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圣书院是凡人和修士组成的宗门,除了教修行知识外,也教士农工商等诸子百家的知识,是十大圣地唯一入世的宗门,历朝历代都尊其为国教——朝廷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出自百圣书院。
鹿公本名鹿文,被太子拜为宰辅后,因功获封圣师的爵位,天圣皇朝的爵位分为三种——文爵、勋爵,两种爵位以勋爵最为珍贵。
勋爵有封地,分七等——-亲王、郡王、公、侯、伯、子、男,勋爵在封地内如同一国之主,可世袭罔替,非大罪不可夺其爵位。太子因鹿文立旷世大功、一度有封鹿文为公爵之意,但遭到门阀的强烈抵制,最终只能给鹿文最高的文爵爵位——圣师。
“父王已经监国数年,为何鹿公和李子童都选择了远离皇权,并没有投靠父王。”鹿文的天赋并不高,刚入百圣书院时只是杂役弟子,契约的精灵也只是圣域精灵,但鹿文凭借自己出色的治国能力在官场风生水起,最终引起了百圣书院的重视——被选为百圣书院的圣子。
与其它宗门相比,百圣书院的继承人之争更加激烈——同一代圣子一般有数人,而且必须入朝为官、确定百圣书院继承人时天子的意见很重要。
百圣书院选拔继承人的标准导致每一代圣徒都会选择介入皇权!
“鹿文和李子童都是百圣书院的圣徒,按理说两人都会极其投靠太子,但李氏门阀无论是否支持太子,都会在圣徒之争中支持李子童。身为门阀世家之首的李氏,代表的可不仅仅是李氏,在圣徒之争一事上,一般的天子根本无法承受李氏门阀带来的压力,所以对李子童而言,可以说是先天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自然不着急。鹿公显然不相信太子能康祝门阀世家的压力,所以才没有站队。”有些话曹栋没有明说——太子虽然占据大势,但自从太子妃去世后,太子对皇权已经失去进取之心,太子之所以没有放弃储位,一是为了万民、二是为了殿下,但偏偏殿下又没有展露出雄主的才能,所以鹿文不敢站队,也无法站队
“这么说来鹿公应该比谁都急。”在安俊浩看来,曹栋还漏了一点——以鹿公的能力和势力、在加上旁观者清的心态,多半是有些猜疑二皇子的,因此鹿公自然更加不敢、也不想站队太子,李子童肯怕多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那是自然,寒门能崛起,鹿公有五成的功劳。只要让鹿公相信殿下能顶住门阀世家的压力支持,奴才敢保证鹿公必投靠殿下。”
“已经晚了,在天子伤势痊愈的消息传出前本宫或许可以做到,但如今可不好说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天子的伤势一旦痊愈,天子和太子就会成为冤家,安俊浩的地位也会受到动摇。
“殿下勿忧,奴才前几年偶然得到一个小道消息,百圣书院有黑暗圣徒。”曹栋三教九流的朋友特别多,所以有时也能得到一些特别的小道消息。
“大胆。”黑暗圣徒和颠覆正统皇朝是联系在一起的——历代百圣书院的黑暗圣徒都是准备颠覆天圣皇朝的叛乱者。
“朝廷早已千疮百孔,以太子之能,也只能对其修修补补,若是没有黑暗圣徒出现,多少还能将就一下,可黑暗圣徒即然出现,那皇朝能撑多久,谁也没底。”鹿文和李子童早已和天圣皇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如果出现黑暗圣徒,他们甚至比皇室更急。
“即然如此本宫也可以选择李子童,他的威望虽然不如鹿公,但实力更加强大。”百圣书院的黑暗圣徒已经成为皇朝灭亡的一种异像,凡出现黑暗圣徒的朝代,最终正统皇朝都走向了灭亡。
曹栋迟疑了一会后,咬了咬牙选择冒险:“选择李子童,即便殿下赢了,也改不了改朝换代的结局。天下百姓积怨已久,不灭门阀不足以平息万民的怨气,而殿下一旦选择李子童,那么门阀世家的力量会更加强大,同时门阀世家的势力也会和殿下的势力交织在一起,到时殿下想下手也没回机会,所以殿下若想笑到最后只能选鹿文。”
虽然黑暗圣徒的消息并没有得到证实,但曹栋无疑是相信的——天下目前的局势已经符合黑暗圣徒出现的征兆,如果不是太子横空出世、力挽狂澜,说不定皇朝已经陷入覆灭的危机之中。
“门阀的势力需要洗牌、权力需要得到限制,但要想完全灭掉门阀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要平息皇朝内部的矛盾也无须做到那一点。”安俊浩对曹栋是准备大用的,所以并不介意他知道自己的一些想法。
“殿下的想法是好的,但门阀世家世代联姻,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怕打虎不死,反受其害。”门阀世家彼此联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在曹栋看来、不动手则已,动手就必须以雷霆之势横扫门阀集团的势力。
“门阀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何况门阀底蕴深厚、不是想灭就灭的。不过选择鹿公的确比较合适!”流水的皇朝、铁打的门阀,历代皇朝不是没有动手的心思,只是代价太大,无人敢轻动。
曹栋之所以针对门阀,一是底层出身的他对门阀有着与生俱来的偏见,二是门阀世家人才辈出,一旦门阀子弟投入安俊浩的阵营、会很快占据大量高位,并且在安俊浩身边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到时贵族的晋升之路很可能在次被门阀给垄断。
曹栋知道自己目前在安俊浩那里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虽然担心,但并没有继续争辩,在这件事上他暂时选择了妥协。
安俊浩上一世所处的世界也经历过门阀时代,但最终被寒门出身的士族终结——在安俊浩看来,寒门人口基数大,只要限制门阀世家垄断权力的特权、并且给底层百姓一个向上的途径,门阀最终会衰败消失!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事必须给广寒宫一个交,给十大圣地和天下万民一个交待。”天子从广寒宫得到丹药后,伤势已经逐渐恢复,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彻底痊愈。
“父皇,此事错不在浩儿,要怪也应该怪那些施诅的人,儿臣决定三日后把这些人全部处斩。”太子一搜查,的确找到了不少人在暗中用巫术诅咒安俊浩——其中有些还是十大门阀的人。
“荒唐,真当天下人是傻子吗?皇室子弟有龙气庇佑,岂会被巫术控制。”天子满脸不悦的喝斥道。
太子其实也听到了一些谣言——天子用安俊浩换取丹药,但他无疑是不愿意相信的。
“尔乃国之储君,当以万民为重,浩儿自幼顽劣、性格暴戾,根本不是皇朝合适的继承人。何况吾儿正当壮年,何愁没有子嗣继承大统。”天子虽然掌控府军和禁军,但太子德高望重,如果没有太子支持,天子想要拿回皇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加上对天子而言,太子是非常合格的一名继承人、而且是至孝之人,所以天子并不想暴力废掉太子拿回皇权。
“父皇,传闻广寒宫有仙芝洗魂丹,儿臣请求发兵广寒宫逼其交出丹药。”
“放肆,朕才是天子,用不着你来教。”不管安俊浩该不该死,但天子用他的命来换取丹药、无疑是极其丢脸的一件事,所以尽管太子没有直言,但天子当即情绪失控。
“自从广寒宫不肯交出丹药,儿臣便一直在筹划攻打广寒宫,儿臣有六成的胜算。”太子是至孝之人,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亲死去,所以在动乱平息后,便一直在谋划逼广寒宫交出丹药。
“如果朕不答应,你是不是要弑君!”天子满脸怒气的喝斥道。
“儿臣不敢。”太子忙跪在地上。
“不敢?如今天下人已只知太子,又有谁还知道朕。”天子满脸阴冷的问道。
“待孩儿为父皇取得丹药治愈伤势后,父皇便可上朝理政。”太子不知天子已经许下血誓换取丹药。
“朕对你太失望了,朕知道最近有些传言,但朕岂会行如此不堪之事。”这件事天子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承认的——修士为了长生,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但敢承认的没几个,何况是身为九五至尊的天子。
太子跪在地上,低着头没有答话——虽然太子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而且他也不愿意相信这种传言,但太子在收到消息后还是第一时间赶赴皇宫,企图避免发生这种交易。
“皇朝内部早已千疮百孔,如果这个时候得罪十大圣地,你想过会是什么后果吗?而且如果皇太孙欺凌圣女都没有受到处罚,那天下人会如何看皇家?”天子毕竟也是一代枭雄,所以很快就稳定了自己的情绪。
天子当年争夺皇位时,不仅杀过自己的兄弟、而且还间接害死了他的两个儿子,所以在天子看来牺牲一个安俊浩根本不是事。
“浩儿是中了巫术。”太子在这件事上显然不肯低头。
“此事容朕在考虑考虑。”天子起身离开,返回自己的宫殿。
天子刚一入屋,便一脚把桌子直接给踢飞。
“陛下为何动怒。”沈芸一边命人收拾碎了的瓷杯,一边扶天子坐下。
“太子依旧要保那废物。”天子虽然掌控帝国的大部分兵权,但太子的势力深不可测,天子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在加上即便能成功废除太子,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天子无疑有些头痛!
“陛下勿忧,皇太孙欺凌广寒宫圣女,冒犯的可不仅仅是广寒宫,只需把太子的态度放出去,在加上广寒宫从中牵线,十大圣地必定一起施压,到时陛下可顺势处死皇太孙!”即便与皇室关系密切的百圣书院,一旦皇室触碰了圣地的底线,那么也会选择和九大圣地站在一起。
见天子没有答话,沈芸接着劝道:“皇太孙只是一介废物而已,陛下杀他其实是在帮太子,终有一日太子会理解陛下的苦心。”
“让你的人也一起发动。”
“妾知道了,陛下放心好了……”沈芸话还没说完,天子已经变成一头野兽——有十大圣地相助,从理论上来说、天子肯定能用最小的代价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但太子的势力不可小视,因此天子内心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于是沈芸便成了他排解压力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