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瞿若白等江雨众人走了以后,对法空道:“贤弟,我还没见到你二哥。不如你我同去凌烟台,到那时咱们再行详谈,你看如何?”法空忙答应着。又安排小和尚先去凌烟台送信。留下众人,带着两个徒弟,陪着瞿若白赶奔凌烟台。
几人刚来到大洪山山脚下。只见对面一群人站立路旁。一个个屏气凝神,神情严肃。为首有一个人,年近八旬,身高八尺有余。五官端正,一团凛凛正气,体态笔直挺拔。满头银发,三咎白胡须。穿着黑灰色长衫,一身朴素如常的打扮。这人正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阴阳剑客,吴千愁。一看瞿若白来了,抢步过来。噗通跪倒,口里说道:“大哥到此,未曾远迎。哥哥恕罪。”瞿若白一看赶紧跑过来,单膝下跪道:“哎呀贤弟,休要如此。赶紧起来。愧煞哥哥了。”说着把吴千愁给搀起来。吴千愁带着众人回了大洪山凌烟台。把瞿若白让到首位而坐。
吴千愁问道:“哥哥从哪里来?”瞿若白道:“我是从家中而来,一来是几年不见二位贤弟。我来看看。这二来,有件事我想当面问问贤弟。”吴千愁道:“不知道哥哥有什么话要吩咐?”瞿若白道:“我在家里听说,兄弟加入了聚仙岛。而且还做了聚仙岛的首席大军师。不知是真是假?”吴千愁道:“不瞒哥哥,小弟确实加入了聚仙岛。而且还是军师。”瞿若白一把拉住吴千愁的手,切声道:“贤弟此事不妥啊。聚仙岛岛主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还能不知道吗?且你身为太极门的门长,在江湖上的名望,地位。那是何等的重要。怎能加入聚仙岛呢?这岂不是自贬身份吗?”吴千愁道:“哥哥也知这其中的缘故。聚仙岛岛主,独臂逍遥子罗申对我有断臂救命之恩。想当年桃花庄一战。他为救我断去一臂。此恩至今未报。且他又三番五次亲自来请。一是对我有恩,二是盛情难却。师父常道“受人之恩,涌泉相报。”我吴千愁岂能做无义之人?这也是无奈之举。”瞿若白道:“我素知兄弟是个有恩必报的人。但是,你也要明白是非黑白啊。聚仙岛是要跟朝廷作对啊。你当劝解,引他归正才是。若帮着他们造反,岂不是自取灭亡吗?到时候只怕兄弟会身败名裂啊。”吴千愁道:“当今皇上,叔夺侄位,为长不尊。既然他能夺位篡权,为何别人不能反他?哪一朝不是造反立国?哥哥可知圣人云“江山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聚众反他也不算为过。”瞿若白道:“贤弟啊,你这样做,是与天下人为敌啊。当今皇上,虽然不是亘古明君,但是黎民百姓也算心悦诚服。且天下刚刚平定不久,百废待兴之际。怎能行此祸乱天下之事。你可知,自古征战,皆是黎民之苦。这样会有多少人丧命,会让多少人再次陷入水火之中。圣人曾云“君轻,黎民重。”贤弟你这又是何苦呢?”吴千愁道:“哥哥此言差矣。自古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大事,也就不必拘拟于小节了。”瞿若白道:“自古百姓之事最大,不要说朝廷,武林中人也不会答应啊。不要忘了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整个武林一但联合起来。就凭兄弟一人,能够扭转整个武林的看法吗?”吴千愁道:“正因为如此,我才要主持召开英雄会。一来,夺了武林盟主之位。二来,我要找到五行令牌。这样,我就能号令整个武林。那么,推翻大明朝才有机会。”瞿若白道:“贤弟,武林盟主是个众矢之地,自从今古圣人左洞天谢世。就没有再选武林盟主。也没人再敢当武林盟主。但是这二三十年的武林没有任何大的纷争。不能不说是武林之福。一但重新选盟主,贤弟就成了天下公敌。凭贤弟一己之力,想操控整个武林谈何容易。武林也会再起杀戮。贤弟万万不可做此怡祸天下,祸及自身之事啊。听哥哥一句劝,取消武林大会。退出聚仙岛。自此退隐山林方是啊。”
法空闭目坐在在旁边一言不发,只听二人说话。
瞿若白继续道:“贤弟,想当年。你我弟兄三人结拜时说的清楚。一定要造福百姓。老门长传位之时,也曾留下遗言。不可凭武力地位祸乱武林。难道兄弟忘了不成?”吴千愁道:“师父遗言,我自然记得。但是这不是祸乱武林,这是造福天下。一但我得了武林盟主之位。号令武林,推翻大明江山。改朝换代,这不是造福武林,造福天下吗?”瞿若白道:“乾坤教有两位圣人,他们的武功已临化境。敢说天下无敌。谁敢说动武能赢他们两个?谁又敢跟他们动手?不管是武功还是威望。武林之中有几个人能跟他们相提并论?他们都不敢来争武林盟主之位。反而派人来助你得武林盟主。凭他们在武林中的地位。他们教中任何一个人说当武林盟主。江湖上谁又能凭武力反对?难道这其中没有什么阴谋吗?恐怕乾坤教用驱狼围虎之计。让你跟武林中人自相残杀。他们好收做渔翁之利。到那时武林就没有能力再跟他们抗衡。话又说回来,凭贤弟一人之力,能赢多少人?到时候恐怕你的太极门有灭门之祸。聚仙岛都要依附在乾坤教之下。到那时候,受人摆布悔之晚矣。贤弟你要考虑清楚啊。”吴千愁道:“哥哥有话,我本当言听计从。但是我不是为了我自己名望。为的是聚仙岛能够平定天下。为的是把太极门发扬光大。不得已而为之。就算乾坤教有什么阴谋,我一旦得了武林盟主之位。难道我还怕乾坤教不成?我们现在跟乾坤教,黑风堂,是共谋天下。他们既然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我何不顺手给了这个面子?就算没有乾坤教帮忙。放眼天下,谁又能把我吴千愁如之奈何?”听到此处。瞿若白已经泪如雨下。自己苦劝无果。不知道再说什么。
吴千愁看瞿若白老泪纵横,心中不忍。跪在瞿若白膝前,遂道:“哥哥若大年纪,本来已经隐遁山林多年。平日小弟并没有尽兄弟之敬,侍奉哥哥膝前。没想为此事二次出世相劝。弟之罪也。小弟不敢请哥哥出山,助小弟主持大局。还请哥哥回庭保养。日后小弟在登门请罪。再尽小弟之情。”
瞿若白听此一说。愣了半日,知道苦劝无意。松开了双手,深叹一口气方说道:“既然兄弟主意已定。我就不在说什么了。我告辞了。”说完起身就走。吴千愁也是老泪纵横。跪地相送,并未再留。
法空一听赶紧站起来道:“阿弥陀佛,大哥留步。不如到小弟的庙中住上一住。让小弟侍奉哥哥几日。”瞿若白用泪眼看了看法空道:“贤弟,难道你也同意千愁这么做吗?”法空听此一问。当时哑口,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愣可可的站在那里。瞿若白含泪叹气道:“既如此,我就暂别了。你庙中有这么多人在,我住恐有不便。告辞!”说完转身出了大厅,下山去了。二人送瞿若白下山后。法空看着瞿若白的背影,跟吴千愁说:“二哥,或许大哥说的对。咱们是不是办错了?”吴千愁看了看法空道:“师弟,做大事岂能瞻前顾后。爱名惜身?你且回去吧。你庙里还有这么多人。在我山上还有黑风堂的高手。我得去应酬他们。”法空称是,自回了卧佛寺。暂且不提。
回头再说瞿若白,失魂落魄的下了大洪山。摇头叹气,悲伤不已。怎么也想不通,昔日名满天下,侠义为怀的吴千愁。怎突然变得如此之态。忽然听见有人说话道:“瞿先生,如此伤情,所为何事?”瞿若白抬头一看,路边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跛足,独眉的破老道。手里拿着还有几根半截毛的佛尘。一个是个破衣啰嗦,破的不能再破,脏的不能再脏的乞丐。背着一个脏兮兮的葫芦。手里拿着一根竹棒。真难为这俩怎么凑一块的。
瞿若白一看,这两个人都认识。老道就是跛脚独眉仙,洪博图。乞丐就是闭目神丐三绝剑客董煜董耀堃。瞿若白一看是他们两个,勉强一笑道:“没想到是二位剑客。若白有礼。”两人赶紧还礼。
原来,自从董煜从断魂庄离开江雨众人。就想回趟四川,去找叶已臣。由于贪图路上风景,误走景德镇。只能绕道都江府。再横渡鄱阳湖去赣江口。董煜并没有甚急之事。路上难免耽误点时间。
这日来到都江府鄱阳湖边。想租条渔船过湖。奇怪的是,硕大的湖面。一条船都没有,董煜不免心生疑惑。自言自语道:“现在不是禁渔之季。正是鱼肥蟹足之时。怎会没有打鱼的渔夫呢。行船也不见一艘。这是怎么回事?”董煜沿着湖边走了半日,只见湖边倒是停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渔船。空荡荡的没有一人。越发觉的奇怪。又走了一段路,看到一个小渔船上。有一个渔夫卷着裤脚,光着脚丫。拿着一双草鞋,垫在头底下,躺在床舱里,拿个草帽盖着脸睡觉。董煜走到船边,拿着棒子在船帮上敲了敲道:“小哥,老花子讨扰了。”这人把草帽拿下来,坐起来看了看董煜道:“哦,老先生有什么事吗?如您要讨吃的,从这往前再走二里地。那有村子,我身上没带什么吃的。”这渔夫哪里知道眼前这个乞丐是个剑客。董煜一听这么说。一笑道:“小哥,我不讨饭。我想租条船,过湖去赣江口。你看能行个方便吗?”这人一听,往船舱里一躺。拿草帽把脸一盖说道:“鄱阳湖走不了了。您绕道北上,到九江,转过汉阳峰,然后再去赣江口吧。”董煜一听,心中更是不解。遂说道:“我老花子,偌大年纪,身体又不好。如果绕道而行。起码四五百里路。我哪里走的动啊。还请小哥行个方便。船资我不会少给的。”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一块银子,往前一递。这个渔夫一听复又坐起来道:“老人家,不是我不想挣你这个钱。是怕我有命挣,没命花而已。”董煜一听道:“小哥何出此言?”这人从船里站起来。跳到岸上,一边拿着草帽扇着风。一边上下打量打量董煜道:“老人家,实话跟你说。最近这个湖里闹水鬼。不管多大的船。进了湖就沉。多少人都平白无故个死了。都说是怨鬼索命。你没看这湖上一个人都没有嘛?渔民都不敢出船。您说,为了您这点钱。白白的搭上一条性命,划不来啊。不是我胆子大,为了活命。我也不会冒险来这钓鱼。”董煜问道:“如此说来,这湖里的鱼就没办法打了吗?”这人道:“也不是没办法打。前段时间,来了一个道士。叫什么道长。他说他有千年道行。他有灵符咒,能避水中怨鬼。”董煜道:“那何不请这道长除了这水中怨鬼?”这人叹口气道:“这道士如果真的能除这怨鬼就好了。他说,这水中怨鬼有近万年道行,他不能彻底把他给除了去。他只卖符咒。贴在桅杆上,说能保怨鬼不敢近船。”董煜一笑道:“这不就行了,你们买来符咒。重新出船打渔不就是了?”这人叹气道:“这道士一张符咒要二百两银子,像我们这普通老百姓哪里买的起。渔行烦出几个人去找这个道士去谈。求他施舍点符咒。他却说“这符咒是仙人所赐,如果白白送人,是不灵验的”大家都买不起,只能停舟歇船。有的人已经改行做别的去了。连行商做买的船都不在这走了。”又叹口气道:“哎,这世道,鬼都跟老百姓过不去。”董煜听到这,心中已然明白大半。因问道:“你可知这位道长住在何处?”这人道:“您找他做什么?”董煜道:“你别看我是个乞丐。幼年间也学过除妖抓鬼。或许我有办法除了这水中的怨鬼邪祟。”这人一听,瞪着眼睛上下又看了看董煜。道:“老爷子,您可别哄我。您有办法除了这怨鬼?”董煜一笑道:“你看我这个年纪,焉能说大话哄人?就算没有十成把我,也不妨试上一试。”这人一听道:“不知道老爷子除鬼要多少银钱?”董煜道:“我除妖抓鬼不收钱。”这人一听乐了,扑通跪到地上道:“老爷子,如果您真能除了这水中的怨鬼。我在家里给您立一个长生牌位。保佑您长命百岁。”董煜把这人搀起来道:“我来问你,你叫什么名字。”这人道:“我叫程大虎。”董煜道:“大虎,我来问你。那个道士住在什么地方?”大虎说道:“老爷子,那个道士住的倒是不远。从这往东北走,三里地有个龙王庙。他就在哪里住着。您还要找他那个道长吗?”董煜道:“是的,我得去找他一趟。找他借点东西。”程大虎似懂非懂的又问道:“不知道老爷子抓鬼,需要什么法器不用?”董煜一笑道:“还真需要点东西。”说着,又拿出一块银子来,递给程大虎道:“你去帮我买点熟牛肉,熟鸡腿,凉皮伴黄瓜,大葱爆肉条。最好再买点花生米。然后再打点好酒就行了。剩下的钱就归你了。我借你的船坐一坐,养养神,晚上咱就捉鬼。”程大虎听的是满脸胡疑。接过钱,不一会买来了酒菜。放在船头。让程大虎陪着喝酒。
酒足饭饱之后,天也就黑了。董煜站起来跟程大虎说:“好了,我该去捉鬼了。此事你不必声张。先回家去吧?”大虎道:“老爷子,要不要我帮您找几个帮手?”董煜一笑道:“降妖捉鬼你们又不会。你还是回家明天来这等我消息。”大虎答应着回家走了,暂且不提。
且说董煜按着程大虎指的路,摸到龙王庙。在庙外仔细听了听,没什么动静。纵身上了大殿的房顶。掀开一块瓦片。往里边偷偷看着。
只见大殿里坐着三个人。中间坐着一个老道。五十多岁的年纪,身穿鹅黄色道袍,九梁道观别顶,手拿佛尘,背背宝剑。另外两个人,一个背着嗜血骷髅爪。一个人没有耳朵,背着分水狼牙镩。这两个人一个是杜永光,一个是杨冲。他二人在麒麟寨逃出来。没有地方去。这才来到都江府。投靠了这个道士。地上站着大大小小七八个小道士。端茶倒水的伺候着。听杜永光道:“道长,虽然湖上现在没人打渔。但是也没人买咱们的符咒。长此以往,咱们也赚不到银子。终究是个什么主意?”这道士一听,一阵得意的冷笑,晃了晃手里的佛尘道:“无量天尊,杜寨主有所不知。这些渔民不打鱼,正合我意。我已经回报给徐舵主。让他派来渔船。来鄱阳湖打渔。从此就等于我们接管了鄱阳湖。哪里还需要他们来买贫道的符咒啊。到时候我们在湖上设立关卡。向来往船只收费。岂不美哉?”杨冲一听道:“道长妙算天机,谋高智广。非我等碌碌之辈能比。这一份大大的功劳。定会有教主的升赏。在下这里先恭喜道长了。”这个道士一听,哈哈大笑。遂道:“杨寨主过谦了,非是你帮助贫道。凿漏渔船,我一人焉能做此大事。还要多谢二位帮忙了。在徐舵主跟前,贫道一定多多推荐二位。”二人道谢,杜永光又道:“敢问道长,徐舵主舟队何时能到鄱阳湖?”道士道:“徐舵主去了大洪山凌烟台。去参加英雄会。但是他来信说,已经派船从池州顺江而上。估计再有十天八天就能到鄱阳湖。到时候,这条船队就归二位执掌。来往船只收费也归二位执掌。这个美差不知道二位怎么谢贫道我啊?”说完又是哈哈大笑。
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