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的天灾导致诸部出现饥荒——不仅修士需要的灵药出现短缺,凡人的温饱也出现了问题。月氏等部落因为亲近朝廷的缘故,凭借朝廷的援助解决了危机。
九幽和扶余等上了朝廷黑名单的部落则只能通过战争、劫掠月氏诸部来解决自己的饥荒,然而因为月氏等部落采取坚壁清野的态度,导致九幽和扶余等部组成的联军虽然接连大胜,但所获取的物资却不足以解决部族的危机。
在没有高阶精灵的情况下,修士恢复灵力是极慢的,所以军队打仗都要借助灵药恢复灵力——否则即便大胜,但士兵的灵力如果无法快速恢复的话,那么肯定会被对手辗轧。
粮草不足是九幽诸部的硬伤,一旦朝廷联合月氏出兵,那么联军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所以在九幽王和扶余王的提议下,联军接受了月氏部落求和的提议——月氏部落付出部分代价与九幽等部落签订城下之盟,九幽和扶余诸部转而向朝廷施压。
“若尔等来朝勤见陛下是为了挑衅朝廷,那么你们的目的达到了。草原诸部的事朝廷不干涉是给尔等颜面,真以为朝廷是睁眼瞎吗?若在执迷不悟,休怪朝廷无情!”身为中立派的大司空谢名俊显然也不愿意开战——蛮夷诸部虽然内部纷争不断,但面对朝廷时,大部分部落都会选择一致对外,所以除了月氏等少数已经被驯服的部落外,很可能群起而攻朝廷的大军,到时不仅云州会烽烟四起,肯怕苍州也会乱成一团,因此一旦打起来,显然会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朝廷内部如今也是一个火药桶,在加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所以早已国库空虚的朝廷实在不适合在发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陛下息怒,边野蛮夷没见过世面,犯不着和他们生气。”李正宁说完,转而看向司徒炎:“陛下富有四海,赐给尔等的东西,又岂会让尔等不满意,若在胡搅蛮缠,休怪朝廷不讲颜面。”
“非是臣等怀疑陛下,实乃边野之民久不知天恩,还望陛下恕罪。”慕容韧很显然收到了一些消息,所以才敢明目张胆的挑衅天子。
蛮夷诸部趁朝廷平叛的机会趁机坐大,致使朝廷在云州和苍州的影响力逐渐衰弱,即便是已经被朝廷驯服的部落,对朝廷的忠诚度也开始大打折扣。
“尔等两部是准备和朝廷开战吗?”太子之所以迟迟不发声,是为了避免喧宾夺主。
当年两部出兵平阴郡时,寒门集团就强力主张出兵云州,只是在门阀集团的强烈反对下才不得不作罢。
今年月氏和九幽等部落攻打月氏时,月氏曾向朝廷求援,寒门集团准备趁机一雪前耻,所以极力主张出兵,如果不是彼时天子和太子暴发权力之争,肯怕门阀集团也无法阻止朝廷出兵——因为月氏部落是朝廷在云州最重要的盟友,在加上太子本身也赞同出兵,所以门阀集团很难阻止。
事实上尽管朝廷没有出兵驰援,但驻守云州的官兵还是给月氏提供了一些援助,同时朝廷也有在木州边境集结重兵,同时遣使喝斥、震慑九幽、扶余等部落。
“不知殿下在此,臣等死罪。”慕容韧的话让天子和李正宁等人的脸色异常难堪。
慕容韧对太子显然还是有些顾忌的,毕竟这位可是亲征九州叛军的猛人,不过慕容韧之所以表现得这么低微,更多的还是为了离间天子和太子的关系。
“殿下,非是我等要挑衅朝廷,实在是朝廷待诸部不公。月氏部落若不是得到朝廷的支持,岂敢如此欺压我等。”司徒炎等人来京有两个目的:一是获得朝廷的援助度过危机;二是探听朝廷的虚实,若有机可乘,则直接围歼朝廷在云州部署的官军,然后在劫掠木州自取所需的军需物资。
“尔等来此,无非是为了获取朝廷的援助度过危机,何必找一大堆的理由。尔等诸部不服王化,本宫久有剿灭之心,这次对朝廷而言确实是一个机会。不过父皇仁慈,不愿生灵涂炭,所以才会处处忍让,若尔等真以为朝廷可欺,那就战场上相见好了。”月氏求援时,太子便有意一雪前耻!不过如今月氏诸部和九幽诸部已经和解,且月氏对朝廷已经不满,所以朝廷若此时出兵显然已经丧失先机,因此太子也是在虚张声势。
“殿下,我等非是来京乞讨的,朝廷若不给,我等自取就是。”这些年来,蛮夷诸部日益强盛,早已不把朝廷看在眼里,若不是诸部之中还有一些部落忠于朝廷、且诸部之间也纷争不断,九幽、扶余等部落早就已经和朝廷彻底决裂。
如今朝廷出现二主的情况,这在司徒炎看来显然是一个机会,所以如果朝廷的援助无法让两部满意,两部不介意兴兵自取。
“兔子急了也咬人,何况一头恶狼,真到了那一步,即便是飞蛾扑火我等也在所不惜。”慕容韧并不希望此时和朝廷开战,所以他的语气相对而言比较温和。
“即然如此,那就战场上相见!”朝廷诸公处处忍让,鹿公已经一肚子的火气。
“些许小事,何必闹得如此不堪,部落有部落的难处,大家互相体谅。”李兴秋在次表明李氏的态度!
“皇爷爷,不如让孙儿出使云州,若月氏果然跋扈,可夺其斧钺,赏赐给九幽和扶余部落。至于赏赐的东西,的确应该考虑诸部的意见,以确保他们能度过饥荒。”安俊浩表态支持妥协后,门阀集团纷纷表态赞同。
鹿公和太子看了眼安俊浩后,选择了沉默。
“就依浩儿之言。”天子虽然有气,但也不得不忍。
“还是殿下识大体,我等诸部都会感念殿下大恩。”慕容韧对这个结果显然非常满意。
“月氏跋扈,谁人不知,殿下何必多此一举,直接夺其斧钺赐给我等就是。”司徒炎如同看傻子一般,赤裸裸的威胁安俊浩。
九幽和扶余部落一旦得到大义的名分,统一云州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慕容韧和司徒炎原本以为朝廷即便不惜一战,也不会放弃月氏部落——如今见朝廷有放弃月氏之意,司徒炎显然有些上心。
“即然月氏守不住云州,给你们也未尝不可,不过本宫去不去云州可由不得你们来决定。毕竟样子还是要做出来的吗!。”见识了武尊的强大后,对人界自然有些看不上眼,不过饭是一口一口吃的,只有一统人界,才有机会进军仙界。
天子、二皇子、圣地、门阀集团的势力结合后,太子父子单从实力上而言已经处于劣势,只不过由于这几方势力本就有嫌隙,所以太子父子才能在夹缝中生存,而一旦他们确定了领头人,那么太子父子的处境会极其危险,因此安俊浩要想避免出局就必须尽快增长实力。
“在帝都自然殿下说了算,到了云州可就由不得殿下了。”尽管安俊浩表现得异常友善,但司徒炎依旧丝毫不给安俊浩面子。
“赏赐之事太尉和他们细谈,退朝。”天子感觉无比憋屈,但此时的确不是开战的时候,因此只能忍耐。
在朝廷诸公看来,安俊浩明显是要抛弃月氏,放弃云州——对门阀集团而言,云州就是一个鸡肋,舍弃对朝廷而言是长痛不如短痛,因此是可以接受的;寒门集团的使命感一向强于门阀集团,因此显然不愿意放弃云州,所以退朝之后,鹿公第一时间就找上了安俊浩。
“九幽、扶余等部落早已目无朝廷,而月氏等部落近年来对朝廷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上次朝廷无视月氏诸部的求救,早已让诸部寒心,所以如不出兵镇压九幽、扶余等部,不出三年、朝廷就会彻底失去对两州的掌控。”在安俊浩看来,如今依旧是出兵的好时机。
“殿下是想把赏赐给诸部的粮草充作粮饷。”鹿公想了一下后,摇了摇头:“朝廷岂可反复无常,言而无信!”
“本宫听闻有数千将士依旧坚守在平阴郡,将士为国守边,岂可抛弃,本宫已派遣使者赶往月氏部落,让他们去证实一下消息的真假,若消息是真的,本宫自然有义务去接他们回来。”朝廷出兵自然要占据大义名义,这一点安俊浩自然不会忽视。
当年九幽和扶余部落攻打平阴郡时,明面上还是隐藏了一下身份——两部先是冒充马贼侵占了平阴郡,然后又出动大军收复了平阴郡。这场戏尽管演得假,但多少顾忌了一下朝廷的颜面,门阀集团反对出兵时也多了一份理直气壮。
“九幽、扶余两部已经成为一尊庞然大物,若没有门阀集团支持,很难出动足够的兵力击败两部组成的联军。”若论对蛮夷诸部的了解,朝廷之上谁都比不上太子。
“如若朝廷全力支持九幽、扶余两部,会有什么后果。”安俊浩问道。
“殿下是想驱虎吞狼。”蛮夷不服王化,皆是宁为鸡首不为凤尾之辈——这些年来九幽、扶余两部吞并了不少小部落,早已引起诸部的警惕,只是有些大部抱有侥幸的心态,所以才一直视而不见,而一旦朝廷选择支持九幽、扶余两部,那么想当鸵鸟也没有沙子给他们埋头。
“此事没这么简单。”太子显然认为安俊浩太冒进了。
若有朝廷全力支持,安俊浩的计划有七成的几率会成功——蛮夷诸部虽皆是皆是宁为鸡首不为凤尾之辈,但如今九幽、扶余两部大势已成,除非朝廷正式对两部宣战,否则对两部不满的部落绝不会轻易出兵。
“即便胜率低,也要一试,否则不仅朝廷会彻底失去两州,而且九州今后在无宁日。”大世来临,蛮夷诸部不少人都有争霸天下、抢夺机缘之心,朝廷若连亮剑都不敢,那么诸部也必将视朝廷如无物。
太子看了眼安俊浩,叹息了一声后不在说话——大世争机缘,世俗政权的助力必不可少,所以不仅十大圣地会扶持世俗政权,一些避世的隐世宗门肯定也会纷纷出世扶持世俗政权,所以对那些不愿支持朝廷的宗门而言,蛮夷诸部显然是很好的选择,所以大世一旦真的降临,必将是群雄并起的时代。