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文化中心,它为当时“百家争鸣”的各大流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者们可以利用这里优厚的物质条件潜心著述,开展研究和建构理论;可以以此为平台进行论辩和交流,从而互相学习吸收,改进自己的理论;可以聚众讲学、招收弟子,扩大自己的影响,传播自己的学说;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学说去影响君主,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国之大学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个政治、学术、文化、教育机构,因为临近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它始建于田齐桓公时期,历经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齐襄王等一系列君主执政时期,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终,最后随着秦国灭齐、统一中国而消亡。稷下学宫历时约150年,在齐国乃至整个战国时代的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将其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
稷下学宫始建于田齐的第三代君主齐桓公田午执政时期。田氏代齐之后,面临着巩固新生政权与发展壮大国力的紧迫任务,而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为自己所用,齐桓公继承了姜齐时代尊贤重士的优良传统,在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建起了巍峨壮丽的学宫,稷下学宫辉煌的历史就此开始了。齐威王时期,继续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而且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宫,更多的人才来到这里交游讲学、议政论道。
稷下学宫在齐宣王时期达到了鼎盛,这是因为齐宣王为了充分发挥学宫的作用,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优待政策。政治上,授予稷下学者“上大夫”之号,允许他们以任何形式匡正国君及官吏的过失,鼓励他们参与国事,充分发挥他们智囊团的作用;经济上,给他们提供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包括宽敞的住宅、很高的俸禄、讲学的场所等;学术上,鼓励稷下学者们著书立说,讲学论辩,各个学派之间开展学术争鸣。通过这些举措,稷下学宫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学者、各家学派云集于此,著名的学者就有上千人。
这种兴盛的局面一直延续到齐闵王前期,然而到了齐闵王后期,国君开始变得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诸多稷下学者纷纷进谏,但均无效果,反而遭到谗言陷害,于是学者们纷纷离开齐国,学宫出现了衰落的迹象。燕国攻占齐临淄之后,稷下学宫也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于停办。田单复国之后,齐襄王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重建稷下学宫,但遭受残酷战争的齐国已经元气大伤,根本无力恢复学宫往日的辉煌。随着齐国国力的衰弱,稷下学宫也随之日渐萧条,直至衰亡。
不任职而论国事
稷下学宫是一个兼有政治、文化、学术、教育等多方面职能的综合性机构,不过就其最初的建立目的而言,它是一个服务于国君和政治的强大的智囊团。齐国国君之所以想要招揽“天下之贤士”,就是为了“有智为寡人用之”,也就是说让学者们的智慧和谋略为国君所用,最终实现发展国家的目的。
为了让稷下学者们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齐国国君采取的方式是“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也就是说,稷下学者们虽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却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据其学问、资历、成就、贡献的不同,授予他们“客卿”、“大夫”、“上大夫”或“先生”、“学士”等不同的荣誉称号,并且享受官员的俸禄,以此来鼓励他们探讨治国方略,直言君臣得失。
史书中关于稷下学者论政和讽谏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了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治国方略的故事;《战国策·齐策一》中有邹忌鼓琴讽谏齐威王的故事;《史记·滑稽列传》中也有淳于髡劝喻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由此可见当时政治风气之自由。
百家争鸣
战国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学术状况也在发生变化,由商周时代的“学在官府”发展到“学下私人”,也就是说官府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有更多的低级贵族和平民掌握了文化知识,这促进了“士”这一社会阶层的发展和活跃。
“士”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并且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力图在政治舞台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各国君主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笼络大批士人为自己服务,并且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兼收并蓄,并不偏重某一家,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由于稷下学宫是一个气氛十分宽松的学术、教育机构,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纷纷来到这里,著书讲学,开展论辩,宣扬传播自己的学说。
法家学派是战国时期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学派,各国的改革者多是应用了法家的思想。稷下学宫的法家学派又称为齐法家,是继承了姜齐时代的名相管仲的思想发展而来的。法家学派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公正,他们虽然重视刑罚的作用,但是仍然主张德刑相辅,法教统一,反对严刑峻法,只是将“法”作为达到“以有刑至无刑”的一种手段。
黄老学派是道家学派的一个分系,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捷子、环渊等,其内部也有分化,有的近墨,有的类法,有的则主要继承老子。黄老学派虽然属于道家,实际上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和齐国姜太公、管仲等人的传统思想两者融合而成。既注重学理的探讨,又重视实际的应用;既研究宇宙起源等大问题,也关注政治制度等具体问题,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儒家学派也是稷下学宫中影响很大的流派,先秦儒家的两位大师级人物——孟子和荀子都曾经长期在这里讲学。孟子在齐宣王时期待在齐国长达十多年,宣扬自己的主张。荀子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在齐国游学,后来长期居住在齐国,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是当时的学术领袖。他的思想在继承孔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提出“性恶论”,主张礼法并用,思想在儒家学者中独树一帜。
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邹衍,他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将其与社会历史现象相结合,提出了“五德终始”理论。用木、金、火、水、土这五种基本物质的相克顺序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尤其是阐释和论证新旧朝代更替的原因以及新政权产生的合理性。这一理论经常被统治者利用来为自己的兼并战争作辩护。
杂家学派在早期的稷下学宫有着很大影响,他的代表人物是齐国的淳于髡。淳于髡是一位著名的谋臣,他善于讽谏,长于隐喻,智慧过人,在齐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杂家学派虽然自己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明确的学派特征,但是它博采众家之长,并且比较实用。这一学派虽然在学术方面建树不大,不过对于统治者来说反而比较有用,能够帮助解决一些政治、外交方面的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墨家学派、名家学派、兵家学派等许多流派,也都各具特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总之,稷下学宫为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学说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极大地促进了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