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这一千五百块,徐可清又是耿耿于怀了,这是一千五啊。
什么时候,徐可清花钱都是成千成千花了。
要知道,在一年前,分分钱都舍不得花的人。
这些钱都快疼死他了,弄得他怎么也有点心有不甘啊。
把担子放下,就追了上去。
那老爷子听后面的声音,一看是徐可清,就问还有什么事。
徐可清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
“大爷,我就是想问问,您家里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好东西,一块卖给我呗。凑够三千,这不是直接就能住到楼房了。您说是吧!”
老爷子想了想,点了点头。
“小家伙,说的对!”
这样,徐可清就把担子挑到一个岗亭附近,让萧英看着,自己去了老爷子的家。
还别说老爷的家离客车站还怎不算远,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情。
不过老人还是比较保守且谨慎的,根本就没有让徐可清进里屋,就在院子里坐着。
让家里的老伴给沏了壶茶,徐可清就只有坐在石凳上等待了。
老人拿出的是九对景泰蓝和珐琅瓷,清康熙景泰蓝缠枝莲双象耳小瓶、清康熙铜胎掐丝珐琅贯耳瓶、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千叶莲纹盌、清雍正珐琅彩花鸟壶、清乾隆掐丝珐琅如意形洗、清乾隆珐琅彩花卉纹瓶、清乾隆珐琅双环瓶、清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乾隆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珐琅彩瓷碗十二对,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两对、清康熙御制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盌两对、清雍正珐琅彩瓷虎丘山水碗两对、清雍正珐琅彩瓷五伦圆碗两对、清雍正珐琅彩瓷清山水碗两对、清乾隆珐琅彩黄地开光式胭脂红彩上水纹碗两对。
说到“珐琅”,很多人容易想到所谓的“景泰蓝”。的确,景泰蓝是中国传统珐琅器创作的高水平代表。
但珐琅器的类型,并不止景泰蓝的铜胎掐丝工艺这一种。
清代兴盛于广州,并影响了宫廷用器以及外销商品的广州画珐琅,也是极重要的代表作。
是将珐琅釉料涂在铜器表面做装饰的一种工艺。当这项工艺被外国人带到中国时,康熙皇帝对此十分喜爱,于是命令他们仿制,但这些外国人对此并不上心,因此他们做出的器物并不精美,康熙皇帝看后十分失望,只能暂时作罢。
但康熙皇帝依旧对珐琅彩十分执着,他让内务府的工匠们加紧研究这种技术。这些从未踏出国门的工匠们只能通过观察现成的珐琅彩器物苦思冥想,最终在康熙晚年烧制出了中国的珐琅彩瓷器。
当他们将瓷器拿到康熙皇帝面前时,昔日神采奕奕的匠人早已两鬓如霜。康熙皇帝看到这些瓷器,竟不顾九五之尊,径直走到近前,拿起一只珐琅彩瓷碗,并用手轻轻抚摸着它,满脸喜笑颜开。
数年后,康熙皇帝因病辞世,工匠们烧制的这些珐琅彩瓷器也被放进宫中,珍藏起来。
雍正皇帝即位。这位皇帝对画珐琅十分喜爱,他在位期间烧制出的珐琅彩瓷器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不但纤细秀丽,器型也颇为优雅精美,而且实用性极强。
乾隆皇帝也曾命人烧制过珐琅彩瓷器,风格更为华丽繁复。工匠们不仅将将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在瓷器上,还临摹了西洋的人物风景纹饰,这使得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更具多元性。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清朝此时还没有生产珐琅彩料的能力,因此工匠们使用的都是外国引进的珐琅料。
他们在绘制纹饰的过程中,大多模仿油画的绘画技巧,因此纹饰更有立体感,但风格较为简单呆板,又因为上面堆砌的彩料很厚,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冰裂纹。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器除了做工别具特色,数量也十分稀少。
一种外来的工艺,在中国人手中继承下来,还烧制出了如此精美的盛世佳品,这或许就是中国工匠的智慧吧!
这二十一对器物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作,尤其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最是秀美,让人赏心悦目。
老人给出的价是两千,这又是一个在当时比较高的价格。
这是的古董就是四旧遗风,都是老头老太太偷偷的玩,没有人光明正大的买卖啊。
最后,老头还是不降价,只是搭了两个箱子,正好可以将这些东西装里去。
箱子是紫檀描金双龙戏珠,非常精致的老箱子。
不过这箱子太显眼了,不得已,在外面糊了层报纸,这样,徐可清又成为一名担夫。
最后,徐可清又加了两个石头放在箱子里。
原来,徐可清看到有两个硕大的玉璧,被老人的老伴当做压咸菜的石头的,这分量可是十足。
老人的老伴觉得也没什么不得了的,就让徐可清担走了,徐可清最后居然还顺走了那四个茶盅。
当然是和老头讨了半天才给的,这是四个黑不溜秋的四个茶盅和黑盘子,都是光光的没有纹饰,和那个金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徐可清感觉有着什么内在的联系,所以就讨要过来。
徐可清到是想要询问老人家的家室和这些宝物的传承,还有就是这个还有没有其他的比如明朝的,元朝的,宋朝的。
但是老人总是云里雾里的不说实话,最后徐可清只有退走了。
徐可清稍稍有些遗憾,老人只是说他姓金,具体叫什么也没说。
但是徐可清觉得,老人那肯定还有更好的东西没拿出来。
要知道清朝距今也就是百十来年,东西也不算是多么久远的,一般爱好的,都认为不是什么古董。
不过这珐琅彩确是有点例外了,因为珐琅彩都是专供清宫用的,也算是大的收获了。
再有就是那两个硕大的玉璧,一看就是先秦的古物,玉质还是比较完整的。
最后就是,那个托盘和四个茶盅,其实是酒盅。绝对是和那个金壶是一体的,也算是一大收获。
当萧英看徐可清又担了一副担子,摇头叹气。
不过,这时候的人都是干过活的,担担子那都是家常便饭。
除了肩膀疼一点,都没啥事。
而且,萧英还放心徐可清的一个弱点。
徐可清不会担,他总是将担子用手臂抬高。
这主要是徐可清两个肩膀的肉有点厚,压着担子,太难受了,必须用手垫一下。
虽然徐可清也是农民出身,但是担担子的水平,在村里最差。
推个车什么的都行,就是担担子不行,可能就是肩膀上肉太多的缘故吧。
两个人两副担子,客车收了三个人的车票,三块六毛九,还有分分的钱。
不过两人也没在意,如果人多的话,徐可清还想着弄上四张票,好给那些易碎的瓷器让个座。
今天,还没到那拥挤的时段,所以,两人松松快快的到了广州汽车站。
然后就是找了一辆三轮平板车,给拉回招待所。
和原来的物品,放到一个地方,到时候杜大哥一起起运送到沪海。
不过,徐可清和萧英碰到了个有意思的人。
那就是那个这位靓仔红哥,全名庄红旗,岁数都已经可以做徐可清的叔叔了,但是还是让徐可清叫他靓仔红。
这位的广东口音是相当的重,而且还夹杂着客家话和闽南话。
一般人根本就听不懂,但是还特别的爱说,一路上话不断的轰炸。
用萧英的话说这在北京就是个侃爷,在西北就是个话把子。
不过有一点,徐可清听出来了,就是这个人是广东的玉雕厂他居然都认识,还都熟悉。
徐可清和萧英互看一眼,就请这位靓仔红在招待所,好好吃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