原因。”
罗庆听了,兴高采烈地跑到另一个小屋里,拿出弓来,递向张亦轩,“给!”
张亦轩看都没仔细看,就直摇头,原来这是一把做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竹弓,用它来打猎,那当然不可能效果很好。拿着弓把玩了一会,张亦轩便说道,“庆哥,这样,我列个单子,需要采买一些牛筋,鱼鳔和丝线。嗯,胶和皮的话,你打的这些动物,就可以弄出不少,竹、木山上多了去了。哈哈,那我们就一边锻铁,一边制弓吧,要是你能弄来一套比较好的木工器具,我应该还可以做得出弩来。”
两个年轻人,说干就干,张亦轩画图,堪察地形。罗庆准备材料,搭建炉子,没几天时间,简易的小高炉便搭了起来。罗庆没有给他找来木工器具,而是直接拉来了一个小木匠,唤作商竹纯,他就带着一整套木工器具。这还引起了张亦轩的警惕,悄悄把罗庆拉到一边问,“庆哥,要不是特别值得信赖的人,咱可不能让他们学会这些东西啊。”
罗庆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亦轩,这你就不懂了,我们这些人,别看散住在山上,其实都是往日同村、同乡里的相识旧好,山下的村子,经常有大队人马过,不好守卫。在山上,我们其实是结成一群,无事时共同劳作,守望相助,遇有小股敌人侵扰时,就一起作战,将来犯之敌消灭。嘿嘿,这么跟你说吧,我们大家是不愿做匪,如果愿意,我们这山上可是一支不小的队伍呢,兄弟们关系铁得很。”
“哦,这样,那倒挺好。”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生存策略,张亦轩来自一个和平盛世,并不清楚这处乱世的山民,如何生存。听得罗庆这样说,他便点头,稍有理解。分散,是为了便于在更大范围内发现险情,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被来犯之敌轻易的一锅端了。但相互之间又亲密合作,高度团结凝聚,这样才能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活下来。要不,这些人在山上,虽然清苦,却能如此怡然自得?
商竹纯年龄不大,刚刚十九岁,既然是罗庆信得过的人,张亦轩也当然不去质疑,除了几道核心工序,其他的制复合弓和劲弩的方法,都详细告知他,由他帮着自己加工竹片、木条和箭枝,制作弩的框架。不过核心的技术,他还只是拉着罗庆解释,“庆哥,这个我只告诉你一个人,至于你以后传授给谁我不管。复合弓最关键的,是将竹片层层胶合,再以牢固丝线缠绕,外面包以兽皮,缠以牛筋。弩的关键,是几个机括,你看在设计的时候,这几个位置特别重要,若其他人不知这些机括,即使造出木弩来,也是无法进行精准射击的。”张亦轩一边指着图画,一边对着弄出来的框架,详细给罗庆解说。
“那箭头和锄头,刀具怎么弄呢?要不我把冯铁匠也找来,让他帮忙弄?”罗庆显然在这个山上,是个有威望的小头领,并时这些技艺性的事情,他自己做得很少,都是让其他兄弟帮着弄的。
张亦轩却没有答应,“庆哥,这个不难,我教你。只要我在的时候,我就来负责,如果有一天,我想起家世要离开这里,你想教谁就教谁。”
在高炉搭好后,张亦轩首先教的,却不是怎么弄器具,而是怎么烧特种碳,怎么通过风车吹气,把高炉的火温提上去。张亦轩用他们烧的碳生火,怎么也无法把炉里的温度提上去,令铁熔化成液态,所以只能先教特种碳的制法。
当这些教会之后,炉中火温被提了上去,眼看着自己鼓着风,炉里的生铁慢慢化成水,罗庆简直把张亦轩当神来崇拜。在张亦轩手把手的引导下,他又学会如何通过加石灰、粘土等物,促进生铁脱碳,用铸模塑形。转眼十多天过去,在张亦轩腿脚渐好的同时,罗庆竟生生被他教成了一个土法炼钢专家,同时也在弓弩制作方面,有了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