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眷顾有准备的人
所谓机遇,要因人而异。在有准备的人那里,机遇一露头就会被发现、抓住,进而转化为成功。而在没有准备的人那里,机遇就不会被发现。
对一个人的成功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机遇是不多的。对机遇的到来必须要有敏锐的嗅觉和判断能力。当别人对机遇的到来还麻木不仁时,你能捷足先登,抢占先机,就俘获了机遇。那些对机遇的到来懵然无知,或后知后觉的人,也必然无法挽到它的臂膀。
萧伯纳曾说:“人们总是在责怪自己的机遇不好。我不相信机遇。世界上杰出的人物都是主动寻找自己所希望的机遇;如果找不到,他们便去创造这样的机遇。”
有人坐等机会,希望好运气从天而降。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即使机会降临,也难以发现。
有位年轻人,想发财想得发疯。一天,他听说附近深山里有位白发老人,若有缘与他相见,则有求必应,肯定不会空手而归。于是,那年轻人便连夜收拾行李,赶上山去。
他在那儿苦等了5天,终于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老人,他求老者赐给他好运。
老人便告诉他说:“每天清晨,太阳未东升时,你到海边的沙滩上寻找一粒‘心愿石’。其他石头是冷的,而那颗‘心愿石’却与众不同,握在手里,你会感到很温暖而且会发光。一旦你寻找到那颗‘心愿石’后,你所祈愿的东西就可以实现了!”
每天清晨,那个年轻人便在海滩上捡石头,发觉不温暖又不发光的,他便丢下海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那个年轻人在沙滩上寻找了大半年,却始终也没找到温暖发光的“心愿石”。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沙滩开始捡石头。一发觉不是“心愿石”,他便丢下海去。一粒、二粒、三粒……突然,“哇……”
年轻人大哭起来,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刚才他习惯性地扔出去的那块石头是“温暖”的……
当机遇到来时,如果你麻木不仁就会和它失之交臂。人们只要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真正幸福的人生。
机遇的产生和利用都需要有其主、客观条件。从主观上讲,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这里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知识的积累。没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想发现和利用机遇是不可能的。二是思维方法的准备,只具备知识,而没有必要的思维方法,只能让机遇白白地从身边溜走。
当然,成功而有效的思维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人们下苦工夫,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培养训练。因此,我们既要勤于思考,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我们也得明白,不论是知识积累方面的准备,还是思维方法方面的准备,都是一个过程。
人的主观条件非常重要,它要求人们应努力学习和工作。从客观条件讲,机遇的产生和利用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如自由的科研氛围、平等的择业工作机会,及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程度等。机遇的产生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只有捕捉住机遇,才能使其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从而使人们走向成功的峰巅。
怎样去准备呢?那就要留心周围的小事,独具慧眼。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使人大吃一惊,有些事却毫无惊人之处。一般而言,使人大吃一惊的事会使人倍加关注,而平淡无奇的事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但它却可能包含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有敏锐洞察力的人,他会独具慧眼。
19世纪的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正是从日常生活中洞察到,端茶水上来时,茶杯会在碟子里滑动和倾斜,有时茶杯里的茶水也会洒一些,但当茶水稍洒出一点弄湿了茶碟时会突然变得不易在碟上滑动了。瑞利对此作了进一步探究,做了许多相类似的实验,结果得到一种求算摩擦的方法——倾斜法,给人们的科学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当然,我们说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留心周围小事的重要意义,并不是让人们把目光完全局限于“小事”上,而是要人们“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机遇。
在具备敏锐洞察力的前提下,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判断力不仅对于正常情况下的科学发现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是重要的,对于异常情况下的科学发现活动及社会急剧变化时的实践活动更为重要。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应该据自己的判断力,选择和从事有利于社会又适合自己,能给自己带来物质和精神生活幸福的工作。
把握机遇需要亮出你自己
在研究中发现,对许多成功者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机遇次数是极少的,少的只有一两次,多的也仅四五次。因此,对于渴求成功的人,机遇的质量重于数量。要选择对自身成长最有效用的机遇,放弃那些对成才帮助不大的机会。尽可能使机遇在你的成才之路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机遇是不会主动与你会晤的,你只有不断地醒目地亮出你自己、展示你自己,找到赏识你的人,吸引他人(包括名人、伯乐)的关注和重视,你才有可能找到机遇。过于含蓄,羞羞答答,不敢亮出自己才能的人,得不到“伯乐”重视、社会认可,那就是必然的了。
有一匹千里马,身材瘦小,但却能矫健如飞,日行千里。这匹千里马混在众多马匹之中,黯淡无光,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有与众不同的奔跑能力,因为它看起来实在太瘦弱。马场的马一匹匹被买主买走,这匹千里马始终没有被人相中。但千里马并不为之所动,在心里甚至耻笑那些庸庸之辈,对那些买主更是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目光短浅,与其被他们挑中,宁愿自己一个人永远这样待着。马场的老板对这匹马渐渐地没有了信心和耐心,给的草料数量和质量越来越糟糕。但千里马仍然信心很足,它相信总有一天,伯乐会相中它的。
有一天伯乐真的来了,他在马场转了半天,来到了这匹千里马面前。千里马高兴极了,心想,这下机会来了。伯乐拍了拍马背,要它跑跑看。千里马见伯乐如此举动,心里很是不快,如果是伯乐,肯定一眼就会相中我,为什么还不相信我,还要我跑给他看呢?这个人一定不是真伯乐!于是千里马拒绝奔跑。伯乐失望地摇摇头,走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马场的马只剩下千里马这一匹了。老板见它可怜,本想骑着它回老家去,好好饲养它,可千里马就是不走。无奈之下,老板只好把千里马杀了,拿到街上去卖马肉。
一切靠你自己主动,美好的东西不会主动跑到你面前来,就算天上掉下馅饼,也要你主动去捡,而且你还必须抢先别人一步。金子如果被埋在土里就永远不会闪光。如果要闪光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矿工侥幸发掘,而这几乎不可能;另外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力量破土而出。如果你努力,如果你是真金,这种可能几乎等于必然。
一个有才干的人能不能得到重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在适当场合展示自己的本领,让他人认识。如果你身怀绝技,但藏而不露,他人就无法了解,到头来也只能空怀壮志,怀才不遇了。关于表现自我的人总是不甘寂寞,喜欢在人生舞台上唱主角,寻找机会表现自己,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让伯乐选择自己,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自我表现应把握的几条原则:
1.推荐以对方为导向
在推荐自己的时候,注重的应该是对方的需要和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感受说服对方,被对方接受。
某重点高校学生琳琳,个性外向,多才多艺。她听说一家知名刊物招聘记者,便立即前去面试,谁知由于准备工作不足,她对该刊物缺乏了解,回答此类问题时张口结舌,尽管她成绩很好,也很聪明能干,却没能赢得总编的好感。琳琳的自我表现因为导向错误而归于失败。
2.不要害怕失败
“人有百号,各有所好”,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这样。假如你尽管针对对方的需要和感受仍说服不了对方,没能被对方所接受,你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但是不要因为一次失败便失去自我表现的勇敢。你应该调整的是你的期望值,而不是自我表现的态度和方法。
3.掌握一些方法
人们通过面试可以取得推荐自己、说服对方、达成协议、交流信息、消除误会等功效。自我表现时,应注意和遵守以下法则:依据面谈的对象、内容做好准备工作;语言表达自如,要大胆说话,克服心理障碍;掌握适当的时机,包括摸清情况、观察表情、分析心理、随机应变等。
4.要有自己的特色
表现自己必须先从引起别人注意开始,如果别人不在意你的存在,那就谈不上表现自己。那么,如何引起别人的注意呢?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这里所谓特色,就是你个人的风格、特点、优点、长处,那些有别于旁人的,不流于俗的东西,你尽可以大胆展现出来,定会令人眼前一亮。
5.应知难而退
在表现自我时,如果发现时机不对或者对方无兴趣,就要“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时候,表现要冷静,不卑不亢地表明态度,或者自己找个台阶下,给人留下明理的印象。
人生处处都有机遇,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机遇都在等着你,所以大胆地表现自己很重要。希望那些还没被认识的各种人才,是珍珠就要让自己发光,从而获得机遇的垂青。
留心小事,把握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准则可循,但过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平时留心周围的小事,可练就敏锐的洞察力。
《致富时代》杂志上,曾刊登过这样几个故事:
有一个自称“只要能赚钱的生意,都做”的年轻人哈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人说,市民缺乏便宜的塑料袋盛垃圾。他想:“这个塑料袋的生意,说不定我就能做。”于是他立即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认真预测,认为有利可图。他开始着手行动,很快把价廉物美的塑料袋推向市场。结果,靠那条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垃圾袋”的信息,两星期内,哈特赚了4万美元。
富尔顿10岁时,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划船钓鱼。富尔顿坐在船舷上,他的两只脚不在意地在水里来回踢着。不知什么时候,船缆松了扣,小船漂走了。富尔顿没有忽视这种生活中的小事,他发现自己的两只脚起了船桨的作用。富尔顿长大以后,经过刻苦的学习和研究,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轮船。
麦可·西姆公司原是一家仅有30多人生产雨衣的小公司,因产品滞销,公司陷入困境。一天,董事长麦可·西姆先生从人口普查材料中发现,美国每年出生婴儿500万,这引起他的深思:尿布这个不显眼的小产品,大企业不屑一顾,但却是婴儿的必需品,就算每个婴儿每年最低限度只用两条,一年就是一千多万条,何况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于是他立即转产婴儿尿布,结果产品畅销国内外。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是技术和信息的竞争,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信息当然不局限于气象和新闻,只要我们思路开阔,头脑灵活,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能帮助你发展事业的信息无处不在。
查克·豪斯是惠普公司一位聪明能干、积极努力的工程师,几年前正在研制一种新型显示监视器时,上级通知他放弃这个努力。他通过广泛调查,预见到这种显示器必然有巨大的潜力。因此,他没有理会上级的指示,继续进行这种新产品的研制,而不管上级多次要求他停止这项工作的压力。他说服他所在部门的研究与开发经理,把这种监视器投入了生产和市场。结果,惠普公司销售了17000台这种监视器,赢利3500万美元,豪斯也因“超乎工程师的正常职责范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藐视上级指示”而受到重奖。
实际上,促使豪斯出人头地的主要因素是他超乎常人的预见力。如果他不能正确预见到产品畅销,则没有足够的勇气违背上级指示;如果预见和判断错误,则会受到上级的严厉指责,可能因此被炒鱿鱼。
梅隆家族是美国的超级巨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垄断了新兴的制铝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又以石油为主要产业在美国工矿企业中雄居首位。
据美国《幸福》等杂志的统计,1970年梅隆财团控制下的企业总资产约为329亿美元,在美国八大财团中占第六位。
梅隆财团第一代创始人托马斯·梅隆则是这份家业的开拓者。梅隆家族祖祖辈辈生活在爱尔兰乡间,只有很少的土地,比较贫困。
托马斯·梅隆14岁的一天,他在种荞麦,突然,托马斯在犁过的田中发现了一本散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从这本书里,托马斯看到了像他一样的普通人,也可以富有教养、通达事理、出人头地。他后来写道:“我看到了富兰克林,他比我还穷,但凭着勤奋、节俭,他终于变成了才识出众、睿智果断、富有而又闻名的人物。”从此,一种不安躁动在他心里,那就是富兰克林吸引他去思考放弃土地。
这个偶然事件给托马斯的影响贯穿其毕生,43年以后,当他最终建造起象征他事业顶峰的银行大厦时,他没有忘记在人形山头的中央,矗立起一座富兰克林塑像。
从托马斯·梅隆身上可以看出,要把握机遇,获得灵感,还必须善于利用他人的成功经验。这不仅包括别人通过辛勤的努力所换来的结果,也包括别人努力的过程。
智者创造机遇
你可曾想过幸福而美好的人生是如何得来的吗?要是你只在等待机遇,等待人家的提拔,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一生将永远不会发迹。
创造机遇,使亚历山大成就了他的事业。只有能创造机遇的人,才能达到他的期望,完成他的抱负。经验告诉我们,等待机遇是一种极其笨拙的行为。你不要以为机遇像是一个到你家里来的客人,他在你的家门口敲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好相反,机遇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它有时潜伏在你努力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注意的境地里。你假如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去创造,也许你永远不会遇着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靠在一块草地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个奇怪的东西,它周身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六条腿像船桨一样向前划着,使它的行走十分快捷。
“喂!你在做什么?”那怪物问。
“我在这儿等待机会。”年轻人回答。
“等待机会?哈哈!机会什么样,你知道吗?”怪物问。
“不知道。不过,听说机会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美极了。”
“你连机会什么样都不知道,还等什么机会?还是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对你有益的事吧!”那怪物说着就要来拉他。
“去去去!少来添乱,我才不跟你走呢!”年轻人不耐烦地撵那怪物。
那怪物只好一个人离去了。
这时,一位长髯老人来到年轻人面前问道:“你为什么不抓住它啊?”
“抓住它?它是什么东西?”年轻人问。
“它就是机会呀!”
“天啊!我把它放走了。不,是我把它撵走了!”年轻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机会,希望它能返回来。
“别喊了,”长髯老人说,“我告诉你关于机会的秘密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来到你面前;见不着它时,你时时想它,见着了它时,你又认不出它;如果当它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了它!”
“我这一辈子不就失去机会了吗?”年轻人哭着说。
“那也未必,”长髯老人说,“让我再告诉你另一个关于机会的秘密,其实,属于你的机会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年轻人惊奇地问。
“对。这一个失去了,下一个还可以出现。不过,这些机会,很多不是自然走来的,而是人创造的。”
年轻人甚是不解。
“刚才的一个机会,就是我为你创造的一个,可惜你把它放跑了。”老人说。
“太好了,那么,请您再为我创造一些机会吧!”年轻人说。
“不。以后的机会,只有靠你自己创造了。”
“可惜,我不会创造机会呀。”
“现在,我教你。首先,站起来,永远不要等。然后,放开大步朝前走,见到你能够做的有益的事,就去做。那时,你就学会了创造机会。”
人不仅要能把握机会,还要能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善于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完成创造的人是聪明的人,而在这种聪明的基础上创造机会,让机会为我所用则是更加了不起的人。
唯一能创造良机的,只有你自己。有了这种认识,才能由被动的寻找变成主动的创造,由被动的接收变成主动的拥有。依赖别人及推卸责任是庸俗和无能的表现。什么都不去做,只想依靠别人,根本没有改变的希望。人生的一切变化,都是缘于自己的创造。
机遇从来就不是拱手奉上的,你必须创造机遇。每个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很多机遇。这些机遇可能不是你所喜欢的,但是,你所利用的每个机遇,都会为你带来更大更好的机遇。身体或智能上的缺陷,或许意味着你必须去探索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领域,但这也表示,你拥有他人所没有的机遇。
那些以无比热情看待自己工作和事业的人,总能发掘无穷的机遇;相反的,那些抱怨没有人给他们机遇的人,就只能旁观自己的机遇。当你下定决心不再让他人替你决定未来,更拒绝让暂时的挫折击倒时,你就注定会成功,机遇也总会出现在你的左右。
善于创造机会,并张开双臂拥抱机会的人,是最有希望与成功为伍的。莎士比亚说:“聪明人会抓住每一次机遇,更聪明的人会不断创造新机遇。”怎么创造机遇呢?创造机遇要有目的地、主动地去发掘或制造有利的环境,利用现有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创造利益。
20世纪初美国有一家专门经销煤油及煤油炉的公司,创立伊始曾大量刊登广告,极力宣扬煤油炉的诸多好处,但收获甚微,其产品无人问津,货物大量积压,公司濒临绝境。有一天,老板突然灵机一动,招来手下职员,让他们登门向住户无偿赠送煤油炉。
住户们得到无偿赠送的煤油炉,真是大喜过望,岂有拒收之理?不久公司的煤油炉就赠送一空。当时的炉具还没有现代化,人们生火做饭只能用木柴和煤。
这时,煤油炉的优越性显现出来了,家庭主妇们一天也离不开它了。很快她们便发现煤油烧完了,这回只能自己到市场上去买。当时煤油价格并不低,但已离不开煤油炉的人们也只得掏腰包了。再后来,煤油炉也渐渐用旧了,于是只好买新的,如此循环往复,这家公司的煤油和煤油炉便畅销不衰了。
机会绝非上苍的恩赐,优秀的人不会坐等机会而是主动创造机会。一个成功人士,绝不是一个消极的观光客,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你应以自主的行动去面对即将在你身边短暂停留的机遇,机遇来到你身边,只有你抓住它,它才可能为你停留,并在你的人生中升值。
兴趣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
罗素说过,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使“我之所爱为我天职”。也就是说,他要把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作为其终身职业,这的确是个值得效仿的好方法。
要确定你的终生奋斗目标,首先要问问你自己的兴趣究竟在哪里。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我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什么?”
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设定事业的目标,他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在工作中尝尽了艰辛,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一切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爱迪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成为一位杰出的人士。
对很多人来说,要发现自己擅长做什么事,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他们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其实,不必看轻自己,要相信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只会羡慕别人,或者模仿别人做的事,很少有人去认清自己的专长,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锁定目标,全力以赴。
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槛,而迈进了成大事者之列。相反,有72%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而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不擅长的事,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成大事了。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但大多数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成大事的人,梦想成大事,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似乎总是不多。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大事者,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才智高低,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发现并且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杰出人士通常会通过对自己以往经历的回顾,将自己的兴趣归于某种兴趣类型,然后以此为基础为自己的将来定位。
作家斯贝克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作家,曾几次改行。开始,他因为身高一米九以上,爱上了篮球运动,成为市男子篮球队队员。因为球技一般,年龄渐长,他又改行当了专业画家。他的画技也无过人之处,当他给报刊绘画时,偶尔也写点短文,终于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杰出人士在为自己的价值能够得以实现而寻找途径的时候,所遵从的第一要务不是要求自己立即学习到新的本领,而是试图将自己身体内原有的才能发挥到极限。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要使咖啡香甜,正确的做法不是一个劲儿地往杯子里加砂糖,而是将已经放入的砂糖搅拌均匀,让甜味完全散发出来。由此可见,发现自己是何等重要!
现代人才学发现,人至少有146种不同类型的才能,而现在的考试制度只能发现41种,人的大部分才能未能很好地被开掘和利用起来。人的潜能如同在地下的石油,只有发现它,把它开采出来,它才能发光发热。对于兴趣和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做出了如下分类:
(1)愿与人接触——喜欢同人交往,结交朋友,对销售、公共关系、采访、信息传递一类活动感兴趣。相应的职业如推销员、公关人员、记者、咨询人员、教师、导游、服务员等。
(2)喜欢从事帮助人的工作——乐于助人,试图改善他人状况,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相应的职业如福利工作、慈善事业、医生、律师、保险员、护士、警察等。
(3)喜欢研究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感兴趣,喜欢谈论人的问题。相应的职业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分析。
(4)愿做领导和组织工作——喜欢掌管一些事情,希望受人尊敬并获得声望,在活动中时常起骨干作用。相应的职业如政治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行政管理、学校辅导员等。
(5)喜欢表现和变化的工作——对表演、运动、惊险、刺激的事情感兴趣,喜欢经常变动、无规律的但具挑战性的工作。相应的职业如演员、运动员、作曲家、旅行家、探险家、特技人员、海员、职业军人、警察等。
(6)愿干规律性工作——喜欢常规性、重复的、有规则的活动,习惯在预先安排好的程序下工作。相应的职业如图书管理员、文秘、统计、打字、公务员、邮递员、档案管理员等。
(7)喜欢具体的工作——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愿从事制作有形产品的工作。相应的职业如室内装饰、时装设计、摄影师、雕刻家、画家、美容美发、烹饪、机械维修、手工制作、证券经纪人等。
(8)喜欢抽象和创造性的工作——对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感兴趣,喜欢独立工作,乐于解决抽象问题,具有探索精神。相应的职业如哲学研究、科技发明、经济分析、文学创作、数理研究等。
(9)喜欢操作机械——对运用一定技术、操作各种机械去创造产品或完成任务感兴趣,喜欢使用工具,尤其是大型的马力强的先进机械。相应的职业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驾驶,机械装卸,建筑施工,石油、煤炭的开采等。
(10)喜欢钻研科学技术——对分析的、推理的、测试的活动感兴趣,长于理论分析,喜欢独立工作并解决问题,也喜欢通过试验做出新发现。相应的职业如气象学、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的研究和实验。
(11)喜欢同具体事物打交道——喜欢操作具体事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相应的职业诸如制图、地质勘探、建筑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操作、会计、出纳等。
当你在了解了兴趣与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之后,如何完成对自己兴趣的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有条件的话,你不妨参加一次标准化兴趣测试,以此准确把握你的兴趣所在,寻找一份可以满足你已明确感兴趣的工作,千万不要做自己没兴趣的工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他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因此,做你感兴趣的事,做你想做的事,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培养坚忍果断的性格
机遇需要你耐心地等待,不是你想要的时候就会到来的,如果没有一点忍耐力,做事毛糙,是绝对抓不住机会的。
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逆境与困难总会接踵而至,面对种种人生的不如意时,如果急于求成,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相反,静下心来,从长计议,忍一步海阔天空,事情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变化。
只要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够承受一些别人所不能忍耐和承受的东西,就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事实上,忍耐力是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这项素质修炼得越好,所得到的机会也就越多,就会比别人获得更大的成功。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瞬时性,由于机遇稍纵即逝,所以往往难于掌握。形势变化创造机遇,但也能抹杀机遇。此外,由于竞争的激烈,只要你稍一迟疑,机遇就会被别人抢夺去了。
因为机遇的稍纵即逝性,所以要求人们在面对机遇时一定要果断行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只会让机遇一次又一次从自己手中溜掉。
在培养果断的品质中,我们要分清和杜绝两种情况:
一种是鲁莽行事。在自己还没有认清情况之前,遇到事情不加分析与判断,急匆匆就着手去做,这样的人,即便机遇能够降临到他的身上,也会被他浪费甚至是破坏掉。
做事果断和鲁莽行事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在冷静思考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决策,是打有准备、有把握的仗;而后者则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只会横冲直撞,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目标。
要杜绝的另一种情况就是“三思而不行”。我们经常说“要三思而后行”,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人最终的结果却是三思而不行,因为他思考得太多,反而难以作出决定。
果断与缜密的关系并不矛盾,当我们面临某种选择时,缜密应该是第一位的,没有细致深入的分析,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立即着手实施,任何的犹豫、磨蹭和反复都有可能导致机会的擦肩而过。
真正的果断所要求的不仅仅是决策和执行的迅速,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有价值的选择,然后再以最高的效率着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