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客毫不客气地道:“好,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还不信这世上有什么关于兵法的问题能难得倒我。”
江逸飞听完楚天客的话后不由暗暗称奇,前些年认识他的时候,还见他痴迷于武功招式,不知怎么又把兴趣转换到兵法上来?
中年男子笑道:“我刚才听你说起战役中有关以少胜多的问题,我还真有些不明白,这以少胜多不是偶然才会发生的吗,而你的说法却是,只要找准敌方的弱点,就绝对能够以少胜多,甚至还有三百武士打赢三十万大军的战役,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楚天客冷笑道:“听你这么一问,就知道你的水平虽然比刚才那个狗屁公子高明一点点,但是还是有限得紧啊。”他一边说一边拿起筷子想挟菜吃,没想到桌上的盘子早已空空如也,原来大傻早已埋头苦干将桌上十几样精致的小菜一扫而空。
中年男子毫不介意地笑了笑,马上吩咐船夫再拿些酒菜来,那船夫竟如变戏法般从船板下取出一盘盘的肉菜和几坛好酒,很快又在他们面前摆满了一大桌。
楚天客呷了一小口酒后,道:“这以少胜多啊,说简单其实也并不简单,凡是打过仗的人都知道如何使用计谋,如何调遣大将,如何排兵布阵,但是决定成败的往往只是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所以,要是你不知道决定这场战役最关键的东西是什么,你就会错失良机,永远也无法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中年男子帮楚天客添满酒,又恭恭敬敬地问道:“那决定一场战役最关键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楚天客道:“从古到今,每一场战役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不过只要是以少胜多的战役都会有几点相似之处。这样吧,我先给你说说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几个战役,让你先了解这些战役取胜的规律,这样你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一个战役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中年男子拱了拱手,诚挚地道:“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楚天客低头略略一思后道:“你知道巨鹿之战吧?”
中年男子道:“先生说的可是楚霸王项羽带领五万楚军大破四十万秦军的巨鹿之战?”
楚天客白了他一眼道:“不是这个还有哪个。那你可知道楚军在这场战役中能够以少胜多的关键在哪里吗?”
中年男子道:“史书上说是因为采用了破釜沉舟的战术。”
楚天客摇头道:“错,错,错,我且问你,如果率领楚军的人是你,你敢用破釜破舟的战术吗?”
中年男子微笑摇头道:“多半是不敢的。”
楚天客冷笑道:“不是多半不敢,是肯定不敢,如果你敢你就是真正的傻子了!当时普天之下有谁的武力能比得上楚霸王,没有,一个都没有!所以说,楚军的这场巨鹿之战胜就胜在有了楚霸王!
若不是楚霸王个人英雄了得,若不是他有破釜沉舟、舍生杀敌的气慨,若不是他身先士卒让士兵们大受鼓舞,五万楚军能这么容易打败四十万秦军精锐吗?所以说,要想以少胜多,英勇无敌的上上之将是必不可少的,真正勇猛的大将在战役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中年男子不住地点头道:“不错,不错,先生说得极是,一支军队中如果没有真正的勇将,里面的士兵就如同一盘散沙,发挥不出什么强大的战斗力来。”
江逸飞忍不住道:“不过太依赖猛将也不行,楚霸王勇则勇矣,可是太过刚愎自用,在谋的方面还是欠缺了点,要不然……”
楚天客连忙打断他的话道:“要不然就不会把天下输起刘邦了是吧?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这么反驳我,可是你错了,楚霸王输给刘邦那是因为他只适合做上阵杀敌的大将,并不适合做顾虑全局的大帅,将帅一错位,胜负当然也跟着易位了。”
中年男子微微点头,道:“两位先生的见解果然都很不凡,不管楚霸王后来的结果如何,还是不可否认他身为猛将时在军中的关键作用。来,我先干为净,还请两位先生继续赐教。”说完,一口将面前的一大杯酒饮尽。
江逸飞也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后,笑道:“我哪懂什么兵法,不过是胡乱搭几句腔,还是请这位仁兄赐教吧。”
旁边的大傻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兵家之事,根本插不上一句话,只有放开肚皮不断地喝酒吃菜,很快又让桌上的菜盘空了一大半。
楚天客二两酒下肚后,更是毫不谦虚地道:“不懂也不要紧,听我说很快就会懂了。我再跟你们说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昆阳之战吧,刘秀率更始军八千,加上援军不足二万,竟然能打败新军指挥王邑率领的四十二万大军,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刘秀采用攻心与奇袭相结合的战术,把攻心战的巨大威力发挥到了极至,所以才能在关键时刻以少胜多,正所谓先服其人必攻其心。”
中年男子点头道:“不错,最高明的指挥都希望制定攻心之策,让对方的士兵口服心服之后,不战就可以屈人之兵了。”
江逸飞也跟着点头道:“攻心的战术的确厉害。在垓下之战中,韩信也曾采用过攻心之策,让士兵们在四面八方唱着楚地的歌谣,让楚军俱都思念家乡无心战斗,最后很快就取得了胜利,对吧?”他读的兵书其实很少,但像“四面楚歌”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还是知道的。
楚天客瞥了他一眼,似嘲非嘲地道:“不错,你还知道得不少!不过,当时楚霸王已是强弩之末,麾下只有十万士兵,而韩信却有三十万大军,更何况韩信又已围住楚霸王,就算不采用攻心之策也应该能取胜。喂,老兄,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你好像说到一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