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
“语义”指自己知道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
“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后,兵屯五丈原,想一举灭掉魏国。然而,任凭诸葛亮如何寻衅,司马懿始终坚守不出。诸葛亮无奈,心急如焚。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初,曾下书东吴,吴国同意和蜀国联合共取中原。然而吴国出兵不利,不久便大败而归。诸葛亮听到这一连串不幸的消息,不胜悲痛,长叹一声,终于昏倒在地,半晌才醒过来。
晚上,诸葛亮由部下姜维搀扶着,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走出了中军帐。诸葛亮仰观天文,发现将星失位,其色煌煌,摇摇欲坠,由此推断自己命在旦夕。他急忙吩咐姜维引四十九位甲兵,各执皂旗,身穿皂衣,环绕在中军帐外,闲杂人等不得进入中军帐。诸葛亮在中军帐中祁禳北斗,自设香花祭物,中布七盏大灯,顺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于地上,拜斗七天。如果主灯不灭,诸葛亮便可以延寿十二年,如果主灯熄灭,他则必死无疑。诸葛亮拜服于地祷告,读青词,通宵达旦。他白天处理军事要务,晚上则披发仗剑,踏风布斗,压镇将星。祭祀到了第六夜,诸葛亮见主灯灿烂,心中暗喜。不料,正在这时,魏延闯入中军帐来报军情,由于脚步太急,将主灯扑灭。诸葛亮弃剑长叹一声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然主灯已灭,我的阳寿也就要终了。”诸葛亮在弥留之际,还强支病体,令左右扶着上了小车,出寨遍观各军营。不久,他便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南)的营帐中。
后人在此故事的基础上,引出了“孔明拜斗——自知要死了”这一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