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雨雨总过去,疑梦疑幻皆成空;纵然天上云遮日,道是无晴却有情。
此刻,陈浩云又己改扮妆容,黑衣劲装一脸络腮胡的黑衣剑客形象不见了,摇身一变为一袭青衫手摇羽扇的弱不禁风书生秀才模样,颏下三撇黑须飘洒,最惹人注目的是印堂上一颗大大的黑痣。
离了武当山,不一日便踏入河南地界。河南,古为豫州,居九州之中,别称中州,向为中原大地,历来为百家争鸣群雄逐鹿之地,有着众多灿烂辉煌令人引以为傲的中华古文化。
可是就是在这样令人引以为傲的中州大地上,却见不少地方都是饥俘遍地民不聊生的凄凉境况,看着令人揪心。
陈浩云向乡农打听得知,去年由于大旱,整年少雨,粮食几乎失收。虽然河流众多,还拥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但由于古时水利建设不好,很多农田都不通沟渠,对于大多数望天吃饭靠天下雨的农田来说,那是没有丝毫办法的。
然而最让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的是,严嵩的干儿子当地的一名大官刘槐农为给严嵩祝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备寿礼,搞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这刘槐农也无甚本事,只是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这官职据说也是用钱买来的,“干儿子”的称谓则是靠他那张油嘴滑舌的嘴巴挣来的。贵为首辅大学士的老干爹做八十大寿,做干儿子的自然要好好“表现表现”了。
何况,要好好“表现”的也不只他刘槐农一人,朝中不少没骨气的文官武将,都做了严嵩的干儿子,刘槐农也是其中之一。
刘槐农本来也是在朝廷为官的,起初官职很低,接触到严嵩以后,由于他的伶牙俐齿,又会看人脸色,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意,知道严嵩父子爱财贪色,便投其所好,不时以重金美女贿之,美其名曰为“孝敬”,如此一来,自然深得严嵩父子好感,便对他刮目相看。有了严嵩父子的关照,官职也便一步步高升,可说是平步青云,官场得志。
后来,严嵩严世潘想到,在朝廷严家的势力己够庞大,根基牢固,也要加强地方的势力才行,况且在地方上也有更多的油水好捞,当时恰巧河南南阳府缺一府尹,便把这差使给了刘槐农,将他调到河南南阳任职。
刘槐农在南阳任职数年,什么事也没为老百姓做过,可说是一无政绩,但钱财倒是搜刮了不少。
这些,陈浩云也是在路上听得老百姓们的抱怨方才得知的,心中一动,在经过南阳时,本想夜入府衙去惩治他一番,给老百姓口中的“流坏脓”刘槐农一顿苦头吃,后又一想,似这样的贪官污吏全国不知有多少,惩治一两个也无甚作用,再者,现在也不想过早暴露身份,还是等杀了严嵩父子后回头时再找他算帐,于是方才作罢。
只是,身上的金叶却是分发一空,全都给了无钱无粮的灾民,让他们到临近不受灾的乡县买些粮米吃。只留下原先自带的盘缠,以作食宿之用。
陈浩云既然到了南阳,自然免不了要到他心中万分敬佩的前贤圣人,即诸葛亮的高卧之地,隆中卧龙岗去瞻仰拜祭一番的了。
到了卧龙岗,一路行来,只见溪流潺潺,碧水绕山;春花吐蕊,野藤曲盘;猿猴跃枝,白鹤翔林,但觉景致幽雅无极。
而清风掠林,涛啸如潮,红梅残冰,随风飘落,既似迎宾,又似带着淡淡的忧愁,诉说这里的曾经……
陈浩云一路欣赏着身边景致,看到小桥前的数间草庐,一边感怀心事,想着这就是诸葛亮的躬耕高卧之地,这位三国时叱咤风云笑傲天下的蜀国丞相,少年时的居住环境竟如此简陋,只那么几间草庐而己!
陈浩云踏着前人的脚印,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觉时光如流水,大也匆匆,一晃已是千百年,只是青山依旧,人面己非,怎不令人感叹唏嘘?
不知不觉,己过小桥,走入草庐中,望着栩栩如生羽衣纶巾的孔明塑像,但见他剑眉星目,三绺长须拂胸,益增儒雅凝重气象,仰慕钦敬之情溢于言表,不禁盈盈下拜……
想这位智计无双的千古奇人,带着弟弟在此耕种读书,啸傲山林,抱膝呤梁父,过着神仙般的隐逸生活,何其快乐逍遥?
不料,竟为打拼半生却仍一无所获的刘备闻知,遂不顾辛劳,三顾茅庐来请。
孔明为其真诚所感,决意出山相辅,辞别弟弟诸葛均时还嘱咐,要他看好这里,莫废田园农事,一旦功成后还要回到这里来,继续过那清贫的耕读生活。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业成抽成退,不慕功与名,这是多么高尚的人格呀!
自离了卧龙岗后,诸葛亮大展经天纬地雄才,初次用兵,即火烧博望新野,大破十万曹兵;其后又赴江东,鼓动风雷之舌,舌战江东群儒,撮合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再又草船借箭借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
更有那: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巧布八阵图,安居平五路,空城计弹琴退仲达……最后星落五丈原,死后还用计吓退司马懿,锦囊诛魏延等等奇谋妙计不胜枚举,帮助身无立锥之地的刘备而到三分天下的蜀国皇帝,由弱至强,与曹操孙权分庭抗礼,若非刘备父子兄弟等人拖了后腿,以诸葛宏才,一统天下也是情理中之事……
陈浩云望着诸葛塑像,浮想联翩,想象着这位千古智圣当年羽扇纶巾,在百万军中谈笑自若指挥若定的情景,不禁油然神往,恨不能早生数百年,与其并肩战斗……
想诸葛亮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过得波澜壮阔,灿烂辉煌!他一心为公的高风亮节,足堪为人师表,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光照后人,他随手拈来却又鬼神莫测的各种智谋,足够伟大永恒!
陈浩云凝望着孔明塑像,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千古智者进行精神的交流对话,似能从中体悟出无穷的智慧……
在诸葛草庐徘徊良久后,陈浩云这才依依惜别,单人独骑,踏上北去行程。
出了南阳,一路行去,背后不时有健骑驰来,马上之人有的甚是骠悍,对他却看也不看,浑不把他当一回事。不久之后,却又见折回,脸现喜色。
陈浩云心中纳闷,不知何故,前头有甚人物,让他们如此欢喜?不由得也催动坐骑,向前驰去。
前行数里,似听得有銮铃声响与喊镖的声音,一看路上驰过的车辕痕迹,轮印宛然,甚是惹眼,显然所载货物甚重,心中恍然,心想前面车辆所载必是镖银,那些纵马去而复返的汉子看来应是前去踩盘子的盗匪,待探看好情况后再行伺机下手。
陈浩云心中想,不知是哪家镖局保的镖,又是什么镖货?惹得那么多贼人青睐?唉,管他是什么,我也到前面去看看。于是,也加快速度,躜蹄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