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战国时代不可不提的爱国诗人,他的政治蓝图本应契合很多旷世明君的主张,可惜的是,他遇到的并非是明君,所以也注定了一场悲剧。后人更喜欢屈原诗人的身份,因为这个身份纯粹而简单,然而在这种诗人身份的背后,却是令人神伤的失意政客。不管是哪一种身份,屈原都做到了极致,但也都透着一丝凄然。
年少得志
屈原人生的悲剧式结束,让人很难想象他曾经也有过呼风唤雨的巅峰时刻。单是从他的家庭背景而言,屈原就有足够的理由在政坛成就一种巅峰。屈氏本姓芈,跟楚王一样都是上古贵族祝融氏的后代。芈姓族群因从商而不断迁徙,最后被当时君主封为楚地的主人,于是这个族群便在丹阳(今湖北秭归境内)扎根落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芈姓开始慢慢分裂,出现多种不同的氏族,这其中包括了楚王的熊氏以及屈原的屈氏。跟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室族人一样,历代屈氏的身份都非富即贵。也就是说,屈原跟楚王有着牵扯不清的亲缘关系,这大概也是他在那个纷乱的战国时代里年纪轻轻便能胜任要职的原因之一。
由于拥有不错的家庭背景,屈原从小受到了文学、艺术以及政治思想方面的严格教育。屈原天赋异禀,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这让他的学习过程变得简单,也让他从懂事起就备受关注。
带着那么一点宿命的味道,楚国强大了几十年的历史偏偏在屈原生活的时代里逐渐成为往事。楚怀王不像他的父亲楚威王一样能时刻保持冷静,他是一个绝对贪婪、好大喜功的君主,这种个性决定了他无法续写父亲的辉煌。不过所幸的是,他看重屈原的才华,并乐意与年轻的屈原商讨国家大事。
陷入政治泥潭
屈原的高高在上让很多安于现状的官僚们感到不安,这个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年轻政客随时随地不断挑衅他们的切身利益。而要想拉屈原下马,就只能让楚怀王彻底对屈原失望。
不久之后,机会来了。屈原受命起草楚国改革内政的宪令,从中不难看出楚怀王要带领楚国重塑辉煌、对抗日益强大的秦国的决心。可惜的是,楚怀王的决心远远没有群小的谗言来得坚定。宪令还没有制定完毕,一直对屈原心怀嫉妒的上官大夫便要夺其底稿。
屈原誓死保护自己苦心起草的宪令底稿,不仅让上官大夫觉得脸上无光,更让自己不知不觉陷入政治泥沼之中。上官大夫碰壁之后,便极尽所能地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很快,谗言的力量得到了爆发,屈原被贬为三闾大夫,一下子从掌管国家政务的高层变成了管理宗室杂务的小官,被派到偏远的夷陵任职,他就此失去了参与国家大事的资格。
楚国的颓丧
屈原被贬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凸显了楚国奄奄一息的状态,秦国很容易乘虚而入。公元前313年,秦国宰相张仪通过各种手段收买了楚国几位重臣,从而利用他们瓦解楚国跟其他联盟国的关系。张仪的计谋很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楚国与齐国断交,六国联盟名存实亡。
楚国瞬间变成了众矢之的,不仅成为盟国的攻击对象,而且还遭到了来自秦国的军事重创。楚怀王这才幡然醒悟,立马重新启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以修复楚齐之间破裂的关系。然而,屈原的任何努力都无法改变楚国颓丧的趋势。
公元前299年,秦国举兵攻陷了楚国的八个城池。楚怀王顿时失去了章法,只希望能尽快停战。就在此时,秦国发来一封信函,邀请楚怀王到秦国武关与秦昭王会晤,商讨停战事宜。楚怀王停战心切,根本不考虑信函背后的用意便急忙答应,准备奔赴秦国。屈原提醒楚怀王,这可能只是秦国的计谋,但楚怀王此时除了想快点回到过去的安逸生活,别的都不曾想过。
楚怀王终究是如约到了秦国,结果一到武关便被软禁,秦王的目的很明确,只要割地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秦国。
屈原之死
楚怀王入秦后,顷襄王即位,但是楚国的情势并没有因此而好转,屈原也再没有受到重用。公元前294年,秦国攻陷韩国,杀戮无数,血流成河。此后不久,秦国再次致信楚国,称秦国准备率领其他诸侯国攻打楚国,希望楚国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应战。顷襄王继承了其父安逸软弱的求和思想,一味希望能够避免战乱,哪怕是割地求饶,甚至是对秦国俯首称臣。屈原又一次站出来加以阻止,然而,顷襄王早已有了臣秦之心,他只希望能安心做个衣食无忧的贵族,根本没有复兴楚国的理想和期望。君心已定,再加上朝内亲秦势力的诋毁,屈原最终被流放江南。在流放江南的日子里,屈原虽然有所不甘,但也已经意懒心灰,面对楚国不可抗拒的颓势,他只能借以大量的诗词来发泄,其中就有闻名千古的《离骚》。
此时的屈原已经不再年轻,流放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归国无望,几十年的付出毫无回报,政治抱负亦无法实现,在这种压抑的心情下,屈原自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也许只有一死才能留住他的质本高洁和美好向往。
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江南听到了一个倍感绝望的消息:秦国出兵攻陷楚国郢都,楚王仓皇出逃。这个消息让屈原预见了楚国的沦丧,但更悲哀的是他无法挽回这种沦丧的局面。在这个阶段他写了《怀沙》,将哀伤、无奈、绝望的心情展露无遗。此后不久,他便在汨罗江自沉离世。
关于屈原的死,在《屈原列传》和《渔父》中有过一段大同小异的描写,都是跟渔父的对话。在这段短小精悍的对话里,屈原用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将自己的寂寞陈列给世人,也最终道出了他不愿再存活于世的主要原因。没什么比身在人群中却倍感寂寞更令人绝望的事情了,屈原一腔热情、满怀抱负全被残酷冰冷的政治现实折磨得体无完肤。或许,选择死亡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尽管这种结局有些悲凉,但却成全了他自始至终都在精心维护的高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