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皇上和皇后的不舍,和敬公主婚后便一直居京,也算了却了皇后心中的一件大事,魏佳馨每次去长春宫,似乎都能看出皇后的状态比之以前好太多了,经常笑意盈盈地,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样子。
表面上前朝一片河清海晏,后宫也是风平浪静。
八月十三,又是一年万寿节。
连续三天的举国同庆,有着许多繁复的庆祝活动,一般都是大宴群臣,于是皇上要求在八月十五这天,皇家宗室开个家宴,也算过一下团圆节吧。
宫宴设于乾清宫,魏佳馨一向喜欢偷懒,但是像这种不得不去的场合,就捡不出错的时间去应付一下。
乾清宫的正中地面,南向面北方向摆皇帝金龙大宴桌,左侧(地面上)面西座东方向摆皇后的金龙宴桌。乾清宫的地面下,东西一字排开摆设内廷主位宴桌。西边头桌:皇贵妃,二桌纯贵妃妃,三桌娴贵妃;东边头桌愉妃,二桌嘉妃。在这五桌的后面才是嫔位的席位,魏佳馨恰好就坐在了愉妃的后面。
在嫔位的桌案后,另设陪宴若干桌,一般就是宫里的贵人、常在等低位分的嫔妃。
各宫的孩子除了成年有家室的,都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坐。
此次太后娘娘未能到场,因为喜欢礼佛的她,去了五台山祈福礼佛去了。
下午差不多五点半的样子,乾清宫两廊下开始奏中和韶乐,皇帝携皇后御殿升座。乐起,后妃入座,筵宴开始。
最让魏佳馨嫌弃的便是这吃饭的规矩,什么皇帝不动筷子,其他人也不能啥的。
上菜的顺序是先进热膳。
于是一个个捧着食盒的太监宫女,整齐排列的进殿上菜了。
先由御前的司膳人员为皇上布菜,接着送皇后汤饭一对盒,然后送地面下内庭主位汤饭一盒,最后依然是低等嫔妃,不过就只能按照位分分到大小碗不等。
按照满人习俗再上奶茶,后妃,太监总管向皇帝敬奶茶,皇帝饮后,才送皇后奶茶及内庭主位奶茶。
第三进酒馔,总管太监吴书来跪敬“万岁爷酒”,皇帝饮尽后,就送皇后酒,再妃嫔等酒。
然后就是各色珍馐美味,可以说是满汉全席吧。
最后进果桌,这点魏佳馨很是喜欢,饭后来点水果正好。同样是先呈进皇帝,再送皇后、妃嫔等。
等该上的东西都差不多齐了,魏佳馨正觉坐着无聊的紧,因为既不让人说话,又不让人先吃东西着实乏味。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永珹,今天是中秋佳节,小孩子不能喝酒,你去给皇阿玛敬杯奶茶吧!快去!”
原来是嘉妃,她看着皇帝此时心情似乎不错,加上皇贵妃现在也不像从前那般,什么事都拉她一起参与,所以她得想办法拢住皇上仅有的那一点宠爱,至少看在孩子的面上。
原本四阿哥就生性老实,不是非常聪明的那类孩子,所以嘉妃本对八阿哥抱有很大期望的,没想到自己生下的八阿哥,一出娘胎腿就畸形了,长大后也是个瘸子,一个皇子身体缺陷了,怎样都是于前途无缘的,故而嘉妃就更加寄希望于四阿哥身上了。
魏佳馨的位置刚好可以斜着看到嘉妃,只见她用胳膊肘拐了一下永珹,小声说着什么。四阿哥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上前,给皇帝敬茶,嘴里说着,“儿臣给皇阿玛敬茶!祝皇阿玛福寿永宁!”
皇帝一看是四阿哥,倒有些意外,寻常这孩子都不大敢主动找自己说话的,问道,“好!永珹啊,你有这份心就够了,正好听太傅说你们几个阿哥近来都很好学用功,那就应个景,你们各自念首带月或是写中秋团圆之意的诗吧!”
皇帝话音刚落,嘉妃真相抽自己,本想让永珹露个脸,这下万一永珹丢了丑,可不是弄巧成拙嘛。
这时四阿哥绕了绕脑袋,吟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怨遥夜,竟…竟夕起相思。灭...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一首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磕磕绊绊地终于被四阿哥念完。
“嗯!朕听得出来,你已算是有很大的进步了,往后定要多多用功读书才是!吴书来!回头给永珹一方安徽的歙砚吧!”皇帝知道自己的儿子有没有慧根,觉得如此众人在场的情况下,才八岁多的四阿哥能这样已是十分难得了。
底下的嘉妃见此,心里乐开了花儿,皇贵妃还特意嫌弃的朝她翻了翻白眼,心道: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
突然,皇贵妃插话道,“皇上!在上书房上学的又不止四阿哥一人,别的阿哥,你何不一块考考?”
“唔!你这个提议倒是不错,那你们都各自来一首吧!老七还小,就免了!”皇帝也同意道。
后来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都差不多,毕竟已经成年了,不相上下的念了两首咏月的诗句,皇帝听后既没有骂也没有赏。
倒是才六岁的五阿哥永琪,让皇帝喜出望外,居然念了一首出自唐代李贺的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皇上问其可知其意思,五阿哥居然点点头后娓娓道来,说得可流利了,且对题。
因此皇上颇为满意的也赏了永琪一方歙砚,对愉妃也是夸了两句她教子有方。
最后更让人意外的是,才一岁多的七阿哥,虽然说话还奶声奶气的,居然破天荒的在皇后娘娘的提示下,背了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是皇后说第一个字,但是七阿哥能慢慢接下句,皇帝大喜,认为自己的嫡子简直就是天才神童级的人物,要说这普通一岁多的孩子一般只会喊爹娘或者爷爷奶奶等称呼。
龙颜大悦的皇帝,命人抱了七阿哥道自己面前去,皇帝一把接过抱在自己怀里,一点也不顾及形象的逗弄着怀里的孩子,一副慈父的模样。
皇后娘娘看在眼里,却笑出了泪花儿。
其余的人,当然有羡慕也有嫉妒恨的目光,锁在那个小小的孩子身上。
后来表面上一番其乐融融的家宴结束后,皇帝离座,后妃出座跪送皇帝还宫后,才各回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