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前世今生。
作为有个好读明史的前世,文龙记得建文疑踪,一直是千古疑案。
就是说,建文帝一直没有暴露身份。这样的话,文龙就可放心一些。
次日,来了两个乡绅,都是说了一些攀亲结贵的恭维话。方云山宴请了乡亲好友,折腾了一日,方渐渐散去。
文龙,不,如今的陆老爷,这位昔日的打虎英雄,如今已是学业有成,成了乡亲们心中文武双全的榜样。
静观土楼内,除了文龙和老丈人方云山,应该还有秀娥,这三人是知道这个田云,这个之前的海珠法师,是曾经的当朝皇帝,贵为天子。现在,退隐的天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外乡来打工的窑匠。
文龙坐在屋内,细想起来,虽觉得十分惊奇,也觉得非常有趣。
与天子共事,这是文龙怎么也没想到的。
文龙每日来到田云的屋内,向他请教书法。两人在一笔一划的默契里,交情又深厚了几分。
“阿龙,明年会试可有信心?”
“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文龙悦然道。
“仕途不易,要走好走远,功夫还在诗外。”田云慈颜和文龙闲聊。
“我觉得官场无非要独善其身,又要兼善天下……”文龙布不假思索道。
田云觉得文龙说得在理,默然点了点头。
半晌,田云提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字:半聋半瞎。
文龙看过田云的题字,也提起笔写下四个大字:难得糊涂。
田云看后,不禁念出了声。
田云怎能知道,这无非是文龙生活过的前世,一张臭大街的书法摆设罢了。
文龙心中一阵暗喜,原来,自己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前世穿越,天子陪读,这种感觉,就一个字:
爽!
文龙倍加珍爱田云手创的塑像。这,可是名人之作,稀世奇珍。
德化城的瓷器行,铭款云玲的塑像被抢购一空。窑场来了新的订单,要大量订购云玲的瓷塑作品。市场上风传,这云玲之作,正是陆老爷的夫妻合作之作。随着陆文龙高中举人,和他名字粘了一点边的观音、仙女价格涨了三成,在德化县城成了抢手货。
文龙没有料到,这名和利,会来得这么直接,这么快。
这天,一匹快马在土楼前停下。一个衙差跳下马来。
“请问陆老爷在家吗,我是王知县差我来的。”衙差拱手施礼谦恭说道。
“鄙人正是,快屋里请!”正好是文龙开口迎接道。
“失礼了,失礼了,陆老爷,这次王知县托我来定购一尊贵府所作的观音瓷塑,说是知县夫人特别喜欢,还让我带来五两银子,算做订金。”衙差道。
“订金?”文龙脱口道。
文龙心里还琢磨着,这是“订金”还是“定金”呢?
“是的,五两银子,交给陆老爷了!”衙差边说边捧出五两白银给了文龙。
“这,如何是好……要给你签个条吗?”
“不用了,多谢陆老爷,在下先告辞了!”衙差拜别上马离去。
文龙站在原地,愣了半晌。
“阿龙,这是谁的银子?”阿玲走过来问道。
“这是夫人的瓷塑订金。”
“谁订的?”
“王知县的!”
“知县老爷下的订单,给了多少银子?”
“一尊观音,五两白银。”文龙故作淡然道。
“阿龙,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半聋半瞎,收!”
“什么半聋半瞎?”阿玲脸疑惑。
“夫人,进屋吧,你会慢慢懂的!”文龙淡然道。
半月后,陆文龙带着一尊精美的观音塑像来到县府衙门。
“陆先生百忙之中,还亲自送到舍下,实在感激!”王知县笑脸相迎。
“承蒙王知县抬爱,技艺钝拙,还请大人多多赐教。”文龙谦恭道。
“我听上任知县应大人讲过先生,可谓文武双修,年少有为!”王知县话锋一转,提到上任知县应履平。
“文龙和应知县幸有一面之缘。”
“应大人如今已升吏部郎中,和我也常有书信往来。”王知县在拉关系。
“应大人高升,可喜可贺!”
王知县又送了五两白银给陆文龙,陆文龙百般推辞。
“陆先生理当收下,如果不收,就是和本县见外。”
文龙只好收下银子,拜别了王知县,回了土楼。
一路上,文龙回想起应知县。没料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县令,如今已官居五品,真是人不可貌相。
真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此时的应履平,已经身在北京,作为朱棣身边的随驾扈从,已是天子门下的红人。
世界就是如此多变。
回到土楼,文龙听到了一个让人舒心的消息。
窑场西侧本来是一处堆放瓷土的所在。由于窑场的产量越来越大,瓷土也越堆越多,这就漫到了旁边的一处茶园。这处茶园的主人,是有名的贪图小利之辈,名叫方克家。
“前天,克家来到窑场,说茶园一年收成也微薄,问我们如果要扩大用地,尽可拿去。”方云山回家淡然道。
“有这好事,这是转了个大弯啊!”大海揶揄道。
文龙默然,他心想:大海应该说这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嘿!
“文龙,这是民心向背,一目了然。”大海朝文龙笑着道。
“潜力股,潜力股!”文龙悦然道。
“什么谷?”听文龙一说,阿玲一脸疑惑。
……
文龙一觉醒来,天色微亮。他睁开眼,来到院中,练起鹤拳。他的心思回到了那个随船出海的阿龙,孤身一人,漂泊在泉州城内,躺在医馆的木床上,回到了那个一心想尽快好起来的陆文龙。
莫忘初心。
文龙排除杂念,运气出拳,白鹤亮翅,寸劲发力。
练就一身筋骨皮,练得一身精气神。
文龙照旧每日跟田云勤习书法。文龙的笔力,凝练有力,洒脱自然,已经今非昔比,有自成一家之势。
田云每日塑瓷之余,也笔墨不离手,犹精行书。
文龙和田云常处茶室之中,轻声畅论古今。每次,在谈及古人得失,田云在不经意处,常一语道破个中玄机。
“田师傅,文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文龙常常拱手道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文龙每日用功读书,全力迎战明年的会试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