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安禄山叛乱时,唐玄宗被禁军所逼,下旨将杨贵妃赐死在陕西省兴平县西一个叫马嵬坡的地方,这是史书上的记载。
杨贵妃是被缢于马嵬坡吗?至今,扑朔迷离。
据民间传说,杨贵妃没有死,而是东渡到了日本。日本当时的女天皇孝谦亲自接见了杨贵妃,并且与其结拜为姐妹,杨贵妃住进了日本皇宫。至今在日本的大津县有一五轮塔,在久津有一座二尊院,另外在日本菱山附近还有一座贵妃墓。1962年,从日本来了一位自称是杨贵妃后裔的姑娘。这一切,在日本人看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杨贵妃名玉环,原是唐玄宗儿子李璟的妻子。虽然唐玄宗后宫有三千粉黛,但他仍然派人四处选美。他常说:嫔妃虽多,绝色者少,愿得倾国之色,以搏一生大乐也。当时选美官员杨洄说:陛下欲得倾城之貌,唯有寿王之妃杨玉环而已,其姿容盖世,实为罕有。玄宗听后甚喜。他不顾寿王李璟是自己的儿子,将杨玉环召至骊山华清宫(今陕西临潼县华清池)。玄宗一见杨玉环,果不其然,真是个能歌善舞、姿容无可比拟的绝代佳人。为了避免与子争妻的嫌疑,他封杨玉环为太真宫的女道士,然后又叫李璟娶了一个将军的女儿,待诸事办妥之后,将杨玉环召回到宫中,封为贵妃。当时杨玉环26岁,而唐玄宗已是个60岁的老头了。
杨玉环擅长音乐,又有舞蹈天才,玄宗常常叫她演奏他编的《霓裳羽衣舞》曲,杨玉环以曲起舞,唐玄宗为其击鼓助兴。因为受宠爱,杨玉环一家备受皇恩。杨玉环的父亲被封为兵部尚书,认杨玉环父为干爹的杨国忠,也就是人们都熟悉的杨玉环的哥哥,开始是御侍郎,后又升为宰相。另外,杨玉环的两个妹妹也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这可说是一荣俱荣。
在杨玉环受宠期间,有一突厥人来到了她的身边。这人叫安禄山,历史上“安史之乱”的安即是安禄山。安禄山长于北方大山之中,被唐朝边关守将张守桂收为养子。由于天资聪敏,能说“九蕃”语言(即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而且臂力过人,骁勇善战,玄宗闻后,将他召到长安,命为内侍。安禄山外表看来粗俗,实际很内秀,既能善解人意又说话讨人喜欢。一次,唐玄宗问他:“你肚子怎么这么大,里头装的是什么东西?”这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可安禄山说:“我肚子里装的是对陛下的一片忠心。”玄宗听了特别高兴,叫他随侍左右,同时还叫其不要回避嫔妃,即使玄宗与贵妃在一起,安禄山也不离玄宗左右。因此,与杨贵妃能经常见面。安禄山知道杨贵妃是玄宗最宠爱的人,他想尽一切办法来接近贵妃。一次,听人说鹦鹉会说人话,他就从集市上买来一只白色的鹦鹉,费时一个多月,终于使鹦鹉会说十几句恭维贵妃的话,如“贵妃娘娘长命百岁”等等。贵妃见了非常高兴,并且告诉了玄宗。当时玄宗对在身旁的安禄山说:“当初你在边关,养父把你培育成今天的人才。你要是当我的养子,我会把你培育成国家的栋梁。”安禄山一听,心想,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天赐良机。于是,立即叩头谢恩,叫玄宗为父皇,管杨贵妃叫娘娘妈妈。杨贵妃立即站起身把他搀了起来。当时,安禄山仿佛天旋地转似的迷糊了一阵子。自此,他出入后宫愈加频繁。
唐玄宗不仅宠爱杨贵妃,还很喜欢杨贵妃的两个妹妹。唐玄宗每次出宫时,总叫杨玉环的三妹虢国夫人陪同,并时常在虢国夫人府中住下。虢国夫人也是个姿容秀丽的美女,并能察言观色地博得玄宗欢心。玄宗自认自己在人间天堂,哪知后院起火。杨贵妃当时仅三十二三岁,正是精力旺盛之年,而玄宗已六十七八了,哪顶得上年轻力壮的安禄山。安禄山得手之后,由于皇宫森严,不能进出过频,就萌生邪念,以小辈拜见姨母为名,与虢国夫人也发生了关系。安禄山与杨贵妃有私情能瞒住唐玄宗,可虢国夫人则不同。虢国夫人虽然没有结婚,但是她与杨国忠却有私情。杨国忠名义上是虢国夫人、韩国夫人、杨贵妃的哥哥,其实他不是杨家的人,是杨贵妃父亲收的养子。杨国忠与虢国夫人府第相连,杨国忠在院墙开一道门,夜间随时都可与虢国夫人幽会。可巧一天,安禄山与虢国夫人那不苟之事被杨国忠发现,杨国忠权衡利害,忍气吞声吃了这个亏。但是他假借军情急报,说北方突厥部落有人要谋反,建议玄宗派安禄山去平息。玄宗封安禄山为卢平郡王,领受卢平、范阳、河东三地节度使称号。由此,安禄山等于被放虎归山。因为这三个地区分别为现在东北的辽宁、华北的北京、山西的太原,这广大的范围都成了安禄山的领地,平日军队就有二十余万人,后来安禄山叛乱时达到五六十万人。
由于安禄山在长安呆了几年,洞悉了长安的诸多情形,因此他自信,自己年轻力壮,掌握兵权,手下的精兵个个都骁勇善战,便做起了皇帝梦。于是,安禄山于公元755年起兵叛变,大军一路扫荡,直逼长安。唐玄宗带领文武百官,计划逃往成都。就在出了长安不远,到达兴平县时,护卫的禁军首领将杨国忠杀了,把人头悬挂在竹竿上,并且向玄宗上表说,由于杨国忠与安禄山相互勾结,才导致安禄山叛变。并且奏请,赐杨贵妃死,以免后患。玄宗在禁军的逼迫下,不得已下旨赐杨贵妃自缢。
唐玄宗赐杨贵妃自缢,这是历史记载,可民间传说杨贵妃并非自缢。这传说是真实的吗?这个传说是由何引起的呢?我们看看几个名诗人的看法。
1.亲身经历过“安史之乱”的著名诗人杜甫,在杨贵妃死后不久,写了一首七言乐府《哀江头》。其中有四句是这样写的:“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往彼此无消息。”
2.如果说杜甫的诗还不明朗,那么我们看看50年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这是一首长达840字的长诗,假托汉皇宠妃,实则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事。其中有如下词句: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些话隐约地说明杨贵妃逃到了日本。
3.唐代另一位诗人李商隐,在马嵬坡事件一百周年时,写了一首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死此生休。”这首诗也同样表达了杨贵妃去了海外。
这几位著名诗人写这些诗,它的根据何来?岂不是源于民间传说吗?
在众多的传说中,最为可信的传说是:杨贵妃并非缢死,而是由人护送到天津,在天津的军粮城搭乘运粮船到达山东半岛的登州,然后乘海船出渤海,入黄海,沿朝鲜半岛南部海岸线到达日本的西海岸,去了日本。
杨贵妃是怎样躲过这场劫难的呢?原来领旨去执行赐死的是高力士,高力士是宫内的太监总管,他对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杨国忠等人的底细甚为清楚。他做事圆滑,不轻易得罪人,因此能受各方信赖。在执行赐杨贵妃自缢之前,就感觉到杨贵妃危在旦夕。于是在玄宗未做出决定之前就通知杨国忠的儿子杨日出,去联系日本的遣唐使团,求他们协助。杨日出当时任鸿胪卿,按现在的叫法就是外交部长。他与日本的遣唐使关系密切,尤其与任遣唐使团长官的孝谦天皇长子的关系更不是一般,遣唐使在中国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杨日出安排。因此,一说即成。高力士在执行杨贵妃自缢的行动中,找了一个与杨贵妃年龄相当、容貌相似的宫女代替。杨贵妃才得以出走。
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几乎两三年一次,当时是第十次了。从日本到中国,他们有三条路线:一条是到达宁波,一条是到达扬州,一条是到达登州。到达这几个地方后再乘车或坐船去往长安。来时是这条路线,走时也同样是这条路线。可是因为有了杨贵妃,这几条路线都不能走了。因为当时正处于动乱时期,安禄山在范阳地区的渔阳郡坐镇。杨贵妃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是投奔安禄山。遣唐使虽然有中国向导指路,但这些向导走这趟路还是第一次,因此,一路上摸索着前进。又因为怕杨贵妃被别人认出,所以一路小心翼翼。好容易奔波劳碌来到天津,那被派去与安禄山送信的人来了,说安禄山因为儿子争皇位,被儿子杀死了。这一消息传来,杨贵妃感到绝望了。此时的日本遣唐使也是束手无策。把杨贵妃留下不管,日后再来将如何交代?在此一筹莫展时,孝谦天皇的儿子提出,孝谦天皇一直景仰贵妃的才艺,因路途遥远,无法见到贵妃,如能同往日本,将是最好的办法。杨贵妃到此时已心慌无主,于是便同意同去日本国。
从天津去往日本,如何走呢?这可是个难题。
说起天津,人们都习惯地说天津建城六百年,那仅仅是指明成祖、燕王朱棣于公元1401年率大军自直沽渡河南下时,赐“天子渡津”四个字,人们以此作为天津地名的起源。但那只是一段历史,并不代表天津的发展史。天津自秦始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渔村,由于天津河流多,湖泊广阔,水域面积大,以渔业为生的百姓都各自在生活近区搭建房屋,因而形成了一个个星罗棋布的小村。另外,从出土文物看,天津东郊的军粮城是一个退海之地。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之前,南粮北运靠的是海运,军粮城位于渤海之滨,因此就成了一个屯粮之地。当初叫聚粮城,后来由于战争,军队的粮食供给来源于此,又称为军粮城。
话说遣唐使这些人这一天来到了一条平坦的大道,他们不知这是运粮的道路,以为前边会有一个大的城镇。当时这些人既疲乏又饥渴,很想找个人扫听一下此处的地理位置。忽然看见大道边上有一茶馆,立刻忘记了疲劳,高兴地奔了过去。走到近前一看,茶馆是一个简易的草棚,门外有几张桌子,有几个老者正在饮茶聊天。向导此时立即上前向几位老者施了一礼,并提出了吃饭住宿的要求。那几个老头一看这些人穿装打扮,就知道不是普通老百姓或流浪的商人。经过询问,才知这些人是由日本来向中国学艺的,又听说他们这是要回日本,因为走错了方向而迷了路才走到这的。向导没向老者说出实情,老者们也就信以为真。有一个老头一听笑了,他说,你们是遇上菩萨了。登时就把一个留有花白胡子的老者向他们作了介绍:
这花白胡子的老者叫刘海龙,是渔家出身,自幼跟父亲出海捕鱼,大半辈子都与大海相伴。这刘海龙为人豪爽奔放,交游甚广,待人热情,十分健谈,而且海上经验丰富,曾多次出渤海到大洋去捕鱼。他还是个造船能手,曾向高丽人传授过造船技术,他在高丽期间,曾见过日本人。这刘海龙和南粮北运的押粮官有深厚的友谊。他听了叙述后说:“你们不是要回家吗?正好我也打算去你们的国家,南粮的船下个月初五就要到了,你们随我到军粮城,等南船回去时,我带你们去登州。”遣唐使的人员一听可高兴了,这可是老天有眼,真的是遇上了活菩萨。
他们是从登州起程去的日本。
孝谦天皇见了杨贵妃之后,一下子惊呆了。她曾多次听回来的遣唐使讲,知道杨贵妃是个能歌善舞、长得漂亮的女人。可一见到杨贵妃本人,她才发现杨贵妃是一个姿容秀丽、体态丰腴、举止庄重、平易近人的女子,在她看来全日本也找不出这样可人的女子来。当时就手拉手地跟杨贵妃谈了起来,为了表示对唐朝无私传授各种技艺的感激心情,提议和杨贵妃结为异国姐妹。杨贵妃虽然初到日本,尚不了解孝谦天皇,但是看在孝谦长子一路上对她的照顾上,就愉快地答应了。
孝谦天皇听说这次遣唐使能顺利回国是由于一位中国老人悉心安排而成的,于是单独召见了刘海龙。刘海龙在高丽时知道日本的经济不发达,造船技术很差,于是把自己的看法毫无保留地提了出来。孝谦天皇听了之后,高兴得不得了,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刘海龙可是个帮助她兴国立业不可多得的人才。因为当时日本经济上只是捕鱼狩猎,农业近乎刀耕火种,空有围绕岛国的大海,因不会制造坚固的船只,只能在近海捕些少量鱼虾而已。后来日本的造船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就是中国人刘海龙的功绩。因本文重点谈的是杨贵妃,此事就告一段落。
杨贵妃为人心灵手巧,善于学习。她原来就天资聪敏,加上在宫中受玄宗的熏陶,在音乐、舞蹈方面大有提高;她还懂得肌肤的保养及健身之术,尤其是在女红及服饰方面有专长,唐代一些男女服饰多有改进;她还擅长棋艺,对围棋的布局与走步胜于玄宗。她到达日本后,住在为她修建的宫殿里。空房很多,她召集了不少日本年轻的姑娘及少年男子,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特长。从汉学到棋艺,多年的辛勤为日本培养出不少在音乐、舞蹈、诗词、围棋方面的人才。日本人至今使用的汉字与服饰,仍然保留着唐代的式样。
杨贵妃虽然在日本受到贵族的待遇,但是她心中一直挂念着唐玄宗。一次,听说天皇又派遣唐使去唐朝,她剪下了一绺青丝和一个玉鱼儿,叫遣唐使的团长给唐玄宗带去。杨贵妃知道,青丝任何女人都有,可那玉鱼儿上面有唐玄宗的刻字。唐玄宗一见,就明白我已经在日本了。可是在她躺下睡觉时,突然想起了一年夏天,七月初七的晚上,万籁俱寂,夜景幽深,就他们两人在谈起牛郎织女相会时,杨贵妃感慨地说:“人间久乐,终有散场,不如天上双星,永久成配。”玄宗听了很动情,他说:“你我恩爱岂忍分离,今就星光之下,你我密下誓愿,但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妻。”杨贵妃听后,点头应道:“玉环同此誓言,双星为证。”以上是二人私下定的海誓山盟。杨贵妃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于是起床,写了一首诗,这首诗转天也封好,交给了遣唐使带去,诗句是:“七月初七望星空,永不分离是双星,星光之下盟誓语,飞燕传鸿向西东。”
唐玄宗自从违心地下了旨意,叫杨贵妃自缢之后,内心非常痛苦。在逃亡于成都的路上,走到凤翔县时,见路旁有一棵楠树,便勾起了当年在骊山华清宫,杨贵妃梳洗时的楼前有一棵与此相似的楠树。于是下车端详了好久,便叫手下把这棵树命名为端正树。“安史之乱”被平叛后,唐玄宗返回长安时,又命画师画一贵妃像挂于宫中以便日日观看。他也曾提出想为马嵬坡的杨贵妃墓改葬重修,因群臣反对而作罢。但是他心中始终抹不去杨贵妃的影子。有一天,他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当年跟杨贵妃七七相誓,突然被一声惊雷震醒,一直到天亮也未合眼。转天刚进过早膳,听说日本的遣唐使求见。当他接过那递过来的书信及物件时,一时忍不住放声哭了起来。哭过之后,心情好多了,把遣唐使的团长留下,详细询问了杨贵妃由出走日本到现在的情况。
佛教当时在唐朝盛行,唐玄宗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认为,杨贵妃得以脱险,死而后生是佛爷安排的。于是下旨叫铜匠铸造两尊佛像,一是释迦牟尼,一是阿弥陀佛,专程送往日本。这两尊佛像被安置在了京都的清凉寺,杨贵妃每逢节日都去清凉寺进香朝拜,祷告自己来生仍与唐玄宗结为夫妻。
杨贵妃晚年无疾而终。在她死后,日本国内出现了不少传说,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却为人们永久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