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去,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笑着颔首还礼走了过来。那老头身体硬朗,穿的灰色粗布的衣衫看上去已经发白,却也十分的整洁,颌下一缕花白的胡须,颇有几分老学究的味道。
这人明照青认识,正是前些日子在湖边钓鱼的老头。只知道老人姓罗,似乎读过些书,不过很是直爽没有读书人那种迂腐气,说起来两人也算是比较熟稔。
招了招手,当是打招呼了,却没想到,这老头径直的走到了对面坐了下来。
明照青抬头看了一眼又自顾自的吃起包子来,一转眼一个包子已经塞进了嘴中,似乎是感觉有些噎到了,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您老也来吃包子?”
罗老皱了皱眉头,忽然笑了起来。
“你小子,吃相也太难看。”
明照青抬头看了看四周,许多食客的目光都望了过来,有些食客嘴里吃什东西,嘴角却是勾起了一个诡异的弧度。
“老头,好歹我们相识一场,留点口德,这么多人看着呢。”
罗老哈哈的笑着道:“一副臭皮囊也无甚好看的,让别人看去吧。”
明照青有些无语,这老头看着挺像那种刻板老学究的,但是说话竟是这般的随意。
“小子,看你穿着富贵不知道是临安哪一家的?”
明照青抬头看了一眼老头,又将剩下的半个包子塞入嘴中,指了指明家的方向道:“那边明家。”
罗老向他指的那边看了看,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
“明安是你什么人?”
“哦!那是家父。”
明照青将包子吃完,给自己倒了一碗茶,偶然间抬眼却发现这老头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心中暗道:“难道这老头和明家有仇?看起来也不太像,又或许是明家曾经做过什么为富不仁的事情惹了这老头?”
看老头面色不善,还是走为妙,正好包子也吃完了,便站起身笑拱了拱手。
“吃完了,该走了。”
正要转身,却听对面老头道:“臭小子你就是明照青?”
明照青听出了老头语气不善,不过细细品味其中意思这老头似乎很了解明家,应该和明家是有些渊源的。
“正是,罗老认识家父?”
罗老喝了口茶,似乎是想要平息一下心中的怒气,抬起头看了看明照青,哼了一声。
“明安劳苦半生才稳住了明家的基业……可惜了!”话未说完又是叹息了一声。
哦原来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个也能理解,毕竟自己名声确实不太好,但是自己到现在都不知道这老头身份,看样子这老头在这里应该是颇有声望,从他到这包子摊来,有那么多人打招呼便知道。若是真的争辩起来恐怕真的就成了众矢之的,不好收场了。最主要的是这老头看着像是饱读诗书的文士,可是脾气倒是不怎么好,什么话也敢说,这样的人能够在这世道活的好好的不是真傻,就是背后有很硬的倚仗,就算说了什么违规的话,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听这老头的语气,与明家似乎是友非敌,若是如此坐下来讨论一番,做一番虚心受教的模样到也无所谓。
但是集市的那一边一片喧闹声中,响起了一个女子的声音。
“店家来两个包子。”
女子声音温柔,明媚。明照青当然听出了是谁,随即转过身,见江婉背着竹篓现在包子摊前,已经收下了包子,从随身的荷包中拿出几个铜钱交到了包子摊老板的手中,抬起头,看了过来。
“好巧,明公子。”
“嗯,挺巧的,东西都卖完了?”
明照青看了看江婉背后的竹篓,也是热情的打招呼。
“今天卖完的早,顺便过来买几个包子。”
“哦……包子不错。”
还想说些却听身后罗老头冷哼了一声,嘴角的那一缕胡须也似乎被这哼声吹了起来。
明照青这才想起,原来把这老头冷落了,随即又拱了拱手表示歉意,离开包子摊。
热闹的集市,人来的快,散的也快,就在明照青离开包子摊不久,这边的人已经散的差不多了。周围有几个乞丐也纷纷的涌了上来,捡了一些残羹冷炙,囫囵的吞咽着离开了。
罗老依旧坐在那里,端着一杯劣茶,望着明照青离开的方向,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知何时,在罗老身后已经多了一个年轻的书生,这年轻的书生大概已经站了一会,只是看他想的出神没有打扰,等他叹息完,才恭敬的行了一礼。
“老师。”
罗老回过神,笑着示意这年轻书生坐下。年轻书生又行了礼才坐了下来。
“老师认识明公子?”
罗老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湖边见过几次,算不上很熟。听说这小子不学无术,出了名的混账。子安你与他相熟?”
年轻书生姓陆名潼字子安,临安城年轻一辈中极副盛名的才子,在儒学一番造诣颇深,诗词写的也是极为漂亮,能与之齐名的也只有那个师从翰林学士的郑承岳。
陆潼给罗老斟了茶才道:“不怎么熟,只是见过几面,不过弟子看明公子倒不像是不学无术之人。”
罗老笑着将茶饮了,颇有兴趣的道
“哦,说说看。”
“弟子与明公子见过几面,观他与下人说话并没有颐指气使的神态,话语中也不似一般富家公子那样的孟浪。”
罗老笑着点点头,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眯起了眼睛,思索着与明家小子见过的几面。虽然那小子开口闭口的喊着老头,但是他也并非是顽固不化的老学究,这点小节自然也没有放在心上。
“修养是有的,看样子找时间我的敲打敲打他了。”
听到老师要敲打明照青,陆潼有些吃惊,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见过老师对一个人如此上心,就算是自己,也仅仅是在平日的聊天中提点几句。他并不是一个善妒的人,也不会因为明家家公子的风评差而去理所当然的认为,想反倒是对明照青有些好感。
“有一件关于明公子事情,弟子也不知道是真假。”
陆潼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说。
“说说吧,不管真假就当是消遣了。”
“弟子有一同乡,前些日子付揽翠楼清风明月二位姑娘邀约游西湖,具他所言当日明公子也在,还作过一首诗。”
当下又把那首饮西湖初晴后雨颂了出来。
“因为这首诗写的极好,弟子听过一遍之后便记住了,只是当时有许多人在场,都以明公子做不出这等好诗,定然是花钱买的。”
罗老听完那诗句,捋着胡须细细的品味了一番,才点了点头。
“的确是好诗,前两句写的也应景。”
沉思了片刻忽然大笑起来:“欲把西湖比西子,亏他能想的出来。”
转头看向了陆潼:“你觉的如何?”
“诗是好诗,至于明公子其人未曾深交,不敢妄言。”
陆潼答的真切,罗老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笑道:“好一个不敢妄言,我倒是对这小子感兴趣了,有时间叫他来书院坐坐。”说完将茶水钱放在了桌上,迎着晨曦向书院那边走了。
书院名叫勿言书院,离集市这边不远,其实也只是一处很小的院落,由四间草屋和四周的院墙围拢而成。
早些年这里是罗家的老宅,罗老经常一个人坐在这里沉思,便题了匾称勿言堂。这些年他归隐在家,闲来无事便收了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在这里读书识字,后来渐渐名声传开了,便成了如今的勿言书院。
此刻晨光尚不算灼热,院子中的大槐树的影子被拉的很长,树下十多张桌子已经摆开了,有二十几个七八岁的孩童,坐在桌子前,摇头晃脑的读着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在一片稚气的诵读声中,罗老推开了院门,想到了明家那小子和一个女子离开时的情景不由得笑了起来。轻轻的跟这读了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说完又看了一眼旁边的陆潼,眼神中颇有深意。
“子安,你也不小了,该娶妻了。”
陆潼笑着摇了摇头,恭敬的回答:“嗯,有劳老师挂心了。不过……”
罗老坐了下来,不知为何叹了一声气。
“他写的的那些东西始终是影响了你的,虽然在我看来确有些偏激了。我以为你只是欣赏他的才华唉……”
他常常的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忧虑的神色,又道:“既然你想去开封,我也不拦你,大丈夫当志在四方,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方今天下群雄割据,战乱频频,人命更是贱如草芥,此去开封路途甚远,定是困难重重,况且那石敬瑭名声……你可想好了?”
陆潼沉默,坚定的点了点头。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