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爷子拿着这柄刀,也没有听杜建平说买刀的过程,老爷子只是看着一把刀,深深的凝视。
老人家不自觉的走向一个房间,徐可清和杜建平跟在后面。
虽然都有些不知所措,但看样子应该有一段故事在里面。
大家呢,也都想听听是什么样的故事。
不过很可惜,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人家杜老爷子顺手就把门给关上了。
老爷子才不会让这帮小家伙耽误他回忆往昔,其实他也是自己舔舐自己的伤口而已。
一辈子当兵打仗的,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走了,老爷子能活着那只不过是他没有死而已,可是看着那么多的兄弟走了,他也不可能好受。
不过徐可清还是从门关上的一瞬间看到了一屋子的枪,在墙上挂满了枪,简直就是个武器库了。
大多都是抗战时期的老枪了,都有使用过的痕迹。
毕竟他也就玩过两次枪,一次是王大妈教他用枪,一次是用枪吓走了几个小混混。
他对枪还是有着好奇心的。
有了这些枪,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不会怕什么牛鬼蛇神的。
只要那些破“四旧”的小年轻赶来,老爷子说不定真敢拿枪把人都给“突突”了,想想那些人被吓的屁滚尿流。徐可清心里就说不出的解气。
其实,徐可清他们村就有下乡的知青,真不是抹黑那些个知青,刚开始那些个知青都好的很,对村民都热情的不像话,但是用不了两年,革命热情就被贫困磨去了外衣。
人啊,这革命热情一没有了,再加上这农村肯定是不如城里,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这些人天天就想着弄吃的。
人家土匪还兔子不食窝边草呢,徐可清他们村的知青,天天就祸害村里。
徐可清他们崖头村,村里都是一个姓的,都姓徐。
那小伙子都是棒小伙,就和村里的知青干起来了。
不过知青也不是善茬,那都是在城里武斗过来的人,别的不行干架真是一个顶俩。
村里的小伙子们这次还真吃了亏,让人家打趴下不少人。
不过,村里又不是只有小伙子们,像徐可清老爸这样的庄稼汉就全动员起来了,敲响了抗日时期用的警示铁圈。
这可不要紧,全村的人都动员起来了,就把这些个知青给赶跑了。
老村长曾经也是经历过风雨的人,干脆带人把知青点给拆了。
老村长知道这些个知青喜欢串联,想起了对付RB鬼子的做法,踞堡而守。
要知道村里还有用石头垒砌的碉堡,村里大大小小十来条枪。
当天,他还叫人从山梁上取出以前藏的土枪、土炮,就和村里那些小知青,还有那些被他们找来的那些知青。
老村长可是什么都不怕的主,打起来真的是下死手,用老人家的话就是做事要做绝,直接把这些人全都给端了,虽然没死人,但下不来床的人可不是十个、八个的,那是个个都带伤。
而且,这些人全给扣起来了,谁来都不好使,最后惊动了市里,把这些知青全弄走了,村里也不安排知青了。
这事也就是这么结束了,这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放在任何法治健全的年代,村里的人都得喝一壶的,不过那时候公检法都被砸烂了,也没人管这些事了。
现在老村长都已经八十多了,还时不时的在村里的山上溜达呢!
徐可清那时候还不大,就是摇旗呐喊的角色,连土枪他都摸着。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枪,真是让徐可清开眼了,可以老爷子将门给关上了,他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
徐可清要说,也特别的喜欢枪的,但是王大妈是死死的摁住他不让他碰枪,要不在枣庄(琅琊)的房子的那几把枪,他可以好好的过过瘾,可惜王大妈就是不让他动枪,用王大妈的话说,这时候不是那战争年代了,动枪不详。
徐可清没有办法,只有向王大妈屈服了,毕竟她是徐可清最敬爱的几个人,现在王大妈和于伯伯在徐州的大学工作,还是与徐可清经常书信往来,过问最多的当然还是让徐可清将精力用在学习上,别整天弄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徐可清和杜建平被老爷子关到了门外,两个人是面面相觑。
徐可清就悄悄地问杜建平这是怎么一回事啊,那个小六子又是谁?
杜建平当然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原来抗战时期的事情老爷子从来也不跟他说,他也不知道老爷子的过往。
对于大刀队的过往徐可清还是看过一些史料记载的,这其实就是抗日时期的事了,当然主要是西北军用的比较多。
杜建平见徐可清知道些过去的事情,他就让徐可清详细的讲一讲。
徐可清现在也是个文化人了,文化人总有种诉说的欲望。
嘿嘿,徐可清当然也不能例外。
徐可清刚要清清嗓子开讲,杜建平让徐可清等一等。
他从厨房拿出炸的花生米,拍了个黄瓜,切了个咸菜旮沓,用油炒了下,这是要听评书的节奏嘛。
其实是徐可清想多了,这不是听评书的节奏,这是边喝边聊的节奏。
得,那就开始把,一人一茶缸子的双蒸酒,徐可清就开始讲了。
要说这大刀队,其实是西北军的大刀队,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宋哲元。
宋哲元是徐可清的老乡,不过人家是SD省乐(lao四声)陵人,乐陵位于SD省德洲,有名的就是德洲扒鸡。其实更有名的是这个地方挨着河北的沧州,就是中国的武术之乡沧州。
其实,他家算是书香门第吧,所以他自小就受到了家庭教育。在年轻的时候还做了私塾先生,他不收穷苦人家子弟的学费,也是不错的人。
宋哲元的家乡临近这武术之乡沧州,他也是耳濡目染,也就酷爱习武,这在村里都是有名号的。
之后他到了北京,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也后在第六镇见习。
这里的镇,就是就是师一级别,满额大约有一万两千多人,他其实就是个跟班而已,主要是他老爹认识这里的主官。
宋哲元发迹主要是他认识了冯玉祥,他跟着冯玉祥转战南北,混成了了冯玉祥手下的五虎之一。
不过其他四虎应该是挺陌生的有张之江、鹿钟麟、郑金声和刘郁芬。
冯玉祥手下有十三太保,这里面还是有几个名声远扬,好的坏的都有,孙良诚、孙连仲、佟麟阁、刘汝明、韩复榘、石友三、张维玺、过之纲、闻承烈、程希贤、葛金章、赵席聘、韩多峰,十三人最为突出,所以又称西北军十三太保。
大家还是自己查资料看吧,咱们接着说宋哲元。
冯玉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就是那个把最后的皇帝赶出皇宫的那个将军。
后来宋哲元当上了军长,也是北京,当时叫北平这的最高长官,他的家底太薄,枪支不足,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
他为了提高官兵的战斗力,就继承了西北军的大刀队。
为了提高官兵使用大刀的技能,宋哲元派副军长佟麟阁将军亲赴北平聘请李尧臣先生来军担任武术教官,李尧臣深为二十九军抗日救国的精神所感动,慨然允诺前往相助。
李尧臣是HEB省冀县李家庄人,自幼随庄里拳师学太祖拳。
18岁时,李尧臣拜神拳宋老迈之侄宋彩臣为师。
宋彩臣尽得宋老迈真传,他先教李尧臣练三皇炮锤拳,后又让李尧臣练六合刀、追魂剑等十八般兵刃。
李尧臣后又学使暗器,练轻功,能飞檐走壁,蹿房越脊,功夫过硬,在社会上颇有名声。
李尧臣来到二十九军后,根据大刀的特点,结合中国传统的六合刀法,创编一套“无极刀法”。
这种刀法,既可以当刀劈,又可作剑刺,简单易学,实用性强,军部先由各部队抽选骨干,组成大刀队由李尧臣直接传授刀法,再由他们传给全军官兵。
几个月后,大刀队就开始将练熟的无极刀法教给全体官兵。
佟麟阁将军还同李尧臣轮流到各部队视察、示范,大力增强了将士们的白刃战本领。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完全控制了东北。
自此日军一路南下,到达了河北遵化东北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喜峰口。
当时在这里驻扎的中国军队士气低落,不堪再战。
1933年3月的一个傍晚,日军趁势抢占了关口。
次日早上,中国军队29军所属37师主力赶到,日军主力也到达了战场。
双方围绕喜峰口外的几个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这就是著名的喜峰口战役,这次战役多次使用大刀队,从而扭转了战局。连RB报刊都不得不承认喜峰口之战是“皇军的奇耻大辱”。
这次战斗开创了大刀队夜袭日军的先例,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为之高涨!
1937年作曲家麦新在创作抗日歌曲时,首先想到了这场战斗。
于是一首鼓舞全国人民士气的经典歌曲一首《大刀进行曲》就此诞生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大刀进行曲》中“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改成了“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成了一个民族在危亡中发出的呐喊。
不过,使用大刀都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随着战争烈度的增加,大刀渐渐退出了战争的舞台,毕竟现代化的枪支还是要比大刀更好用。
要知道大刀可不是几个月能练成的,而且战争中人命其实已经不值钱了,都是上千上万的人命往里填,就是被称为虎贲军之称的那个军,抗战几年中就换了三遍将士了。
更别说,那些拿大刀搏命于战场的人,据说当年的大刀队,那就是敢死队,活下来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