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雷军为何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撤退,这恐怕在喀斯特军队里面谁也说不清楚啊。
阿鲁辛城长官索达离甚至在战斗结束后气愤地回到府中大骂道:“这帮该死的雷蛮子。
确实,八万人的喀国部队面对三两万的敌军,还是以守对攻,本来便是有利的局面,结果打成这个样子。
不过雷军上下倒是很清楚,因为事先已经发布了命令,摸清敌军的底细后便撤军,先前上文就有说道!自不提。
在英雄与邯单回到营中向韩德转告前线作战中喀军的实力时,韩德不由得大喜起来。
于是他赶紧命令道:“雷军立刻开始向阿鲁辛城进发,无论如何至少在11月中旬拿下阿鲁辛城!
另外雷景帝所派的慰问国使还有九天就要到了,所以韩德必须在国使到来之前,取得一次重大的胜利!
不然的话,恐有愧于景帝对自己的信任,况且现在雷军官兵上下也会十分不满。
韩德在审时度势后,他决定起兵三路,第一路:命令罗宁,白清率领五万军队经大西城向阿鲁尔州的卡尔索进攻。
第二路:命令上官文荣,公孙轩辕率七万军队绕路进攻米密。
第三路:命令百应子,吕方率领十四万骑兵部队长途奔袭穿插至阿尔沛斯。
这样做的其目的便是为了彻底截断阿鲁辛城喀军的退路,同时也是为了阻击从阿鲁尔州或其他地方增援的喀军。
与此同时,乌木希所率领的喀国骑兵精锐部队已经开离乌留希流州,在破多将军的带领下,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拜尔城西。
乌木希信誓旦旦的表示道:“如果阿代里斯可以在阿鲁辛城至阿鲁尔州一带阻击住雷军,那么我军主力部队便会在大约11月底抵达前线给予西侵的雷国军队以重击。
那么一个要在11月中旬攻下阿鲁辛城,一个要在11月底抵达前线,这必然是一场时间的竞争!
乌木希还为此向全军特地下令道:“不惜一切代价,最晚也要到12月初抵达阿鲁辛城和阿鲁尔州,违令者斩!推迟不进者斩!
可惜尽管乌木希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他的军队却动不了了,因为这时拜尔地区突降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两夜。
大雨造成塔拉江洪水冲击了拜尔城,造成拜尔城一片汪洋。
阿尔奇木命人问道:“目前道路泥泞不堪,部队行进十分不便,是否可以在拜尔休整?
破多立即请示乌木希,乌木希很坚决地道:“莫要管前面道路怎样?我军必在11月底至12月初抵达前线作战!
既然主将都这样说了,破多也只好回拒了阿尔奇木,下令先头部队不准休整,争取时间。
不过天公不作美,在短暂的放晴了一天后,又下起了两天两夜的大雨!
在得知消息后乌木希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喀国骑兵部队便在大雨的泥泞道路上艰难地前进,进度缓慢的要死。
祸不单行,雷军这边情况也是糟糕的要死。
白清,罗宁率领五万军马在途经大西城郊时,遭到大西城喀军与卡尔索喀军的联合夹击,腹背受敌,罗宁,白清奋力杀敌,双方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最后仅仅带着两万零八百人逃出大西城郊,退回兰山大营。
而吕方和百应子的骑兵则是分兵两路,
一路有百应子带领绕路袭击阿尔沛斯的后路。
一路由吕方带领穿插强攻!阿尔沛斯守将多瑙率兵拼死抵抗,力敌百应子,吕方!怎奈百应子神勇,吕方威猛,先是百应子虚晃一枪,使多瑙露出破绽,吕方瞅准时机一枪刺中多瑙的左肩,使其摔下马来,接着百应子策马上前,大喝一声:“看枪!座下战马嘶鸣着的铁蹄与手中挥舞的银枪就招呼在了多瑙的身上!
主将一死,喀军军心大乱,百应子吕方顺势冲杀,全歼阿尔沛斯守军,占领阿尔沛斯城。
公孙轩辕,上官文荣这一路在绕路的时候,遭到了喀军的半路截杀,喀军领兵之人便是贺多,雷军被迫还击,但节节败退。
公孙轩辕大喊道:“此时不死战该当何时?雷军将士在听此言后奋力冲杀,喀军鬼哭狼嚎,被迫撤退。
上官文荣自领两千兵马向西,公孙轩辕自领其余兵向西北进行突围。
贺多命令道:“无论如何势必全歼雷国军队!
喀军放弃公孙轩辕的部队,一拥而上前去追击上官文荣。
于离明山上官文荣的部队遭到乌兰巴希的喀军包围,而随后贺多也追上了上官文荣。
激战数个时辰,上官文荣寡不敌众,两千雷兵尽数阵亡。
上官文荣面对数千名的喀兵丝毫不恐惧,他叹息道:“今日我上官文荣,葬身于此!不是我作战不力,我心无愧于苍天。但今日看来,吾命休矣!
说完仰望天空,看看周围的土地,已经被鲜血浸的通红,两军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刀枪剑戟已化为泡沫!
上官文荣闭上眼睛,一句话也不说。
贺多让士兵说道:“上官文荣将军何不投降?君乃一世豪杰,为何助雷攻喀?不如弃暗投明!助本将抵抗雷军的入侵,事后必封万户侯!
上官文荣笑道:“喀军无需多言,我身为雷人!死为雷鬼。生生世世,永不叛心!说完大喝一声,惊得喀兵心惊胆战,慌忙逃避。待定惊一看,上官文荣早已自刎身亡,剑上的血不停的滴答着,流在了离阳山的土地上……
韩德闻听三路兵马只有吕方,百应子一路取得胜利,其他两路皆损兵折将。
特别是公孙轩辕这一路,七万人马紧紧带回来不到一万人,上官文荣将军还在离明山战死身亡。韩德大泣不止,悲痛欲绝,几度晕倒!公孙安急忙把韩德扶上床榻歇息。
韩德泣道:“不想上官文荣将军竟成了第一个我军战死的将领,离明山!离明山!不详之地啊!说完大哭不止。
公孙安也泣道:“事已至此,还是早早想对策吧,如今百应子,吕方虽然占领了阿尔沛斯,但是公孙轩辕,上官文荣,罗宁,白清的兵败致使百应子和吕方腹背受敌,一旦让喀军包围住阿尔沛斯城,后果不堪设想!
韩德听后忙道:“赶紧命令百应子,吕方放弃阿尔沛斯快速退回,不可贪功冒进!
公孙安叹息道:“可是将军,我们已经和百应子,吕方被分割两地!他们接不到命令啊!周围全是喀军虽未围城,实则已经陷入了包围圈中,现在只能看百应子将军与吕方将军的造化了!
韩德听闻此言,不由得怒骂自己是个庸将,接着悲泣起来说道:“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派兵去截阿鲁辛城喀兵退路!如今我计不成,指使两路兵败!
上官文荣战死,百应子将军与吕方将军又陷入险境,实乃我之大错啊。话罢,捶胸顿足,叹息不止。
公孙安道:“看来只有强攻阿鲁辛城这一条路了,如果绕路去救的话,喀国军队一定会有防备,设下圈套埋伏我军,到时候救援不成。再致大败,得不偿失!
可是强攻的话必定损兵折将,定有无数将士的生命葬身在魔罗城下。(阿鲁辛城的别称)这可如何是好
正说着,有三将进帐齐道:“末将愿领敢死之士前去搭救百应子与吕方将军!
公孙安和韩德定睛一看,却道那三将究竟是谁?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