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镇有座庙子山。此山本是座无名山,只是山腰处有一处庙宇,香火旺盛,当地人便习惯性的称此山为“庙子山”。
庙子山上的庙里有五类人。常年居于庙中的僧人、在厨房做饭的佣人、虔心信佛自愿来帮工的信徒、前来礼佛的信徒或游客以及无所事事到处玩闹的小孩。
若是遇上初一的讲经日那更是热闹,自然,庙中人也更繁忙。
宣云清熟稔的换好鞋,又努力的踮起脚扫视屋内,确认没有遗漏后方才走到门口,踮起脚,将门拉开了一条缝,确认没有什么奇怪的人后才放心出去,谨慎的关好了门,欢快的往楼上跑去。
不过三四岁的小人儿在安全防范这一点上显得格外仔细。到了楼顶稍稍踮踮脚就能看到那恢弘的庙。宣云清也没多看,径直往庙里走去。
她当然不是个信佛的,可她奶奶却是极其信佛,平日里无事都要往庙里去,更别提这讲经日了。不过宣奶奶大多数时候不是去听经,而是待在庙中的饭堂,帮忙做斋饭。
宣云清现在便是去蹭斋饭的,毕竟宣奶奶顾上了庙里,定是顾不上家里,几个大的倒可以去外边吃,小的她确实不放心,只能嘱咐着饿了就去庙里找她。
“清清,来找你婆撒?她在后面,晓得路不?”刚到饭堂门口,宣云清便见了熟人,她倒也不慌乱,乖乖的停下来仰头看着那奶奶,笑着回话。
“杨婆婆好,我晓得路的,谢谢。”
杨奶奶看她那乖巧的模样,忍不住揉了揉她的头,让她自己小心些去。
打小就混迹于此处,宣云清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到了人,恰好馒头出锅,宣奶奶就给了她一个馒头,让她慢慢吃着,别乱跑。
便是再懂事的小孩那都是好动的,宣云清当然也不例外,吃完馒头后就坐不住了,见大家都还忙着,就去和宣奶奶说了声,跑到外边儿玩去了。
这庙的地形并不复杂,正中央是背靠山面朝繁华世俗的天王殿,天王殿右侧是饭堂,左侧是僧人们的住宿地。建筑物间隔着很宽的路,四处是绿植,偏又看着十分开阔。天王殿正前方是用于烧香点蜡的香火池,香火池左右前方各立着一塔形物。宣云清见过别人烧了黄纸往里扔的,大约和那个香火池是一个用途。
外边因有许多人烧大香点大蜡,空气里尽是刺鼻的香火味儿,呛得宣云清连连打喷嚏,连忙跑去天王殿里寻得一方清净。
天王殿的门槛很高,宣云清进去得用爬的。一扇门,倒像是两个世界。
门外,是为追名逐利、寻求心愿成真的俗人们。门内,是虔心礼佛、安静接受洗礼的信徒们。
小云清哪里知道无论内外皆是俗人,只是门外的将自己的渴求表明的清清楚楚,门内的却是在心里像佛祖述说。
她只知进了这门,便要端端的盘腿坐在蒲团上,安安静静的听着不大懂却让人心静的梵音,嗅着四处皆有令人身心舒畅的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