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贾元春的结局并不是太好,听那判词就感觉是黄粱一梦一场空。
尤其是贾元春封妃几乎是贾家这一代最鼎盛的景象,再往后,便只有倾颓的了。林黛玉其实压力很大,林如海那边她算是已经迈了一大步,至少现在林如海有“求生欲”,会为了女儿活下来。
以林如海的本事,只要他有心,这并不是件难事。
但是贾家这里就难说了,积重难返,这么大一摊子事,实在是太难撼动了,她在这里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最后依然还是原著的情节占了上风。
她干预过这么几个人的命运剧情,一个是王熙凤,劝王熙凤向善,倒是有些成效,只是王熙凤始终放不下贾琏,之前被贾琏伤成那样,如今因为小别胜新婚,倒是又和好如初了。
另一个是干预了宝玉,没有像原著中那样由着宝玉胡闹,激起了他向学的心思,只是现下还看不出来成效来,这一阵子因为元春封妃的事,宝玉的身份地位也水涨船高,这几日是压根没有去学堂的。
再一个就是秦可卿了,秦可卿算是跟原著出入最大的——原著中秦可卿已死,但是如今秦可卿却活的好好的。
之前看过不少红学文章,秦可卿的丧事便是贾家倾颓的重要诱因,四王八公齐聚贾家,这样的行为显显然是惹恼了宫中那位。
便有红学文章称,其实是皇帝因为这件事想要办贾家,所以才给了贾元春一个“贤德妃”的身份。要知道,宫中给后妃乃至嫔位的封号都是极有讲究的,贾元春一个年纪轻轻的宫人,是凭着什么一步封妃,又得了“贤德”二字呢?
贤德,仁义,忠孝,这样的大字除非是真的在位者德高望重,不然,一般都只会出现在后妃的追封谥号当中。
如今秦可卿没死,但是贾元春依然得了“贤德”称号,可见贾家到底还是有地方招惹到宫中那位了。又或者,红学的分析也是错了,元春封妃这件事跟贾家有没有热闹皇帝根本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只是——皇帝要办贾家,这就是最大的关系,无论贾家做与不做什么,只要皇帝想要动手,他就可以找到理由动手。
所以林黛玉才觉得,她能够做出一些影响,可是对大局面的剧情,依然没有重大的改变。
而薛宝钗,按照原著的剧情,她根本没有封妃的命,甚至连进宫都不能。如今薛宝钗倒是进宫了,阴差阳错林黛玉也进了,可是二人经历高下立判,薛宝钗根本就没有进宫的缘分,进来只是受折磨罢了。
林黛玉内心有点悲伤,也说不清是为了薛宝钗还是为了自己。
“宝姐姐,如今那位成了贵人,但却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样的运气。又或者……”
林黛玉停顿了一下才道:“那并不是什么值得追逐的运气。”
薛宝钗的笑容带着一丝苦涩:“妹妹真心劝我,我明白的,妹妹说的,我也都明白,只是我问一句,若是妹妹是我这样的境地,会心甘情愿地认了吗?”
“不会。”林黛玉没有犹豫地回答,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想要劝薛宝钗就违心作答。
薛宝钗微微意外:“还以为你要说会认。”
林黛玉道:“我不知道别人如何,但是我从来不认命。”因为她的命早就没了,她现在用的是别人的命,怎么认?认谁的?
薛宝钗点头道:“是,我聪明才干不输于任何人,小时候我每每看到哥哥因为读不进去书、看不进去账册被爹爹责骂,都很疑惑,因为在我看来,那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东西。”
“我去跟爹爹说,哥哥若是不愿意学,那就不要学吧,我来就可以。爹爹以为我在开玩笑,便随便教了我一些,我果真学得很快,学得很好,爹爹这才知道我说的是真的。”
林黛玉点头,看来薛姨父人也挺好的,也是个宠女儿的。
红楼梦中有三个女子在说到幼年教养时提到过“当男儿一般教养”,那边是王熙凤、薛宝钗,跟林黛玉。只是长大后的三人性格迥异。
薛宝钗接下来的话为林黛玉解了惑:“可是爹爹知道我学得快之后,并没有很开心,反而常常会失望,会说‘若你是男儿就好了’,亦或者‘你女孩儿家,不必这么聪明’,那时候我不懂,为什么哥哥笨拙淘气,爹爹就很失望,我聪明,爹爹却更失望。”
“……是因为,规矩吧?”林黛玉是道。
“嗯”,薛宝钗淡淡地应了一声:“我是女儿家,不能抛头露面,不能跟哥哥一样继承家业,我只能够规规矩矩地在内宅看书、写字、绣花。”
林黛玉忍不住道:“其实不是这样的……”
你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女生也可以做男生能做的事情,这个“规矩”,便是那些害怕女子超过他们的人制定出来的。
可是这么多年,这种思想早已在薛宝钗心中根深蒂固了:“妹妹,你生在官宦人家,人人都要高看你一眼,但是我不一样,我生在商人家中,我们只有钱,很多很多钱。”
“但是很多钱也没用,因为人们只需要你的钱,所以你得源源不断地供给他们,因为这是你唯一的价值。”薛宝钗的声音淡淡的。
“而这些价值是男人们创造出来的,是父亲跟叔叔哥哥们在外面挣来的,身为薛家的女子,我什么都不能做,我的价值就是——嫁个对家中生意有帮助的人。”
“所以你想进宫?”林黛玉问道。
薛家是皇商,对薛家生意帮助最大的,当然只能够是皇家了。
“对!”薛宝钗的笑容到这时才有一丝明媚:“既然横竖都是要为了家里嫁人的,为何我不选择一个身份地位最高的人去嫁呢?”
她是薛宝钗,心中有火的薛宝钗,纵使是冷香丸也压制不住她心中的这团火。
她薛宝钗,要么不做,要做就最最好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