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明神玉的小世界内,王右文是一切规则的主宰。此次进来这方天地时,这一道直觉不知为何越发明显地萦绕在右文的脑海中。
右文也未多想,一念之间便将自身近况毫无纰漏地知会于大师兄。
一番思忖后,葛闻暇言道:“从你修练第一道口诀至今不过四个多月的时光,却能精进到这等地步,三羊石窟不愧为羚门的传承法宝之一。”
右文赞道:“且每走一步,都是这座宝阵助力我度过难关。”
葛闻暇颔首道:“此中门道可多了。坤溟幽气的锻养何其艰险,比如血脉淤堵以至于气筋断裂、或是运功不稳反将气窍永远闭死、又或是深陷心障无法自拔等等,任何一步走岔了,都有可能断送自身道途。哪怕从头至尾没有一处差错,也难有人像你一般,能将周身浊渍完完全全、毫无遗漏地聚合于一缕浊气之中。”
说到此处,葛闻暇感叹道:“更何况羚门中人万不会修行幽气,而幽门中人又绝无本领做出三羊宝阵这般器物。这份机缘既叫你一人独占去了,我们便需得灵活应变……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三羊宝阵的玄妙。”
右文:“全听大师兄的吩咐。”
葛闻暇:“以你体内这缕浊气的精纯,即便与幽门中普通弟子的第一口坤溟幽气相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你才越过第二道关卡便能聚合出如此凝练的浊气……不,已不能单纯称之为浊气了……”
思虑一番,葛闻暇决意道:
“姑且……叫它少阴真气吧。
“往后的修行,仍需首重第一口坤溟幽气的锻养,这一点不会改变。与此同时,你可以初学一些操控真气的法门了。小师妹,你闭上眼睛,静静体会体会你这一股少阴真气的流势。”
右文依言合上双眸,将意念牵引到体内气脉之间。
两刻钟过去,右文轻声说道:“感知到了。”
葛闻暇:“好,你试着将这股真气引向食指指尖。”
右文皱眉道:“大师兄,它不听我的。”
葛闻暇颔首道:“睁开眼吧小师妹。方才一番尝试,有什么感想?”
右文抿着嘴道:“凭直觉而言,这缕少阴真气似乎挺畅快的;但只要我将意念加注在它身上便不行了,好像要刻意与我为难似的,马上变得……嗯……即阴湿、又凝重。”
葛闻暇微一点头:“碍于其秽重阴郁的势机,少阴真气比起清气或乾清灵气都要更加难以把控。而你既然炼出了如此品质的真气,想必将来的坤溟幽气也一定更为精纯。因此我们得提前学习操演真气的法诀,否则你的修为跟不上你的境界,恐怕要无端蹉跎掉许多机缘。”
右文:“原来如此。那还请大师兄快快教我!”
葛闻暇:“之前我们讲过,五诀四境之中有一道所谓法诀的境界。你可曾在草园的书架子上读到一些相关的内容?”
右文:“有几本书讲了道与法的关系,比如说‘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只是……我体会得比较浅显,吃不透其中道理……大师兄,五诀四境是修练灵气的法门吧?难不成,我们要用这方法来操练我这团浊气么?”
葛闻暇解释道:“虽然具体的运功之法或有不同,但法诀的主旨同样适用于浊气、幽气和你这股少阴真气的凝练。”
右文:“什么叫法诀的主旨?”
葛闻暇:“简单来讲,法诀的修习与这些日子来你所修练的意境恰恰相反。”正说着,一点灵光乍现于葛闻暇的左手食指尖,而后沿着臂膀一路游向右手食指。
“无论是潜息之法还是此前教你的两道口诀,均是‘养气于内’的法门,而法诀则旨在‘还气于外’。”
言毕,葛闻暇将右手食指的光点分成两股气息,其中一股从指尖直射而出,凌空炸开一团巴掌大小的光火,另一股随后而至,但却是绵绵袅袅、若存若亡的态势,直至中空最高处,忽地潵作一滩清水,落地无声。
葛闻暇接着道:“引气分流、存气止念、心气一体、百窍自如——法诀的修练是修士进一步养炼自身气机,并由此施衍道法的过程。各门派在此的手段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无外乎使体内真气达到一种‘不机而中’的境地。”
右文:“什么叫不机而中?”
葛闻暇:“一气化百,百气归一,动于微秒,静于岿山,行刃于蜉蝣,通达于雷霆。这便是不机而中。不必觉得有多玄妙,待你修行起来自然能有所体会。”
右文沉思道:“不过……这些都是针对灵气而言的吧?比如百窍自如,若坤溟幽气的养炼全在于潜息闭窍,又哪里来什么‘自如’的说法?”
葛闻暇颔首道:“方才所讲,不过让你对法诀的境界有个大致上的印象,无关乎具体修练的途径……至于到底怎样操练你体内的这股少阴真气,如今到有个讨巧的方法。”
右文:“什么方法?”
葛闻暇忽然突兀地问道:“你在万象山住的如何?”
右文侧首道:“万象山?师兄你在说啥?”
葛闻暇笑而不答:“你身上可有储物袋一类的东西?”
右文从袖囊中掏出一小件锦绣布袋:“这是童哥给我的,里头还装着些丹药呢。”
葛闻暇缓缓道来:
“自古以来,修行人士为登大道,所需要的器材、丹药、法宝、典籍等等事物多不胜数,尤其是修练了成百上千年的门派菁英,单其一人所拥有的物料,便可能盖过一百亩大的桑田。虽然大成真人境界之后有诸多方法可以隔空取物,但为数最多、且对储物一道需求最迫切的,仍是修为尚浅的修士们。
“上古仙门灵秀宫的创派祖师巧凌真人于是开创了一道功法,名唤作灵台彻物,并依此铸造了乾坤仙囊,也就是如今所谓的储物袋了。”
右文摩挲着手中的小袋子,奇道:“这件东西竟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葛闻暇:“试想这一小件口袋便能装下成千上万斤重的事物,其中道理又如何是玄妙二字能简单概述的?更难得储物袋这等物件如今遍地皆是,所以自古以来,巧凌真人的‘灵台彻物’大法被冠以‘极尽造化之巧、穷极格物之道’的美言,虽然其中真意非渡劫境的修士不能完全掌握,但它的实用性却能惠及初入道途的年轻后辈,是真正了不得的一道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