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还没有结束,《‘我们在一起’助学倡议书》已经在华夏大学经管学院98届新生中广为流传,受到了热捧。全院213名本科新生已经有174名踊跃报名参加这一助学团体。
十月七日晚上,经济系公开课教室里。
左天佑站在讲台上,他非常激动的看着台下踊跃报名的同学们。
“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能够参与我倡议的‘我们在一起’助学活动,在这里我代表我们经管学院98届新生中的27名困难学生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说完,他做了一个九十度鞠躬的动作。
在掌声中站立了一会,他继续说道:“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这一项活动的意义。在这里我重申一下,我们做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经管学院98届213名本科生,能够一起走进这所学校,也能够一起走出去,不能让我们中的一些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掉队。或许有的同学会说,我家里的条件足以帮助这些同学完成学业。关于这一点我是这么认为的,家里的财富是由父母一手一脚辛苦创造出来的,为你们本人学业上的付出,那是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但是,你的父母为什么还要承担你同学的费用呢?这样做是不是会加重父母的负担呢?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孝的行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自己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来帮助别人呢?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这就是我提出这份倡议的初衷。那么具体如何来执行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呢?首先,我们通过选举,选出我们的管理团队,预计选出八到十名同学。他们负责对外联系我们助学会的工作、人员的安排以及财务的收支。财务收支情况由管理团队定期向整个助学会进行公示,包括我们工作完成后收到工资的原始单据、我们外出工作时所支出的交通费用的原始单据、我们发放给特困同学费用本人签名的原始表格等等。在这里,我必须向大家说明,管理团队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管理我们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不能有一分钱的额外开支。否则,就失去了我们这项活动的意义了。下面,我们将再一次核实我们报名的同学,核实完成后,就开始选举。”
由袁玲她们寝室组织的暂时管理团队开始最后清理报名人数。
没过多久,袁玲兴奋的跑过来告诉左天佑,报名人数是213名。袁玲说,有些同学是今天刚回学校才知道这件事情的,晚上全部都来了。
左天佑再次站在讲台上,对着大家说:“告诉大家一个非常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的助学活动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213人,也就是说我们整个经管学院98届本科新生全员参加了这项活动。同学们,还记得军歌比赛上的那首团结就是力量吗?因为我们的团结,已经产生了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正在用这种力量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效果怎么样,请大家拭目以待。”
大约半个小时,管理团队名单已经选举出来。
左天佑毫无疑问的高票当选为团队负责人,其余人员依次是:袁玲、郑博武、丁继、喻欢、冯丽丽(信息管理系)、丁金花(金融系)、陶丝锦(信息管理系)
选举完成后,左天佑把选举出来的人员都留了下来进行了分工。
袁玲负责会计、丁金花负责出纳,郑博武和丁继负责人员的安排,其余人员作为外勤联系人员,负责为助学团队寻找工作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上课。左天佑每天下午都会带着没有课的管理团队成员一起在燕京的各个公司、企业中来回穿梭。每到一个公司或者企业,左天佑都会自报家门,并将他们所做的事情告诉给对方,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管理层的支持,从而得到工作的机会。没有得到工作机会的公司和企业,左天佑也会将自己团队的联系方式告诉给对方,希望以后有工作机会的时候能够联系自己。
第一周顺利的为整个团队213人找到了13个工种的工作机会。郑博武和丁继将所有人员分组安排到各个工种当中。这些工作都是一些发传单、搞卫生等轻体力工作。助学会不接受重体力的工作。而且规定每人每个周末只用一天时间参加工作,不能将同学们的周末时间全部占用。
这个周末,包括左天佑在内,所有人都参加了助学会的工作。助学会有了第一笔收入3195元。星期天晚上,左天佑将这一数字公布在了学校的公示栏后,经管学院98届本科新生集体兴奋起来,这是他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数字,他们为之而骄傲。至此,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明白了这个活动的意义。
从第二周开始,有同学要求周末两天都参加活动,但被左天佑拒绝。左天佑解释是我们还是学生,必须以学业为主。不能本末倒置,最终影响了学习。
通过第一个月的摸索和联系,现在整个团队的工作制度已经完全磨合成形。而且现在已经不需要外出联系工作了,整个助学会周末的工作量已经被十几家企业全部承包了。
第一个月的通报会是在星期天晚上的经济系公开课教室举行。
袁玲通报了本月助学会总共收入12780元,然后将支出情况向助学会每一个人进行了公示,而且还将今天发放给每一名特困生300补助款的花名册及本人签名进行了公示。
刘志远作为特困生代表向在坐的所有助学会成员表示了感谢。
这次通报会之后,左天佑买了一台电脑放到自己寝室。通过空闲时间做了一个“我们在一起”为名的助学会首页。在这个页面里,有助学会的工作安排版块、助学会的活动照片版块、特困生的心声以及最重要的助学会财务公示版块,另外还建了一个助学论坛。
做完这一切后,左天佑向学院网络服务器管理办公室递交了域名申请。在递交申请的时候,他向管理老师说明自己做这个助学会首页的意义。学院管理处的老师了解情况后,马上就通过了左天佑的域名申请。
申请通过后,左天佑网址发布在学院聊天室和学院公示栏里。
然后将活动照片和财务公示交给袁玲管理,工作安排交给丁继管理,特困生的心声这个版块交给了刘志远,最后,郑博武主动接管了助学论坛的管理任务。
网站建立后,助学会正式进入系统化管理。不再需要定期开会、定期公示。所有一切活动将在网站上进行。
一切都已经安排就绪,管理团队已经可以良好的运转,时间也进入了十二月。左天佑打算将自己的重心往公司方向偏移。
然而,事与愿违的事情还是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