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文坛,出现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就是梁启超。梁启超出生于广东一个乡绅之家,十二岁做秀才,十七岁中举,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古文教育。成年后,他的涉猎范围极广,在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都很有建树。这一点,让他成为近现代不少文人的集体偶像。
?
梁启超一生著作颇丰,所有著作加起来,总字数达到1400多万字。其中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应该是那一篇《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如今读来,仍令人动容。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是梁启超的一篇经典词作《水调歌头》。在这首词中,梁启超引经据典,让我们见识了他的古文功底,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
《水调歌头·甲午》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水调歌头》这个词牌,是两宋最经典的词牌之一,该曲牌双调95个字,格律平仄都有严格的讲究。苏轼、范成大、辛弃疾等名家都用过这个词牌填词。其中写得最好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有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
?
宋词没落后,《水调歌头》这个词牌,能写好的人就很不多了。到了近现代,敢挑战这个词牌的文人,就更是屈指可数。梁启超这首《水调歌头》是近现代很难得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甲午战败后。梁启超内心悲愤不已,却又无法力挽狂澜,一气之下挑战了这个高难度词牌写下了这首妙作。全词无论是从意境,还是遣词造句,都有辛弃疾当年抗金不成,内心悲凉的影子,堪称辛弃疾附体。
?
从遣词的意境来看,这首词通篇大气磅礴,写得既明白如话,又文笔深沉。首句,借用范增因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而怒摔碎玉斗的典故,以此自况“无力力挽狂澜”之恨。这满腹的慷慨,恨不能上阵杀敌的情怀,古今皆然。古有岳飞、辛弃疾,然后有梁启超。
?
词的上片充满着“血泪”、“悲歌”等热血沸腾的意象,这是梁启超内心的真实写照。“山河依旧”、“人事如何”梁启超多么希望这国家能够觉醒,能够让有识之士,获得重用。然而现实却是“百户尚牛酒”,不正是“西湖歌舞几时休”一样的感慨吗?“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写尽无奈。
?
词的下片,写自己借酒消愁,年华渐渐老去,少年不再,意志消磨。末句以“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结尾,悲夫!想我泱泱中华,最难能可贵的便是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历史上虽然上阵杀敌的多为武将,但文人金戈铁马的例子也很多。那些无法上阵杀敌的士往往也胸中藏有百万兵,化作文字激励国民,慷慨拒敌。这种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永久追忆的。
从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到梁启超《水调歌头》,中间悠悠数百年。梁启超的愤懑比辛弃疾当年抗金,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