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8日,一个很寻常但又非常不寻常的日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享年76岁。巨星陨落,举世同悲。
巨星已离我们远去,让我们通过以色列广播再听听他的呼声吧!“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人类分成两个互相对敌的阵营:‘共产世界’和所谓的‘自由世界’。由于‘自由’及‘共产’这两个词的意义对我很难理解,我宁愿用‘东方’和‘西方’的权力冲突来说,然而,这地球是圆的,这样‘东方’和‘西方’的真正精确意义也不能清楚。”
生前摈弃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的爱因斯坦立下遗嘱,要求不发讣告,不举行葬礼,丧事尽量从简。他把自己的脑无私供给医学研究,身体火葬焚化,骨灰秘密的撒在不让人知道的河里,不要有坟墓也不想立碑。在把他的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的时候,随行的只有他最亲近的12个人,而其他人对于火化的时间和地点都不知道。
在去世之前,爱因斯坦把他在普林斯顿——默谢雨街112号的房子留给跟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秘书杜卡斯小姐,并且一再强调:“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他不希望把默谢雨街变成一个朝圣地。他一生不崇拜偶像,也不希望以后的人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他把一切献给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自由的征程,最后连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但是正如英费尔德第一次与他接触时所感受到的那样:“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高尚总是并肩而行的”,爱因斯坦的伟大业绩和精神永远留给了人类。
在爱因斯坦离开我们之后,有许多人担心“世界末日要来了”而惶惶不可终日。让我们读一读爱因斯坦写的那首振奋人心的《从那个时候起我们会产生勇气吧》。
“我们必须对世界以宽大的心胸待之。此外,要讲求保障的手段,以免错误地使用自然能量,然后还需要把我们关于大自然的能量的知识公开于世上。我们为了世界人类的安全……还必须积极地努力工作。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件事实。那便是,我们不可能同时建立战争的计划与和平的计划。当我们拥有一颗光明的心与精神的时候,或许对于那些威胁世界和平的恐怖事情,我们会升出克服它们的勇气。”
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是世界最高荣誉。当初诺贝尔在遗嘱中声称将诺贝尔奖用于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中“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加上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总是坚持许多不合理的评选规则,致使20世纪的一些最重大发现或优秀科研成果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若是一个时钟相对观察者移动,观察者便会量度到该时钟跑得慢些“相对论”
长期以来,诺贝尔奖评选档案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评选内幕自然不为世人所知。直到1974年,诺贝尔基金会才做出一项新的规定。但是,这项新规定还是要求“仅对过去五十年的评奖档案保密”。
在20世纪的头20年里,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几十名著名科学家一直提名他为诺贝尔物理奖候选人。但是,当时身为诺贝尔奖评审团成员、19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加尔斯特兰德却根据已公开的诺贝尔奖评选档案资料认为,相对论应接受时间的考验,致使爱因斯坦连年落选。
爱因斯坦究竟该不该获诺贝尔奖的僵局直到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年轻的奥森于1921年提出的一项折中方案才彻底打破。奥森提出让爱因斯坦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光电效应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奖。这样,奥森的提案才被加尔斯特兰德及其他评委会成员所接受,使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哈勃定律”
“在无垠的宇宙中,银河系只是一名小小的成员”。这是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经过潜心研究才得出的结论。
哈勃首次提出,在银河系之外存在大量星系,并认为遥远的星系在其光谱中产生显著的“红移”现象。哈勃的理论认为,“红移”最快的星系就是离我们最远的星系。这也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的诞生,使哈勃名气大噪。但是,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团仍坚持旧的评选规定——天体物理学的发现不在评奖范围内,使哈勃失去获奖机会。
尽管后来有消息说,在1953年哈勃去世之前,物理奖评审团也曾一度同意推举他获奖。当时,传记家、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克里斯蒂森曾评论说,如果评审团早点破除清规戒律,哈勃肯定能获得诺贝尔奖。
“岛屿生物地理学”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罗伯特·麦克阿瑟和爱德华·威尔逊运用数学研究并创造性进行实地考察后提出,物种是如何移居新领地的理论,使世界科学界为之震惊。
今天,自然资源保护工作者运用这一理论,能计算出为保护濒临灭绝物种的生存需要多少栖息地;进化生态学家利用这一理论,对物种构成和物种的灭绝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尽管麦克阿瑟于1972年逝世,威尔逊也未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获得过大量颇有声望的其他科学奖。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皮姆教授说,同科学界的承认相比,是否获得诺贝尔奖并不重要,诺贝尔奖并不代表一切。
“大陆漂移”理论
球物理学家韦格纳在1915年提出地球陆地漂移的理论时,遭到很多人讥笑,认为大陆漂移说荒诞不经。韦格纳于1930年因进行科学探险考察在格凌兰遇难。
后来,一些科学家继承了韦格纳的事业,继续对大陆漂移理论进行研究,并完善了他的理论。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获得有关这一理论无可辩驳的证据时,韦格纳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意识与无意识”理论
1929年,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轰动一时的“意识和无意识及其对行为影响的理论”。但这一理论并未使他获诺贝尔奖。
一些传记家说,弗洛伊德死前一直认为,10年后诺贝尔奖评委会会打电话告知他获奖。但因在诺贝尔活着的时代,心理学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心理学理论不会被列入评奖范围,研究心理学的人必会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